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电机转子超长金属槽楔研伤判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444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电机转子超长金属槽楔研伤判断方法,所述研伤判断方法包括:A.采集若干槽楔在装配过程中未发生研伤情况下装配槽楔的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的变化数据信息;B.基于步骤A获得的若干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的变化数据信息,获得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变化率最大的第一牵引力曲线,并获得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变化率最小的第二牵引力曲线;C.基于实时测得的装配过程中槽楔的牵引力大小数据和槽楔装入长度数据,以及第一牵引力曲线和/或第二牵引力曲线的数据信息,实现当前装配的槽楔的研伤判断。通过本方法,可以直观高效的准确判断槽楔在装配过程中是否发生研伤的问题,避免了传统手工判断的不确定性和低效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电机转子超长金属槽楔研伤判断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型电机转子槽楔装配领域,具体涉及如何实现在超长金属槽楔装配过程中判断槽楔研伤。
技术介绍
常规大型电机转子槽楔装配结构为每槽装配多根槽楔,单根槽楔长度短,装配行程短。但因结构差异,部分机组槽楔是超长金属槽楔,装配行程长,装配牵引力随槽楔装入深度增加而增大,槽楔容易因弯曲、装配角度偏差、装配间隙不均匀等原因发生研伤。现有装配方案通过调整槽楔装配调节装置使槽楔与转子槽口鸽尾对正且保持平行,手动操作牵引装置将槽楔拉入转子,若发生研伤,退出槽楔处理后再次装配至完成槽楔装配工作。该方案虽能实现槽楔装配,但无法有效控制牵引力,且仅凭操作人员经验判断是否发生研伤。由于缺乏牵引力测量装置,因此无法准确测量装配过程中牵引力的大小,同时,因缺乏数据,无法科学、有效判断装配过程中槽楔是否存在研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公开了一种大型电机转子超长金属槽楔研伤判断方法,通过本方法实现了研伤的自动化判断,避免了传统手工操作过程中依靠操作人员主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电机转子超长金属槽楔研伤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伤判断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nA.采集若干槽楔在装配过程中未发生研伤情况下装配槽楔的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的变化数据信息;/nB.基于步骤A获得的若干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的变化数据信息,获得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变化率最大的第一牵引力曲线,并获得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变化率最小的第二牵引力曲线;/nC.基于实时测得的装配过程中槽楔的牵引力大小数据和槽楔装入长度数据,以及第一牵引力曲线和/或第二牵引力曲线的数据信息,实现当前装配的槽楔的研伤判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电机转子超长金属槽楔研伤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伤判断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A.采集若干槽楔在装配过程中未发生研伤情况下装配槽楔的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的变化数据信息;
B.基于步骤A获得的若干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的变化数据信息,获得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变化率最大的第一牵引力曲线,并获得牵引力随槽楔装入长度变化率最小的第二牵引力曲线;
C.基于实时测得的装配过程中槽楔的牵引力大小数据和槽楔装入长度数据,以及第一牵引力曲线和/或第二牵引力曲线的数据信息,实现当前装配的槽楔的研伤判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电机转子超长金属槽楔研伤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在槽楔装入相同长度,当实时测得的槽楔牵引力数值大于第一牵引力曲线上对应牵引力数值时,则判断当前装配的槽楔存在研伤。


3.一种大型电机转子超长金属槽楔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调节槽楔装配调节装置,使得槽楔与转子槽口鸽尾对正且保持平行;
S2:启动槽楔牵引装置,拉动槽楔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延莫红斌罗元文潘岩景杨云金李伟华王昱竹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