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330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对应各所述散热孔设置有散热扇安装座,散热扇对应于散热孔安装在所述散热安装座上;所述散热安装座包含两组对称设置在散热孔两侧的插拔基座,两组所述插板基座之间形成插拔槽,散热扇的两个对立侧壁分别沿平行于安装板板面的方向活动插拔设置在两个所述插拔基座上,所述插拔基座上包含有快拆结构,所述快拆结构限位散热扇在插拔滑动方向上的位移,便于散热装置的拆卸,提高了维修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高温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心腹大患,长期高温状态下工作会导致电池性能与使用寿命急速下降,通常而言,风冷散热通常是采用电机驱动扇叶对电池进行散热,然而风冷散热装置通常采用螺栓固定在电池壳体的外部,在散热装置损坏需要拆卸进行维修或更换时,还需要借助扳手等工具才能进行,非常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便于散热装置的拆卸,提高了维修的效率。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对应各所述散热孔设置有散热扇安装座,散热扇对应于散热孔安装在所述散热扇安装座上;所述散热扇安装座包含两组对称设置在散热孔两侧的插拔基座,两组所述插拔基座之间形成插拔槽,散热扇的两个对立侧壁分别沿平行于安装板板面的方向活动插拔设置在两个所述插拔基座上,所述插拔基座上包含有快拆结构,所述快拆结构限位散热扇在插拔滑动方向上的位移。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扇的外壳上对应插拔基座开设有被限位孔,所述快拆结构对应于插拔槽设置在插拔基座上,且所述快拆结构为向插拔槽凸出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对应嵌入在已插入所述插拔槽中的散热扇的被限位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插拔基座包含第一固定侧板和第二固定侧板,所述第一固定侧板垂直于安装板相邻散热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侧板远离于安装板的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固定侧板,所述第二固定侧板平行间距于安装板,且朝向散热孔的一侧延伸。进一步的,在插拔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且所述凸起结构为第二固定侧板向插拔槽内一体冲压成型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侧板在插拔方向上的一端向插拔槽的一侧弯折形成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限位散热扇的插入位置。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强连接杆,所述加强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插拔基座上,且所述加强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于凸起结构设置。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散热扇以插拔的方式设置在安装板上,便于散热装置的拆卸,提高了维修的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装载散热扇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半剖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凸起结构处的侧向半剖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B的凸起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包括安装与电池箱上的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对应各所述散热孔2设置有散热扇安装座,散热扇20对应于散热孔安装在所述散热扇安装座上;通过设置若干个散热扇,即使其中一个损坏,也能保证电池的正常散热。所述散热扇安装座包含两组对称设置在散热孔2两侧的插拔基座3,两个所述插拔基座3的结构相同,两组所述插拔基座3之间形成活动的插拔槽,所述插拔槽限位散热扇在垂直于安装板1方向上的位移,散热扇20的两个对立侧壁分别沿平行于安装板板面的方向活动插拔设置在两个所述插拔基座3上,所述插拔基座3上包含有快拆结构8,所述快拆结构8限位散热扇20在插拔滑动方向上的位移,所述散热扇20通过快拆结构8固定于插拔槽内,以进行快速安装和快速拆卸,便于散热装置的拆卸,提高了维修的效率。如附图3至附图6所示,所述散热扇20的外壳上对应插拔基座3开设有被限位孔20a,例如型号为12025ac散热风扇,所述被限位孔20a即为散热扇上原本用于安装螺钉的四个螺钉穿孔,所述快拆结构8对应于插拔槽设置在插拔基座3上,且所述快拆结构8为向插拔槽凸出的凸起结构10,所述凸起结构10对应嵌入在已插入所述插拔槽中的散热扇20的被限位孔20a内。当散热扇20在插拔槽内插拔时,散热扇可使得凸起结构的对应侧壁发生弹性形变,当被限位孔20a对应于凸起结构10时,凸起结构10嵌入在被限位孔内,从而使得散热扇被固定,且其插拔十分方便。所述插拔基座3包含第一固定侧板5和第二固定侧板6,所述第一固定侧板5垂直于安装板1相邻散热孔2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侧板5靠近安装板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条7,安装条7固定在安装板板面上,所述第一固定侧板5远离于安装板1的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固定侧板6,所述第二固定侧板6平行间距于安装板,且朝向散热孔2的一侧延伸。在插拔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10,且所述凸起结构10为第二固定侧板6向插拔槽内一体冲压成型设置。通过若干凸起结构10保证散热扇的固定稳定,且所述插拔基座3为金属板冲压件,其加工成型速度快、成本低。所述第一固定侧板5在插拔方向上的一端向插拔槽的一侧弯折形成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限位散热扇20的插入位置。还包括加强连接杆11,所述加强连接杆11的两端分别焊接设置在两个插拔基座3上,且所述加强连接杆11的两端分别对应于凸起结构10设置。通过加强连接杆11加强两个第二固定侧板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小第二固定侧板11的变形。还包括压杆12,所述压杆12设置在对立与限位板4的另一侧,且所述散热扇20通过压杆12稳定设置在插拔槽内,所述压杆12为薄板体结构,所述压杆12的一端弯折成L型结构,形成抵压臂14,所述抵压臂14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扣座15,所述卡扣座15呈U型块结构,且所述卡扣座包含扣槽16,所述第一固定侧板5与第二固定侧板6均贯通开设有矩形通槽9,且矩形通槽9的一端靠近于插拔槽的进口端,其中一个所述插拔基座3上的第一固定侧板靠近插拔槽的进口端贯通开设有穿设孔13,所述压杆12的一自由端传送在穿孔13内,且包含卡扣座15的一端伸入至插拔槽内,并且扣槽16卡设在矩形通槽9的顶端上,通过压杆12压覆在散热扇上,卡槽16嵌在矩形通槽9上,从而使得散热扇稳定在插拔槽内,且容易拆装而无需使用其他工具,十分方便,所述压杆12的中部向下折弯形成呈U型的压覆部15,用于抵压散热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对应各所述散热孔(2)设置有散热扇安装座,散热扇(20)对应于散热孔安装在所述散热扇安装座上;所述散热扇安装座包含两组对称设置在散热孔(2)两侧的插拔基座(3),两组所述插拔基座(3)之间形成插拔槽,散热扇(20)的两个对立侧壁分别沿平行于安装板板面的方向活动插拔设置在两个所述插拔基座(3)上,所述插拔基座(3)上包含有快拆结构(8),所述快拆结构(8)限位散热扇(20)在插拔滑动方向上的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对应各所述散热孔(2)设置有散热扇安装座,散热扇(20)对应于散热孔安装在所述散热扇安装座上;所述散热扇安装座包含两组对称设置在散热孔(2)两侧的插拔基座(3),两组所述插拔基座(3)之间形成插拔槽,散热扇(20)的两个对立侧壁分别沿平行于安装板板面的方向活动插拔设置在两个所述插拔基座(3)上,所述插拔基座(3)上包含有快拆结构(8),所述快拆结构(8)限位散热扇(20)在插拔滑动方向上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20)的外壳上对应插拔基座(3)开设有被限位孔(20a),所述快拆结构(8)对应于插拔槽设置在插拔基座(3)上,且所述快拆结构(8)为向插拔槽凸出的凸起结构(10),所述凸起结构(10)对应嵌入在已插入所述插拔槽中的散热扇(20)的被限位孔(20a)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红林玉桓刘仁祥吴继炎李相杰赵耀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