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风机的油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22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风机的油气分离器,涉及油气分离器的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上固定连接有罐体进气管,罐体进气管与罐体相切设置,罐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罐体排气管,罐体进气管与罐体排气管均与罐体连通,罐体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罐体排油管,罐体排油管也与罐体连通,罐体内套设有冷却套桶,所述冷却套桶设置在罐体内,且冷却套桶一端与罐体上部固定连接,冷却套筒上部连通有冷却液进液管,且冷却液进液管延伸至罐体外侧,所述冷却套桶下部连通有冷却液出液管,所述冷却液出液管一端延伸至罐体外,所述冷却液进液管和冷却液出液管连通有冷却液循环箱。冷却套桶的设置,便于混合气中油气的冷却液化,提高了润滑油的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风机的油气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回转风机的油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回转式鼓风机属于风机的一种,是通过压缩空气来实现曝气,因此又叫曝气鼓风机。鼓风机靠汽缸内偏置的转子偏心运转,并使转子槽中的叶片之间的容积变化将空气吸入、压缩、吐出。回转风机一般包括底座,底座呈中空设置形成储油腔,底座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主机与油气分离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与主机的输入轴传动连接,主机内开设有压气腔,主机上设置有压气腔连通的主机进气管、主机排气管与滴油管,油气分离器包括罐体,罐体上与罐体连通有罐体进气管、罐体排气管与罐体排油管,主机进气管远离压气腔的一端与大气连通,主机排气管远离压气腔的一端与罐体进气管远离罐体的一端连通,滴油管远离压气腔的一端与储油腔连通,罐体排气管远离罐体的一端与用气元件连通,罐体排油管远离罐体的一端与储油腔连通。目前,公开日为2010年03月17日,公开号为CN201423229的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回转式风机用新型油气分离器,包括罐体,在罐体顶端设有保护安全的泄压阀接口,在泄压阀接口旁设有压力表接口,在罐体底部设有清洗液出口和回油口,其特征是所述罐体上设有与罐体外壁相切的管状切向进气口,在罐体的内部设有粘有滤油海绵的多孔弧形隔板,滤油海绵位于多孔弧形隔板下方。在回转式风机启动后,高压空气从进气口通入罐体,高压空气流经罐体的内壁时产生离心力将高压空气中的油滴离心到罐体的内壁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滴逐渐凝结并沿着罐体的内壁流到罐体的底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油气分离器只能通过高压空气在罐体内形成的离心力将油滴从高压空气中分离出,但是由于在回转式风机旋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部分润滑油经加热蒸发为油蒸气,通过离心的方法将油蒸气从高压空气中分离出,这样润滑油的回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风机的油气分离器,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风机的油气分离器,包括罐体,罐体上固定连接有罐体进气管,罐体进气管与罐体相切设置,罐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罐体排气管,罐体进气管与罐体排气管均与罐体连通,罐体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罐体排油管,罐体排油管也与罐体连通,罐体内套设有冷却套桶,所述冷却套桶设置在罐体内,且冷却套桶一端与罐体上部固定连接,冷却套筒上部连通有冷却液进液管,且冷却液进液管延伸至罐体外侧,所述冷却套桶下部连通有冷却液出液管,所述冷却液出液管一端延伸至罐体外,所述冷却液进液管和冷却液出液管连通有冷却液循环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气分离器只能通过高压空气在罐体内形成的离心力将油滴从高压空气中分离出,但是由于在回转式风机旋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部分润滑油经加热蒸发为油蒸气,当油蒸气进入罐体内会接触到冷却套筒,由于冷却套筒在冷却液的循环作用下温度低,这样会方便油蒸气冷却凝固,以提高润滑油的回收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套桶外部套接有螺旋板,所述罐体进气管一端朝向螺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板的设置,对油蒸气起到导向作用,容易提高油蒸气的离心力,进而方便润滑油的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板呈空腔状,并与冷却套桶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板呈空腔状并与冷却套桶连通,这样会提高罐体内冷却液分布范围,进而提高冷却套桶的冷却效果,进一步方便对润滑油的回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下部设置有用于检测罐体内部润滑油液位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驱动电机电信号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位传感器感应到罐体内的润滑油液体过少时,此时风机主体内难以进入润滑油,这时液位传感器发出电信号,以控制驱动电机断电停止工作,进而对回转风机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位传感器电信号连接有声光报警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位传感器感应到罐体内的润滑油液体过少时,液位传感器控制声光报警器工作,以提示工作人员罐体内缺少润滑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下方设有用于观测润滑油液位的观测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测口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罐体内油液的剩余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冷却套桶的设置:油气分离器只能通过高压空气在罐体内形成的离心力将油滴从高压空气中分离出,但是由于在回转式风机旋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部分润滑油经加热蒸发为油蒸气,当油蒸气进入罐体内会接触到冷却套筒,由于冷却套筒在冷却液的循环作用下温度低,这样会方便油蒸气冷却凝固,以提高润滑油的回收效率;2.螺旋板呈空腔状并与冷却套桶连通:这样会提高罐体内冷却液分布范围,进而提高冷却效果,进一步方便对润滑油的回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冷却套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志:1、罐体;2、罐体进气管;3、罐体排气管;4、罐体排油管;5、冷却液进液管;6、冷却液出液管;7、螺旋板;8、观测口;9、驱动电机;10、冷却套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一种回转风机的油气分离器,包括罐体1,罐体1上焊接连通有罐体进气管2,罐体进气管2与罐体1侧壁相切,罐体1的上部焊接有罐体排气管3,罐体进气管2与罐体排气管3均与罐体1连通。罐体1的底部还连通有罐体排油管4,罐体1内套设有冷却套桶10,冷却套桶10设置在罐体1内,且冷却套桶10一端与罐体1上部焊接,冷却套筒上部连通有冷却液进液管5,且冷却液进液管5延伸至罐体1外侧。冷却套桶10下部连通有冷却液出液管6,冷却液出液管6一端延伸至罐体1外,冷却液进液管5和冷却液出液管6连通有冷却液循环箱,且冷却液循环箱内设置有水泵,以使得冷却液得以循环并冷却罐体1内部。参照图2和图3,冷却套桶10外部套接有螺旋板7,且罐体进气管2一端朝向螺旋板7。螺旋板7呈空腔状,并与冷却套桶10连通。罐体1下部设置有用于检测罐体1内部润滑油液位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驱动电机9电信号连接,且液位传感器电信号连接有声光报警器。当液位传感器感应到罐体1内的润滑油过少时,液位传感器会发出电信号,以控制驱动电机9停止转动,以对回转风机起到保护作用。同样,当液位传感器感应到罐体1内的润滑油过少时,液位传感器会发出电信号于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发出警告信号以提示工作人员少油。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掌握罐体1内润滑油的剩余量,于是罐体1下方设有用于观测润滑油液位的观测口8,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此观察口去观察罐体1内部冷却液的剩余量。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向罐体1内通入油气混合气,混合气经过冷却套桶10,由于冷却套桶10外侧壁温度低,这样可加速混合气中的油蒸气冷却为油滴,之后随着混合气流动,由于罐体进气管2与罐体1外壁相切,因此高压空气在罐体1内回转产生离心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风机的油气分离器,包括罐体(1),罐体(1)上固定连接有罐体进气管(2),罐体进气管(2)与罐体(1)相切设置,罐体(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罐体排气管(3),罐体进气管(2)与罐体排气管(3)均与罐体(1)连通,罐体(1)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罐体排油管(4),罐体排油管(4)也与罐体(1)连通,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套设有冷却套桶(10),所述冷却套桶(10)设置在罐体(1)内,且冷却套桶(10)一端与罐体(1)上部固定连接,冷却套筒上部连通有冷却液进液管(5),且冷却液进液管(5)延伸至罐体(1)外侧,所述冷却套桶(10)下部连通有冷却液出液管(6),所述冷却液出液管(6)一端延伸至罐体(1)外,所述冷却液进液管(5)和冷却液出液管(6)连通有冷却液循环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风机的油气分离器,包括罐体(1),罐体(1)上固定连接有罐体进气管(2),罐体进气管(2)与罐体(1)相切设置,罐体(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罐体排气管(3),罐体进气管(2)与罐体排气管(3)均与罐体(1)连通,罐体(1)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罐体排油管(4),罐体排油管(4)也与罐体(1)连通,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套设有冷却套桶(10),所述冷却套桶(10)设置在罐体(1)内,且冷却套桶(10)一端与罐体(1)上部固定连接,冷却套筒上部连通有冷却液进液管(5),且冷却液进液管(5)延伸至罐体(1)外侧,所述冷却套桶(10)下部连通有冷却液出液管(6),所述冷却液出液管(6)一端延伸至罐体(1)外,所述冷却液进液管(5)和冷却液出液管(6)连通有冷却液循环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清王燕靳锋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启正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