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红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496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包括测厚仪本体,所述测厚仪本体上设置有减震支撑机构,所述测厚仪本体上设置有防尘机构,通过测厚仪本体、减震支撑机构和防尘机构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其中测厚仪本体为光学精密仪器,减震支撑机构第一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和支撑座在套座内滑动可以调节并吸收外界振动,减少外界振动对测厚仪本体的破坏,防尘机构可左右滑动,方便使用测厚仪本体并对其进行防尘处理,其中防尘挡板、防尘侧板、防尘上板和活动防尘板共同组成防尘组件,并通过门母扣与门子扣扣合,门栓进行固定,将测厚仪本体上部元件完全包裹,减少灰尘沉积在测厚仪本体上,保证测量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
本技术涉及精密测量仪器
,具体领域为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
技术介绍
多层透明薄膜的厚度测量,其测量对象是微米级或纳米级的物理量-位移,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电化学传感器、航天、国防、医疗卫生、通信、质检等领域。例如,医院检验科、水质监测站、游泳池甚或饮料厂使用的酸碱度分析仪,其选择性离子电极传感器由七层透明的敏感膜组成,每一层敏感膜的标称厚度为1um,当厚度公差超过20nm时,离子电极传感器的线性度急剧下降,甚至报废。在制造或质检过程中,必须实施测量或校验薄膜的厚度。此外,在液晶、柔性薄膜、汽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医疗假体等材料制造领域,多层透明薄膜的厚度测量都有广泛的应用。薄膜测厚仪一般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前者采用触针与样品直接接触,触针偏移原点的位移即薄膜的厚度,因表面光洁度、接触压力、残余应力的影响,致使测量精度只能达到10微米级;后者多采用电感电容谐振测量法,在薄膜和极板之间构成变介质型电容器,与耦合式电感电桥或二极管电桥、调制、解调电路构成谐振、信号处理和信号传输电路,按谐振频率的频谱特性间接测量介质的变化,从而测量薄膜的厚度,具有成本高昂、耐候性较差、线性度较低等不足。由于薄膜测厚仪是精密的光学仪器,灰尘对仪器的精密度产生影响,若防尘效果不当,影响测量结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包括测厚仪本体,所述测厚仪本体上设置有减震支撑机构,所述测厚仪本体上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减震支撑机构包括四个支撑座,四个所述支撑座分别位于所述测厚仪本体的下表面四角处,所述支撑座的侧壁底部滑动设置有套座,所述套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地块,所述地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测厚仪本体相连,所述第一支撑弹簧套设在所述套座和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地块的上表面之间且位于所述套座内设置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测厚仪本体的下表面四角处设置有外套环,所述外套环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弹簧外侧;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分设于所述测厚仪本体的上表面前后两端,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防尘挡板,前后两侧所述防尘挡板的左表面之间设置有防尘侧板,前后两侧所述防尘挡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防尘上板,所述防尘上板上通过铰接件设置有活动防尘板,所述活动防尘板的侧壁通过铰接件设置有门子扣,所述防尘挡板的侧壁顶部和右部均设置有门母扣和门栓,所述门子扣与所述门母扣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外套环与所述地块不接触。优选的,所述地块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上对称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防尘挡板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滑槽的深度,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优选的,所述防尘侧板与所述活动防尘板的长度相等,所述防尘侧板的长度小于所述防尘挡板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测厚仪本体、减震支撑机构和防尘机构构成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其中测厚仪本体为光学精密仪器,减震支撑机构第一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和支撑座在套座内滑动可以调节并吸收外界振动,减少外界振动对测厚仪本体的破坏,防尘机构可左右滑动,方便使用测厚仪本体并对其进行防尘处理,其中防尘挡板、防尘侧板、防尘上板和活动防尘板共同组成防尘组件,并通过门母扣与门子扣扣合,门栓进行固定,将测厚仪本体上部元件完全包裹,减少灰尘沉积在测厚仪本体上,保证测量的精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中减震支撑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中测厚仪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中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测厚仪本体、2-支撑座、3-套座、4-地块、5-第一支撑弹簧、6-第二支撑弹簧、7-外套环、8-第一滑槽、9-防尘挡板、10-防尘侧板、11-防尘上板、12-活动防尘板、13-门子扣、14-门母扣、15-门栓、16-橡胶垫、17-第二滑槽、18-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包括测厚仪本体1,所述测厚仪本体1上设置有减震支撑机构,所述测厚仪本体1上设置有防尘机构,通过测厚仪本体1、减震支撑机构和防尘机构构成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其中测厚仪本体1为光学精密仪器;所述减震支撑机构包括四个支撑座2,四个所述支撑座2分别位于所述测厚仪本体1的下表面四角处,所述支撑座2的侧壁底部滑动设置有套座3,所述套座3的下表面设置有地块4,所述地块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弹簧5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弹簧5的另一端与所述测厚仪本体1相连,所述第一支撑弹簧5套设在所述套座3和所述支撑座2上,所述支撑座2的下表面与所述地块4的上表面之间且位于所述套座3内设置有第二支撑弹簧6,所述测厚仪本体1的下表面四角处设置有外套环7,所述外套环7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弹簧5外侧,第一支撑弹簧5、第二支撑弹簧6和支撑座2在套座3内滑动可以调节并吸收外界振动,减少外界振动对测厚仪本体1的破坏;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8,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8分设于所述测厚仪本体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所述第一滑槽8内滑动设置有防尘挡板9,前后两侧所述防尘挡板9的左表面之间设置有防尘侧板10,前后两侧所述防尘挡板9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防尘上板11,所述防尘上板11上通过铰接件设置有活动防尘板12,所述活动防尘板12的侧壁通过铰接件设置有门子扣13,所述防尘挡板9的侧壁顶部和右部均设置有门母扣14和门栓15,所述门子扣13与所述门母扣14相适配,防尘机构可左右滑动,方便使用测厚仪本体1并对其进行防尘处理,其中防尘挡板9、防尘侧板10、防尘上板11和活动防尘板12共同组成防尘组件,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包括测厚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厚仪本体(1)上设置有减震支撑机构,所述测厚仪本体(1)上设置有防尘机构;/n所述减震支撑机构包括四个支撑座(2),四个所述支撑座(2)分别位于所述测厚仪本体(1)的下表面四角处,所述支撑座(2)的侧壁底部滑动设置有套座(3),所述套座(3)的下表面设置有地块(4),所述地块(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弹簧(5)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弹簧(5)的另一端与所述测厚仪本体(1)相连,所述第一支撑弹簧(5)套设在所述套座(3)和所述支撑座(2)上,所述支撑座(2)的下表面与所述地块(4)的上表面之间且位于所述套座(3)内设置有第二支撑弹簧(6),所述测厚仪本体(1)的下表面四角处设置有外套环(7),所述外套环(7)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弹簧(5)外侧;/n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8),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8)分设于所述测厚仪本体(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所述第一滑槽(8)内滑动设置有防尘挡板(9),前后两侧所述防尘挡板(9)的左表面之间设置有防尘侧板(10),前后两侧所述防尘挡板(9)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防尘上板(11),所述防尘上板(11)上通过铰接件设置有活动防尘板(12),所述活动防尘板(12)的侧壁通过铰接件设置有门子扣(13),所述防尘挡板(9)的侧壁顶部和右部均设置有门母扣(14)和门栓(15),所述门子扣(13)与所述门母扣(14)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薄膜测厚仪,包括测厚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厚仪本体(1)上设置有减震支撑机构,所述测厚仪本体(1)上设置有防尘机构;
所述减震支撑机构包括四个支撑座(2),四个所述支撑座(2)分别位于所述测厚仪本体(1)的下表面四角处,所述支撑座(2)的侧壁底部滑动设置有套座(3),所述套座(3)的下表面设置有地块(4),所述地块(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弹簧(5)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弹簧(5)的另一端与所述测厚仪本体(1)相连,所述第一支撑弹簧(5)套设在所述套座(3)和所述支撑座(2)上,所述支撑座(2)的下表面与所述地块(4)的上表面之间且位于所述套座(3)内设置有第二支撑弹簧(6),所述测厚仪本体(1)的下表面四角处设置有外套环(7),所述外套环(7)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弹簧(5)外侧;
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8),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槽(8)分设于所述测厚仪本体(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所述第一滑槽(8)内滑动设置有防尘挡板(9),前后两侧所述防尘挡板(9)的左表面之间设置有防尘侧板(10),前后两侧所述防尘挡板(9)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防尘上板(11),所述防尘上板(11)上通过铰接件设置有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张文斌江洁郭德伟王鸿钧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