【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瓶装药片的自动出药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助老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瓶装药片的自动出药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日常的生活中,基本每个人在某个时间段都需要吃药来恢复健康,然而在国内大部分的家庭中,对于药物的整理和放置较为依赖人工的记忆力,劳动力。其中,老年人吃药的需求较为强烈,也是药物的主要受众人群之一,但是一些老人会因为记忆力衰退等原因忘记吃药或忘记药物的放置地点,甚至一些有手部疾病的老年人患者难以拧开瓶盖进行吃药,现有的助老机械远远不能满足老人按时吃药、自动出药以及控制吃药量多少的需求,普及率也远远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瓶装药片的自动出药机构,该机构能够自动、快速出药,并能控制出药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适用于瓶装药片的自动出药机构,该自动出药机构包括定位机构、模式切换机构和转盘存药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多功能支架、第一舵机、第一L形支架、气缸、U形支架、第二多功能支架、第二舵机、法兰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瓶装药片的自动出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出药机构包括定位机构、模式切换机构和转盘存药机构。/n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多功能支架(2)、第一舵机(3)、第一L形支架(1)、气缸(4)、U形支架(5)、第二多功能支架(7)、第二舵机(6)、法兰杆(8)、换向盘(9)、双向拧瓶盖机构(10)、渐变孔出药机构(11)、转盘存药机构(12)、光电传感器(13);/n其中,第一舵机(3)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多功能支架(2)上,第一舵机(3)的转轴与所述的第一L形支架(1)固连,所述的气缸(4)的下端与第一L形支架(1)固连,所述的气缸(4)的上端与所述的U形支架(5)固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瓶装药片的自动出药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出药机构包括定位机构、模式切换机构和转盘存药机构。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多功能支架(2)、第一舵机(3)、第一L形支架(1)、气缸(4)、U形支架(5)、第二多功能支架(7)、第二舵机(6)、法兰杆(8)、换向盘(9)、双向拧瓶盖机构(10)、渐变孔出药机构(11)、转盘存药机构(12)、光电传感器(13);
其中,第一舵机(3)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多功能支架(2)上,第一舵机(3)的转轴与所述的第一L形支架(1)固连,所述的气缸(4)的下端与第一L形支架(1)固连,所述的气缸(4)的上端与所述的U形支架(5)固连,所述的第二舵机(6)固定在所述的U形支架(5)上,所述的U形支架(5)还与第二多功能支架(7)固连,所述的法兰杆(8)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舵机(6)的输出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的换向盘(9)固连,所述的双向拧瓶盖机构(10)、渐变孔出药机构(11)均固定在所述的换向盘(9)的边缘,且两者间隔90°布置;所述的转盘存药机构(12)位于所述的换向盘(9)的正下方,所述的光电传感器(13)固定在所述的转盘存药机构(12)上,用于检测是否有药物掉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瓶装药片的自动出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拧瓶盖机构(10)包括第二L形支架(1001)、第三舵机(1003)、第三多功能支架(1002)、开瓶盖机构外壳(1004)、带齿条的双边夹具一(1005)、带齿条的双边夹具二(1007)、齿轮(1006)、固定横梁板(1008);
所述的第二L形支架(1001)一端与所述的换向盘(9)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多功能支架(1002)固连,所述的第三舵机(1003)固定在所述的第三多功能支架(1002)上,所述的第三舵机(1003)的转动轴穿过所述的开瓶盖机构外壳(1004)与所述的齿轮(1006)固连,开瓶盖机构外壳(1004)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的带齿条的双边夹具一(1005)和带齿条的双边夹具二(1007)位于所述的滑槽内,且可沿所述的滑槽滑动,固定横梁板(1008)位于所述的双向拧瓶盖机构(10)的最下侧,其两端与所述的开瓶盖机构外壳(1004)的两侧固连,用于防止所述的带齿条的双边夹具一(1005)、带齿条的双边夹具二(1007)、齿轮(1006)掉落;
所述的带齿条的双边夹具一(1005)和带齿条的双边夹具二(1007)还与所述的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淯耒,许旭光,杨海星,胡寒娅,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