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55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其包括阀体和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一端与阀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管接头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发动机油箱底部的排油口相连接的外螺纹,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排油通道,阀体外侧设置有与排油通道相连通的出油管道,所述排油通道内设置有用于使排油通道内的油进入出油管道的控油组件。通过在阀体内设置排油管道,以及在排油管道中设置控油组件,在不进行放油时,利用控油组件可以对排油管道进行封堵,在需要进行机油排放时,利用控油组件可以将排油管道中的油通过出油管道排出,由此实现了机油排放的可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
本实用发动机润滑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或机械保养维修时,常常要将润滑油从机箱底壳排出,排出口平时都是用密封螺栓密封,排放必须要将螺栓取下来,把机油直接排入集油槽。然而利用这种方式排油,存在如下弊端,一、机油孔由操作人员把密封螺栓拧出时,由于油道与密封螺栓同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当螺栓拧出的一瞬间,机油倾泻而出,会毫无规律向下向四周溅射,污染工作环境和工件,不利于机油回收。二、收集废旧机油必须把集油槽放到排油口下方,对于一些底盘较低的车型,集油槽无法放置在狭小的空间内,导致操作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具有实现发动机机油排放的可控性,提高操作安全性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其包括阀体和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一端与阀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管接头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发动机油箱底部的排油口相连接的外螺纹,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排油通道,阀体外侧设置有与排油通道相连通的出油管道,所述排油通道内设置有用于使排油通道内的油进入出油管道的控油组件。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管接头呈“L”型设置,管接头的竖直段外周面设置有与发动机油箱底部的排油口相连接的外螺纹,管接头的水平段与阀体连接。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排油通道水平贯通所述阀体,所述排油通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设置在靠近管接头一侧的阀体内,所述第三空腔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的直径,第二空腔呈喇叭形,所述第三空腔与出油管道相连通,所述控油组件包括控油杆、封堵件及弹簧,所述封堵件及弹簧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封堵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二空腔侧壁相抵持,控油杆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至少一部分螺纹连接于第三空腔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空腔的另一端,第二调节杆的直径小于第一调节杆的直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封堵件为金属球,金属球的直径介于第一空腔直径和第三空腔直径之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油杆还包括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三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调节杆与第三空腔之间密封配合。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出油管道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集油组件,所述集油组件包括集油管及集油容器,所述集油管的一端与集油容器连通,所述集油管的另一端设有与出油管道的出口端进行螺纹连接的连接套。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集油组件还包括与集油容器相连接的抽吸装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抽吸装置为抽真空气筒或电动真空泵。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公开的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管接头和阀体,利用管接头方便螺纹旋接到发动机油箱底部的排油口上。通过在阀体内设置排油管道,以及在排油管道中设置控油组件,在不进行放油时,利用控油组件可以对排油管道进行封堵,在需要进行机油排放时,利用控油组件可以将排油管道中的油通过出油管道排出,由此实现了机油排放的可控性,操作简单。(2)通过出油管道上连接集油组件,利用集油管直接把机油排放到集油容器中进行收集,防止机油飞溅。(3)通过在集油容器上设置抽吸装置,可以提高机油排放速度,同时使发动机油箱中的废油排放更彻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公开的阀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抽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包括阀体1和管接头2,管接头2的一端与阀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具体的,可采用螺纹连接,管接头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发动机油箱底部的排油口相连接的外螺纹,在使用时,将管接头2直接旋拧到油箱底部的排油口即可。阀体1内设置有排油通道11,阀体1外侧设置有与排油通道11相连通的出油管道3,排油通道11内设置有用于使排油通道11内的油进入出油管道3的控油组件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阀体1上连接管接头2与发动机油箱底部的排油口相连接,机油通过管接头2进入到阀体1的排油通道11内,通过排油通道11内的控油组件4可以打开和关闭排油通道11,方便在需要排油的时候控制机油从排油通道11流出并进入出油管道3,最后通过出油管道3进行收集。在非排油时,机油被封堵在排油通道11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方式拧出密封螺栓导致机油倾泻而出,无法控制的问题。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管接头2呈“L”型设置,管接头2的竖直段外周面设置有与发动机油箱底部的排油口相连接的外螺纹(图中未示出),管接头2的水平段与阀体1连接。通过管接头2设置“L”型,一方面方便通过竖直段与发动机油箱底部的排油口螺纹旋接,另一方面便于管接头2与阀体1进行水平连接,方便控油组件4在阀体1内进行水平方向调节。同时通过管接头2与阀体1呈“L”型连接,延长了机油在管接头2和阀体1内流动的路径。排油通道11贯通阀体1,排油通道1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空腔111、第二空腔112和第三空腔113,第一空腔111设置在靠近管接头2一侧的阀体1内,第三空腔113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111的直径,第二空腔112呈喇叭形,第三空腔113与出油管道3相连通,控油组件4包括控油杆41、封堵件42及弹簧43,封堵件42及弹簧43设置在第一空腔111内,封堵件42在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二空腔112侧壁相抵持,控油杆41包括第一调节杆411和第二调节杆412,第一调节杆411至少一部分螺纹连接于第三空腔113的一端,第二调节杆412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杆411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杆41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空腔113的另一端,第二调节杆412的直径小于第一调节杆411的直径。在上述结构设置下,初始状态下,封堵件42在弹簧43的弹力作用,抵持在第二空腔112的侧壁上,从而使机油封堵在第一空腔111中。当进行排油时,通过旋转第一调节杆411,第一调节杆411带动第二调节杆412向第三空腔113内部延伸,通过第二调节杆4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其包括阀体(1)和管接头(2),所述管接头(2)的一端与阀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管接头(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发动机油箱底部的排油口相连接的外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排油通道(11),阀体(1)外侧设置有与排油通道(11)相连通的出油管道(3),所述排油通道(11)内设置有用于使排油通道(11)内的油进入出油管道(3)的控油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其包括阀体(1)和管接头(2),所述管接头(2)的一端与阀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管接头(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发动机油箱底部的排油口相连接的外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排油通道(11),阀体(1)外侧设置有与排油通道(11)相连通的出油管道(3),所述排油通道(11)内设置有用于使排油通道(11)内的油进入出油管道(3)的控油组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2)呈“L”型设置,管接头(2)的竖直段外周面设置有与发动机油箱底部的排油口相连接的外螺纹,管接头(2)的水平段与阀体(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机油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11)水平贯通所述阀体(1),所述排油通道(1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空腔(111)、第二空腔(112)和第三空腔(113),所述第一空腔(111)设置在靠近管接头(2)一侧的阀体(1)内,所述第三空腔(113)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111)的直径,第二空腔(112)呈喇叭形,所述第三空腔(113)与出油管道(3)相连通;所述控油组件(4)包括控油杆(41)、封堵件(42)及弹簧(43),所述封堵件(42)及弹簧(43)设置在第一空腔(111)内,封堵件(42)在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二空腔(112)侧壁相抵持,控油杆(41)包括第一调节杆(411)和第二调节杆(412),所述第一调节杆(411)至少一部分螺纹连接于第三空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邱迪沈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志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