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排气后处理组合支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83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排气后处理组合支架及车辆,组合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架,用于设在车架上且与车架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支架上设有装配部,装配部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出限位部;至少一个第二支架,用于设置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第二支架设有与装配部相对应的导入部以通过装配部与第一支架连接,导入部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出与限位部相对应的配合部,以在导入部导入装配部的过程中对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限位;至少一个第三支架,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以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限位后压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排气后处理组合支架,能够有效提高组合支架与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和车架之间的装配效率,降低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排气后处理组合支架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尾气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排气后处理组合支架和具有组合支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大家对车辆尾气排放污染的日益重视,整车排放需达成的要求也逐级增加,排气后处理在整车上的匹配也越来越重要。目前,特别是针对柴油排气后处理升级为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后,并集成采油机氧化催化器、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和柴油颗粒过滤器(DOC+SCR+DPF)为一体式的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车辆排气后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净化尾气,因其具备多样化功能,并要求降低排气碳氢、氮氧、颗粒物等污染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其装备的DOC、DPF、SCR及消声器都作为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集成在一起。所以,排气后处理的重量和体积较之前都有了较大提升。现有技术中的排气后处理的连接多采用传统冲压支架,主要是通过一个冲压支架直接与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的安装点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上,但因现有排放标准的升级,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的整体重量将增加20%-50%。因此,在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的重量与体积增加的前提下,继续用现有的固定方式,导致装配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排气后处理组合支架,用于将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至少包括:集成为一体的催化器、颗粒过滤器和消声器,其特征在于,组合支架包括:/n至少一个第一支架,用于设在所述车架上且与所述车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出限位部;/n至少一个第二支架,用于设置所述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所述第二支架设有与所述装配部相对应的导入部以通过所述装配部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导入部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出与所述限位部相对应的配合部,以在所述导入部导入所述装配部的过程中对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限位;/n至少一个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排气后处理组合支架,用于将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至少包括:集成为一体的催化器、颗粒过滤器和消声器,其特征在于,组合支架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支架,用于设在所述车架上且与所述车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出限位部;
至少一个第二支架,用于设置所述尾气排放处理总成件,所述第二支架设有与所述装配部相对应的导入部以通过所述装配部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导入部的至少一部分限定出与所述限位部相对应的配合部,以在所述导入部导入所述装配部的过程中对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限位;
至少一个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限位后压紧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气后处理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架间隔开且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每个所述第一支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排气后处理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支架为方形框架,所述装配部为沿所述第一支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导入部为滑板,所述滑板在所述滑轨上可滑动以将所述第二支架导入所述滑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排气后处理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辉陈要永王洋段召政李如灿颜廷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