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包冷却系统、自清洁方法及轨道交通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动力包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包冷却系统、自清洁方法及轨道交通车辆。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新型交通轨道车辆的研究不断加深,美国交通部、德国西门子集团和加拿大庞巴迪集团相继提出的柴油-电力动车组的设想,通过大功率柴油机组合储能元件组成混合动力系统,在加速时同时使用柴油机—发电机组(又称内燃动力包)和储能系统提供牵引力。为了保证牵引力的稳定输出,柴油机-发电机组需要工作在合适的温度,一般配备单独的冷却换热系统为工作中的柴油机-发电机组降温。常见的冷却换热系统有动力包冷却系统,动力包冷却系统一般采用静液压方式,主要包括柴油机冷却水系统、增压空气冷却系统和静液压系统。柴油机冷却水系统用于冷却柴油机和发电机,主要包括水泵、节温器、水散热器、膨胀水箱、水管路等。柴油机增压空气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增压空气,主要包括增压空气冷却器、气管路等。静液压系统用于驱动冷却风扇和冷却静液压油,主要包括静液压泵、静液压马达、冷却风扇、油散热器、控制器、油箱、液压管路等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包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过管路(8)与动力包散热口连接的换热装置(1);/n分别设于所述换热装置(1)进风侧和排风侧的第一压差传感器和第二压差传感器(4);/n设于所述换热装置(1)排风侧的冷却风机;/n与所述冷却风机电连接的变频器;/n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第二压差传感器(4)以及变频器电连接的控制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包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管路(8)与动力包散热口连接的换热装置(1);
分别设于所述换热装置(1)进风侧和排风侧的第一压差传感器和第二压差传感器(4);
设于所述换热装置(1)排风侧的冷却风机;
与所述冷却风机电连接的变频器;
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第二压差传感器(4)以及变频器电连接的控制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包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机包括第一冷却风机(2)和第二冷却风机(3),所述变频器包括第一变频器(5)和第二变频器(6),所述第一变频器(5)、第二变频器(6)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风机(2)、第二冷却风机(3)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力包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管路(8)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7)电连接。
4.一种动力包冷却系统的自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换热装置进风侧和排风侧的静态压力值;
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洪涛,刘洋,邢涛,许良中,马晓宁,胡润文,秦立禹,左继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