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工艺与轻压下技术相结合的铸坯质量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工艺与轻压下技术相结合的铸坯质量控制方法,属于冶金行业连铸
技术介绍
连铸生产中,铸坯的偏析和疏松对板材质量和性能,特别是对高档次品种钢的质量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动态轻压下技术通过对凝固末端的液芯进行压下收缩,阻碍偏析元素的富集,补偿凝固收缩量,控制和减少中心偏析的发生,能有效提高铸坯内部质量。但铸坯的凝固收缩与变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有的轻压下技术都只关注轻压下技术(包括压下量,压下区间,压下分配等)自身的参数优化,而忽略了连铸工艺对铸坯凝固收缩的重要影响,导致提高铸坯中心致密性和减轻中心宏观偏析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合适的轻压下工艺需要从连铸工艺和轻压下技术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方面,通过连铸工艺精确控制铸坯的组织和糊状区的体积收缩,另一方面,通过轻压下技术控制轻压下量与凝固收缩量、轻压下速率与凝固收缩率的精确匹配,保证铸坯在轻压下过程中产生足够的糊状区缩减量,补充铸坯中心的体收缩,控制和减少中心偏析的发生,有效提高铸坯内部质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工艺与轻压下技术相结合的铸坯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轻压下收缩补偿区域和轻压下液芯反流区域的定量控制;(2)铸坯收缩量的定量计算;(3)轻压下区域强冷工艺;(4)合适过热度浇铸工艺;(5)轻压下量的定量分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工艺与轻压下技术相结合的铸坯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轻压下收缩补偿区域和轻压下液芯反流区域的定量控制;(2)铸坯收缩量的定量计算;(3)轻压下区域强冷工艺;(4)合适过热度浇铸工艺;(5)轻压下量的定量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工艺与轻压下技术相结合的铸坯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轻压下收缩补偿区域和轻压下液芯反流区域的定量控制,将轻压下区域分为轻压下收缩补偿区域(fs<0.3和fs>0.8)和轻压下液芯反流区域(fs=0.3~0.8),轻压下液芯反流区域的压下起始位置尽量接近临界补缩固相率fs=0.3(V形偏析开始形成);轻压下液芯反流区域的压下终止位置尽量接近临界流动固相率fs=0.8(A形偏析开始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工艺与轻压下技术相结合的铸坯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铸坯收缩量的定量计算,铸坯凝固时的收缩量与钢种的碳含量d定量关系为钢种为低碳钢,碳当量<0.08时,计算公式;钢种为包晶钢,碳当量为0.08~0.14时,计算公式;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洪峰,张大勇,李立勋,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乐亭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