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转动机构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54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转动机构总成,该总成包括转台、固定座、转向油缸和升降油缸。其中转台与固定座铰接,转向油缸设置于侧工作臂靠近中间工作臂的一侧。转向油缸一端与固定座铰接,另一端与转台铰接。升降油缸一端与转台铰接,另一端与侧工作臂铰接。本转动机构总成用于调节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上的侧工作臂,可以扩大侧工作臂的活动范围,便于拱架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转动机构总成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转动机构总成。
技术介绍
在隧道施工中,经常需要安装拱架作为支护,以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坍塌。目前采用多臂拱架安装台车进行支护施工,拱架安装台车上设有三个工作臂,一个中间工作臂和两个侧工作臂,两个侧工作臂分别位于中间工作臂的左右两侧,侧工作臂的工作范围是从以中间工作臂为界分别向左和向右伸展活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经常调节侧工作臂,以适应隧道的不同大小截面人工施工。目前国内用于调节侧工作臂转向的转向油缸通常设置于侧工作臂上远离中间工作臂的一侧,当转向油缸收缩时,侧工作臂向外伸展,当转向油缸伸出时,侧工作臂向中间工作臂靠拢。但这种外侧设置的方式导致侧工作臂转动范围受到限制,侧工作臂无法适应大截面的隧道内的施工,操作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转动机构总成,以解决载人臂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转动机构总成,所述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包括一个中间工作臂和两个侧工作臂,其中所述侧工作臂位于所述中间工作臂的左右两侧,所述转动机构总成用于调节所述侧工作臂的活动范围,包括转台、固定座、转向油缸和升降油缸,其中所述转台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转向油缸位于所述侧工作臂靠近所述中间工作臂的一侧;所述转向油缸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台铰接,所述升降油缸一端与所述转台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工作臂铰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台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三护板和第一立板,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护板为两个,相对设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两边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板为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护板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台还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一边,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护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护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另一边,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护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护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用于与所述升降油缸的固定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轴一端与所述第三护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三护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立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轴用于与所述转向油缸的伸缩端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锥形台、连接套、第二立板和第五连接轴,所述锥形台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中间,所述连接套固定设置于所述锥形台上部,所述连接套用于套设所述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二立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所述第五连接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所述第五连接轴用于与所述转向油缸的固定端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转动机构总成通过在固定座及转台上直接设置转向油缸和升降油缸,并使转向油缸设置于侧工作臂靠近中间工作臂的一侧,从而避免了其它部件的干涉和限制,侧工作臂的活动范围得到扩大,使拱架安装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转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侧工作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整体图;图中,1-转台,1001-第一护板,1002-第二护板,1003-第三护板,1004-第一立板,1005-第一连接轴,1006-第二连接轴,1007-第三连接轴,1008-第四连接轴,2-固定座,2001-底板,2002-锥形台,2003-连接套,2004-第二立板,2005-第五连接轴,3-转向油缸,4-升降油缸,5-中间工作臂,6-侧工作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转动机构总成,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包括一个中间工作臂5和两个侧工作臂6,其中侧工作臂6位于中间工作臂5的左右两侧。转动机构总成用于调节侧工作臂6的活动范围,包括转台1、固定座2、转向油缸3和升降油缸4,其中转台1与固定座2铰接,转向油缸3位于侧工作臂6靠近中间工作臂5的一侧;转向油缸3一端与固定座2铰接,另一端与转台1铰接,升降油缸4一端与转台1铰接,另一端与侧工作臂6铰接。升降油缸4用于调节侧工作臂6的上下幅度。如图2所示,转台1包括第一护板1001、第二护板1002、第三护板1003和第一立板1004,第一护板1001和第二护板1002相对设置,第三护板1003为两个,相对设置,分别位于第一护板1001和第二护板1002的两边并分别与第一护板1001和第二护板1002固定连接;第一立板1004为两个,二者平行设置,并与第二护板1002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转台1还包括第一连接轴1005、第二连接轴1006、第三连接轴1007和第四连接轴1008,第一连接轴1005位于第一护板1001和第二护板1002的一边,其一端与第一护板10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护板100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1005用于和侧工作臂6的尾端铰接。第二连接轴1006位于第一护板1001和第二护板1002的另一边,其一端与第一护板10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护板100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1006用于与升降油缸4的固定端铰接。第三连接轴1007一端与第三护板100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三护板1003固定连接;第四连接轴1008位于第一立板1004之间,并与第一立板1004固定连接,第四连接轴1008用于与转向油缸3的伸缩端铰接。转台1的截面为V形结构,上面设置两个连接轴,底下设置一个连接轴,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简洁实用。如图3所示,固定座2包括底板2001、锥形台2002、连接套2003、第二立板2004和第五连接轴2005,锥形台(2002)固定设置于底板2001中间,连接套2003固定设置于锥形台2002上部,连接套2003用于套设第三连接轴1007。第二立板2004固定设置于底板2001一侧,第五连接轴2005固定设置于第二立板2004之间,第五连接轴2005用于与转向油缸3的固定端铰接。底板2001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件,用于和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臂座总成连接。如图4所示,转向油缸3位于侧工作臂6的一侧,由于转向油缸3设置于侧工作臂6靠近中间工作臂5的一侧,当油缸伸缩杆伸出时,侧工作臂6向外伸展,当需要向中间工作臂5靠拢时,油缸伸缩杆收缩回来,整个操作过程更为顺畅,且没有自身或其它部件限制和干涉,侧工作臂6的活动范围比现有技术得到比较明显扩大,使拱架安装更为方便。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可以作出的各种变化,都处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转动机构总成,所述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包括一个中间工作臂(5)和两个侧工作臂(6),其中所述侧工作臂(6)位于所述中间工作臂(5)的左右两侧;所述转动机构总成用于调节所述侧工作臂(6)的活动范围,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台(1)、固定座(2)、转向油缸(3)和升降油缸(4),其中所述转台(1)与所述固定座(2)铰接,所述转向油缸(3)位于所述侧工作臂(6)靠近所述中间工作臂(5)的一侧;所述转向油缸(3)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台(1)铰接,所述升降油缸(4)一端与所述转台(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工作臂(6)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转动机构总成,所述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包括一个中间工作臂(5)和两个侧工作臂(6),其中所述侧工作臂(6)位于所述中间工作臂(5)的左右两侧;所述转动机构总成用于调节所述侧工作臂(6)的活动范围,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台(1)、固定座(2)、转向油缸(3)和升降油缸(4),其中所述转台(1)与所述固定座(2)铰接,所述转向油缸(3)位于所述侧工作臂(6)靠近所述中间工作臂(5)的一侧;所述转向油缸(3)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台(1)铰接,所述升降油缸(4)一端与所述转台(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工作臂(6)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转动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1)包括第一护板(1001)、第二护板(1002)、第三护板(1003)和第一立板(1004),所述第一护板(1001)和所述第二护板(100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护板(1003)为两个,相对设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护板(1001)和所述第二护板(1002)的两边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1001)和所述第二护板(10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板(1004)为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004)与所述第二护板(1002)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转动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1)还包括第一连接轴(1005)、第二连接轴(1006)、第三连接轴(1007)和第四连接轴(1008),所述第一连接轴(1005)位于所述第一护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体锋张启君马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