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矩形盾构进洞预制管节与工作井结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矩形盾构施工地下通道时,首节管节进洞后与工作井结构防水设施的连接,具体为一种矩形盾构进洞预制管节与工作井结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主要用于防止进洞管节与工作井之间渗漏问题。
技术介绍
盾构工艺用于隧道施工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囿于盾构机的类型,盾构所形成的隧洞多为圆形。对于大型隧道而言,圆形盾构中除去行车道限界外的额外空间可用于排烟、逃生或其他设备空间,相对利用率较高。近年来,随着集中商业区的开发,仅过少量无法中断重要路口、连接两个片区的小规模人行通道越来越多。此时,传统的明、盖挖施工、圆形盾构就无法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矩形顶管或矩形盾构应运而生。该种盾构的原理与传统圆形盾构完全类似,亦是在待连接两个片区内设置工作井,一端作为始发井1,一端作为接收井2,只是盾构机前部采用多个不同尺寸的刀盘形成一个矩形,使得盾构推进时切割出的隧洞呈矩形,随后在始发井内将预制的矩形管节紧随盾构机进入隧洞。传统圆形盾构进洞深度一般较大,盾构隧洞呈圆形,工作井多为矩形,所采用的防水措施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矩形盾构进洞预制管节与工作井结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接收井洞口周围预埋一兜绕成环的第一钢板,在首节管节的钢筋外侧保护层内预埋焊接兜绕成环的第二钢板;利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充首节管节与接收井结构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端头与微膨胀混凝土内贴面间,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条;首节管节的第一钢板与接收井洞口的第二钢板之间通过加焊第三钢板连接,形成封闭的钢结构防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盾构进洞预制管节与工作井结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接收井洞口周围预埋一兜绕成环的第一钢板,在首节管节的钢筋外侧保护层内预埋焊接兜绕成环的第二钢板;利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充首节管节与接收井结构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端头与微膨胀混凝土内贴面间,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条;首节管节的第一钢板与接收井洞口的第二钢板之间通过加焊第三钢板连接,形成封闭的钢结构防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钢结构防水体外侧设置一现浇混凝土止水梁,止水梁一端支于接收井结构,另一端与首节管节搭接,搭接厚度不小于15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梁和接收井内通道结构现浇底板、现浇侧墙同时浇筑,形成整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焊接于接收井的钢筋笼上,或者设置插筋插入接收井钢筋笼内;所述第二钢板焊接于首节管节的钢筋笼上,或者设置插筋插入首节管节的钢筋笼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厚度为8mm~22mm,宽度为80~120mm,且不大于结构厚度的一半,保证止水钢板的稳定性;第三钢板厚度为8mm~22mm,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焊缝高度不小于8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