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进气管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进气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第6242712号公开了在踏板型车辆的变速器壳体的前上部的侧面具备用于向变速器壳体内导入冷却用的外气的进气口的结构。是一种从进气口吸入后的外气原封不动地朝向进气口的下方的风扇吸入口的结构。形成从进气口至风扇吸入口的流路的部位构成进气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尘埃、雨水等杂质有时会与空气一起混入到从车辆的进气口吸入的外气中,但是这些杂质向变速器壳体内侵入的情况不优选。而且,如果在例如进气管道设置专用的空气滤清器,则会产生对成本、冷却风量造成影响等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形态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抑制杂质从进气管道向外气导入壳体内侵入的情况的车辆的进气管道结构。(1)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车辆的进气管道结构中,具备能够向车辆(1)的外气导入壳体(35)内导入外气的进气管道(43),其中,所述进气管道(43)具备:取入外气的管道入口(44)、朝向比所述进气管道(43)靠下游侧的外气导入部(35a)取出外气的管道出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进气管道结构,其具备能够向车辆(1)的外气导入壳体(35)内导入外气的进气管道(43),其中,/n所述进气管道(43)具备:取入外气的管道入口(44)、朝向比所述进气管道(43)靠下游侧的外气导入部(35a)取出外气的管道出口(45)、遍及所述管道入口(44)与所述管道出口(45)之间的管道通路(46)、将从所述管道入口(44)进入到管道内的杂质向管道外排出的杂质排出口(47)、以及遍及所述管道入口(44)与所述杂质排出口(47)之间的杂质排出通路(48),/n所述管道通路(46)形成从所述管道出口(45)向上方延伸的第一纵向通路(46b),/n所述管道入口(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15 JP 2019-0256311.一种车辆的进气管道结构,其具备能够向车辆(1)的外气导入壳体(35)内导入外气的进气管道(43),其中,
所述进气管道(43)具备:取入外气的管道入口(44)、朝向比所述进气管道(43)靠下游侧的外气导入部(35a)取出外气的管道出口(45)、遍及所述管道入口(44)与所述管道出口(45)之间的管道通路(46)、将从所述管道入口(44)进入到管道内的杂质向管道外排出的杂质排出口(47)、以及遍及所述管道入口(44)与所述杂质排出口(47)之间的杂质排出通路(48),
所述管道通路(46)形成从所述管道出口(45)向上方延伸的第一纵向通路(46b),
所述管道入口(44)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纵向通路(46b)的上端部(46a)在水平方向上偏移的位置,
所述杂质排出通路(48)形成与所述第一纵向通路(46b)相邻而向所述管道入口(44)的下方延伸的第二纵向通路(48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进气管道结构,其中,
所述车辆(1)具备:
曲轴(23),其指向车宽方向;
后轮车轴(AR),其与所述曲轴(23)平行而配置在所述曲轴(23)的后方;
驱动滑轮(31),其设置在所述曲轴(23)的轴端部(23a);
从动滑轮(32),其配置在比所述驱动滑轮(31)靠所述后轮车轴(AR)侧的位置;及
传动带(33),其遍及所述驱动滑轮(31)和所述从动滑轮(32)地架设,
所述外气导入壳体(35)是收容变速器(M)的变速器壳体(35),所述变速器(M)包括所述驱动滑轮(31)、所述从动滑轮(32)及所述传动带(33),
所述变速器壳体(35)具备将所述曲轴(23)及所述驱动滑轮(31)的轴向外侧覆盖的壳体罩(37),
在所述壳体罩(37)配置能够朝向所述驱动滑轮(31)导入外气的作为冷却管道的所述进气管道(43),
所述管道入口(44)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纵向通路(46b)的上端部(46a)向前方偏移的位置,
所述第二纵向通路(48b)相邻地配置在所述第一纵向通路(46b)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进气管道结构,其中,
所述壳体罩(37)具备壳体主体(36)和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36)的管道罩(42),
所述进气管道(43)由所述壳体主体(36)和所述管道罩(42)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的进气管道结构,其中,
在所述管道入口(44)与所述第一纵向通路(46b)的上端部(46a)之间设有比所述管道入口(44)的下端部(44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达奈·俊拉姆恩,帕努瓦特·菲尼提亚罗恩肯,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