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管撤管力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4446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导管撤管力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软管段,所述软管段的一端夹住,另一端开放;微导管段,由导管裁剪而成,所述微导管段的远端用于插入所述软管段中,且所述微导管段的远端需到达所述软管段被夹闭的底部;栓塞制剂,用于填充所述微导管段和所述软管段之间的空隙;注射装置,用于抽吸所述栓塞制剂并将所述栓塞制剂填充于所述空隙;拉力测试装置,用以测试所述微导管段与所述栓塞制剂分离时的最大拉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成本低,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满足日常的测试需求,且评估导管的撤管性能准确性高,有效降低撤管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导管撤管力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检验
,具体涉及一种微导管撤管力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ovenousmalformation,AVM)和动脉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易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癫痫抽搐和破裂出血,致残率甚至病死率都非常高。脑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定向的放射治疗以及血管内栓塞。手术切除和定向的放射治疗存在的局限性,例如手术费方法对病人损伤大、副作用也大,放射治疗耗时长、风险隐患和副作用也较大。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血管影像技术的进步,应用新型液体栓塞剂(Onyx、Phil等,下称“胶”)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是较早阶段的进行封堵或栓塞成为了治疗这类疾病的最佳治疗手段。血管栓塞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装置的引导下,经动脉或静脉内导管将栓塞物质有控制地注入到病变器官的供应血管内,使其发生闭塞,从而中断血供,以期达到控制出血、血管性病变、消除患病器官功能和治疗肿瘤之目的。该技术可以给病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导管撤管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截取长度为L1的软管段,所述软管段的内直径为D1,所述软管段一端夹住,所述软管段的另一端开放;/n步骤2,截取长度为L2的微导管段,所述微导管段的外直径为D2,将所述微导管段的远端插入所述软管段中,所述微导管段远端需到达所述软管段被夹住的底部,随后将二者置于水中浸没4-20min;/n步骤3,用具有第一针头的注射装置抽吸栓塞制剂;/n步骤4,将步骤3中所述注射装置的第一针头更换为长为L3的第二针头,将安装于所述注射装置上的所述第二针头插入所述软管段被夹住的底端,注射所述栓塞制剂的同时缓慢地向外拔出针头,直至所述栓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导管撤管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截取长度为L1的软管段,所述软管段的内直径为D1,所述软管段一端夹住,所述软管段的另一端开放;
步骤2,截取长度为L2的微导管段,所述微导管段的外直径为D2,将所述微导管段的远端插入所述软管段中,所述微导管段远端需到达所述软管段被夹住的底部,随后将二者置于水中浸没4-20min;
步骤3,用具有第一针头的注射装置抽吸栓塞制剂;
步骤4,将步骤3中所述注射装置的第一针头更换为长为L3的第二针头,将安装于所述注射装置上的所述第二针头插入所述软管段被夹住的底端,注射所述栓塞制剂的同时缓慢地向外拔出针头,直至所述栓塞制剂填满所述微导管段和所述软管段之间的空隙,且注射长度为L4;
步骤5,将注射所述栓塞制剂后的所述软管段和所述微导管段浸没水中固化0.5-2.5h;
步骤6,将固化后的所述微导管段近端固定在拉力测试装置的上夹具上,去掉所述软管段的夹子,将所述软管段固定在所述拉力测试装置的下夹具上,进行拉力测试,记录所述微导管段与所述栓塞制剂分离时的最大拉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撤管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D2小于D1,2mm≤D1≤5mm,0.55mm≤D2<1.15mm,L2大于等于L1,L3大于L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撤管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2中,截取所述微导管段时,从微导管的近端进行裁剪;所述软管和所述微导管在水中浸没5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撤管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3中,所述注射器规格为1-2ml,所述第一针头为15-22G;该步骤4中,所述第二针头为5-10G。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瑛吴可沁黄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瑞迪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恒瑞宏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