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59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4
本申请公开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包括:同轴设置的外轮和内轮;外轮包括外轮轮辐和外轮轮辋,外轮轮辐和外轮轮辋限定出第一凹腔,第一凹腔的开口朝向内轮;内轮包括内轮轮辐和内轮轮辋,内轮轮辐的前端以同轴方式部分伸入第一凹腔,内轮轮辐的外侧安装面与外轮轮辐的内侧安装面贴合固定;内轮轮辐和内轮轮辋限定出具有与第一凹腔同向开口的第二凹腔;轮毂电机安装在第二凹腔内。本申请实施例的双轮并装车轮,通过将内轮和外轮的内部空间连通,从而增加了内轮和外轮的内部空间,因此该内部空间能够安装功率较大的轮毂电机,从而使得该双轮并装车轮上安装的轮毂电机更容易满足整车所需要的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
本申请涉及汽车车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了飞速发展,其中轮毂电机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新型技术。轮毂电机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车轮内,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因此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该技术将中央式驱动转变为分布式驱动,省掉了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传动部件,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的一体化,既可减少一部分传动部件、减轻自身重量,又可极大地提高电池能效,沿长续航里程,具有高效、节能、轻量化、小型化等诸多优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驱动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为提高承载能力及安全性,车辆驱动桥每个轮端通常采用两个完全一样的车轮背靠背并装,即两个车轮外侧安装面贴合在一起。车轮具有适当的偏距,这样既能够满足法规对于整车车宽、轮距的要求,又能够保证双轮中心距满足使用中轮胎不干涉。其中,如图2所示,普通并装双轮车轮中只有一个车轮的安装面100与轮毂直接接触,该车轮内部空间200用于装载轮毂、制动鼓等部件。且由于普通并装双轮车轮只能有一个车轮内部能安装轮毂电机,所以在整车车宽和轮距不变的条件下,普通并装双轮车轮安装的轮毂电机的功率通常不能满足整车需要的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以解决现有普通并装双轮安装的轮毂电机的功率通常不能满足整车需要的动力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包括:同轴设置的外轮和内轮;>所述外轮包括外轮轮辐和外轮轮辋,所述外轮轮辐和所述外轮轮辋限定出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开口朝向所述内轮;所述内轮包括内轮轮辐和内轮轮辋,所述内轮轮辐的前端以同轴方式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腔,所述内轮轮辐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外轮轮辐的内侧安装面贴合固定;所述内轮轮辐和所述内轮轮辋限定出具有与所述第一凹腔同向开口的第二凹腔;所述轮毂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凹腔内。可选的,相互贴合的所述内轮轮辐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外轮轮辐的内侧安装面上,分别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径与待安装的轮毂电机的定位止口尺寸匹配。可选的,相互贴合的所述内轮轮辐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外轮轮辐的内侧安装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处或者多处与待安装的所述轮毂电机上的螺栓相配的安装通孔。可选的,所述内轮轮辐伸出所述第一凹腔之外的开口采用喇叭口。可选的,所述外轮轮辐的内侧安装面与所述外轮轮辋中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数值D1,所述内轮轮辐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内轮轮辋中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数值D2,所述第二数值D2减去所述第一数值D1的所得值大于双轮中心距要求距离D。可选的,还包括:筋条;所述筋条环绕于所述内轮轮辋的开口处的轮缘内侧,用于加强所述内轮的刚度。可选的,还包括:外轮气门嘴;所述伸入第一凹陷的内轮轮辐的外径面与所述外轮轮辋之间存在预定间隙;所述外轮轮辋在指定位置设置有外轮气门孔,所述外轮气门嘴的根部连接所述外轮气门孔,并安置在所述预定间隙中,从所述外轮轮辐上设置的外轮轮辐预留孔中伸出。可选的,还包括:内轮气门嘴、气门嘴延伸杆;所述内轮轮辋在指定位置设置有内轮气门孔,所述内轮气门嘴的根部连接所述内轮气门孔,并从所述内轮轮辐上的内轮轮辐预留孔中伸出,并连接所述气门嘴延伸杆,所述气门嘴延伸杆安置在所述内轮轮辐的外径面与所述外轮轮辋之间的预定间隙中,并从所述外轮轮辐上设置的外轮轮辐预留孔中伸出。可选的,所述气门嘴延伸杆的端面设置有夹紧结构,通过所述夹紧结构,将所述气门嘴延伸杆固定在所述外轮轮辐预留孔的边缘。可选的,所述内轮轮辋、以及所述外轮轮辋的两侧,均设置有与车轮轴线具有相同的设定倾斜夹角的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提供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包括:同轴设置的外轮和内轮;所述外轮包括外轮轮辐和外轮轮辋,所述外轮轮辐和外轮轮辋限定出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开口朝向所述内轮;所述内轮包括内轮轮辐和内轮轮辋,所述内轮轮辐的前端以同轴方式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腔,所述内轮轮辐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外轮轮辐的内侧安装面贴合固定;所述内轮轮辐和所述内轮轮辋限定出具有与所述第一凹腔同向开口的第二凹腔;所述轮毂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凹腔内。本申请实施例的双轮并装车轮,通过将内轮和外轮的内部空间连通,从而增加了内轮和外轮的内部空间,因此该内部空间能够安装功率较大的轮毂电机,从而使得该双轮并装车轮上安装的轮毂电机更容易满足整车所需要的动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普通并装双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双轮并装车轮100,外轮1,外轮轮辐11,内侧安装面12,外轮轮辋13,第一凹腔14,外轮气门嘴15,外轮气门孔16,外轮轮辐预留孔17,内轮2,内轮轮辐21,外侧安装面22,内轮轮辋23,第二凹腔24,内轮气门嘴25,内轮气门孔26,内轮轮辐预留孔27,气门嘴延伸杆28,中心孔3,安装通孔4,中线5,轮缘6,预定间隙7,筋条8。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实施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了便于阐述,则在下述内容中,将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简述为双轮并装车轮100。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双轮并装车轮100,包括:同轴设置的外轮1和内轮2。在图1中,外轮1位于左侧位置,相对的,内轮2位于右侧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外轮1包括外轮轮辐11和外轮轮辋13,外轮轮辐11设置在外轮轮辋13远离内轮2的一侧,外轮轮辐11和外轮轮辋13限定出第一凹腔14,第一凹腔14的开口朝向内轮2。内轮2包括内轮轮辐21和内轮轮辋23,内轮轮辐21的前端以同轴方式部分伸入第一凹腔14,内轮轮辐21的外侧安装面22与外轮轮辐11的内侧安装面12贴合固定,内轮轮辐21和内轮轮辋23限定出具有与第一凹腔14同向开口的第二凹腔24;轮毂电机(未示出)安装在第二凹腔24内。其中,由于内轮轮辐21的前端以同轴方式部分伸入第一凹腔14,且内轮轮辐21和内轮轮辋23限定出第二凹腔24,则第二凹腔24的前端部分伸入到第一凹腔14中。相对于现有的普通并装双轮车轮,将第二凹腔24的前端部分伸入到第一凹腔14中,通过将内轮2和外轮1的内部空间连通,从而增加了内轮2和外轮1的内部空间,因此该内部空间能够安装功率较大的轮毂电机,从而使得该双轮并装车轮100上安装的轮毂电机更容易满足整车所需要的动力。请继续参考图1,外轮轮辐11设置在外轮轮辋13的内径面,其沿轴线方向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外轮和内轮;/n所述外轮包括外轮轮辐和外轮轮辋,所述外轮轮辐和所述外轮轮辋限定出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开口朝向所述内轮;/n所述内轮包括内轮轮辐和内轮轮辋,所述内轮轮辐的前端以同轴方式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腔,所述内轮轮辐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外轮轮辐的内侧安装面贴合固定;所述内轮轮辐和所述内轮轮辋限定出具有与所述第一凹腔同向开口的第二凹腔;所述轮毂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凹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外轮和内轮;
所述外轮包括外轮轮辐和外轮轮辋,所述外轮轮辐和所述外轮轮辋限定出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开口朝向所述内轮;
所述内轮包括内轮轮辐和内轮轮辋,所述内轮轮辐的前端以同轴方式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腔,所述内轮轮辐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外轮轮辐的内侧安装面贴合固定;所述内轮轮辐和所述内轮轮辋限定出具有与所述第一凹腔同向开口的第二凹腔;所述轮毂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凹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其特征在于,相互贴合的所述内轮轮辐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外轮轮辐的内侧安装面上,分别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径与待安装的轮毂电机的定位止口尺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其特征在于,相互贴合的所述内轮轮辐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外轮轮辐的内侧安装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处或者多处与待安装的所述轮毂电机上的螺栓相配的安装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轮辐伸出所述第一凹腔之外的开口采用喇叭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轮毂电机的双轮并装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轮辐的内侧安装面与所述外轮轮辋中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数值D1,所述内轮轮辐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内轮轮辋中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数值D2,所述第二数值D2减去所述第一数值D1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洋胡飞王科见彭峻刘梦洁王医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