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833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及车辆,涉及车辆领域。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防撞结构和电池模组,其中防撞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池模组顶部的本体和两个固定单元。本体具有由其下表面向电池模组凸出的第一加强部。两个固定单元分别由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部朝下凸出延伸并与箱体连接。两个固定单元分别位于电池模组的外侧,每个固定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固定部的背离电池模组的外侧设有朝外凸出的第二加强部。其中,至少部分第一加强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单元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将碰撞力分散开,减少了碰撞力对电池模组的伤害,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大部分用户选择的对象。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最重要的部分是动力电池,在车辆碰撞情况下对动力电池会产生很大的伤害。现有技术中在动力电池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板,用于将动力电池固定在电池下方的安装板上,但是固定板的结构不能够减小动力电池在车辆碰撞情况下所受到的碰撞力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减少动力电池在车辆碰撞情况下所受到的伤害。本技术第一方面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车辆轻量化。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侧面碰撞总成,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防撞结构和电池模组,其中,所述防撞结构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部,且具有由其下表面向所述电池模组凸出的第一加强部;两个固定单元,分别由所述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部朝下凸出延伸,并与所述箱体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外侧,每个所述固定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外侧设有朝外凸出的第二加强部;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强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单元相抵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部由所述固定部的顶部向下延伸。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部包括两个凸起筋,两个所述凸起筋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凸起筋之间至少部分为镂空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部靠近所述本体处设置有朝向所述电池模组的凹槽。可选地,还包括:连接部,用于连接同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部。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存在阈值间隙;所述阈值间隙范围为3mm-5mm。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部间隔布置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上。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部沿朝向两个所述固定单元方向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单元相抵接。可选地,每个所述固定单元均包括两个所述固定部,每个所述固定部一一对应设置。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安装有所述的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本技术在箱体内设置有防撞结构,防撞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池模组顶部的本体和由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部朝下凸出延伸的两个固定单元。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加强部,每个固定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固定部的背离电池模组的外侧设有朝外凸出的第二加强部。其中,至少部分第一加强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单元相抵接。本技术在箱体受碰撞力作用下时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固定单元上的第二加强部,之后通过第二加强部传递至本体上的第一加强部,最后通过第一加强部传递至另一侧的固定单元上的第二加强部从而分散了碰撞力,减少了碰撞力对电池模组的伤害,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的第二加强部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凸起筋,并且两个凸起筋之间至少部分为镂空结构。设置镂空结构可以在提高防撞结构的防撞性能的同时减轻自身重量,进一步减轻车辆的重量。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的防撞结构的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图1所示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的防撞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图1所示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的防撞结构的又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图4所示防撞结构A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图;图6是碰撞力在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中的传递路径的示意性流向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的防撞结构的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图1所示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的防撞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3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100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防撞结构3和电池模组2。防撞结构3包括设置在电池模组2顶部的本体30和分别由本体30的两个相对的侧部朝下凸出延伸的两个固定单元31。本体30具有由其下表面向电池模组2凸出的第一加强部301。两个固定单元31与箱体1连接并分别位于电池模组2的外侧,每个固定单元31均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310,固定部310的背离电池模组2的外侧设有朝外凸出的第二加强部312。其中,至少部分第一加强部3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单元31相抵接。本技术在箱体1受碰撞力作用下时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固定单元31上的第二加强部312,之后通过第二加强部312传递至本体30上的第一加强部301,最后通过第一加强部301传递至另一侧的固定单元31上的第二加强部312从而分散了碰撞力,减少了碰撞力对电池模组2的伤害,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模组2的使用寿命。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100还包括其他层电池模组4,其他层电池模组4设置在本体30的上方以通过本体30来支撑。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加强部312由固定部310的顶部向下延伸。并且固定部310沿远离本体30的方向的横截面逐渐减小,增加了防撞结构3的稳定性。图4是图1所示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的防撞结构的又一个角度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图4所示防撞结构A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图。如图4-5所示,并参见图1-3。第二加强部312包括两个凸起筋3121,两个凸起筋3121间隔布置并且两个凸起筋3121之间至少部分为镂空结构313。具体地,固定部310为四边形结构,其中一边与本体30相连,与本体30相对的一边与箱体1连接,剩余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的边缘设置有两个凸起筋3121。两个凸起筋3121之间为镂空结构313,一方面,在增加防撞结构3的防撞力的同时减轻自身重量,进一步减轻车辆的重量。另一方面,又能减少布置空间,在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防撞结构和电池模组,其中,/n所述防撞结构包括:/n本体,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部,且具有由其下表面向所述电池模组凸出的第一加强部;/n两个固定单元,分别由所述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部朝下凸出延伸,并与所述箱体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外侧,每个所述固定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外侧设有朝外凸出的第二加强部;其中,/n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强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单元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防撞结构和电池模组,其中,
所述防撞结构包括:
本体,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部,且具有由其下表面向所述电池模组凸出的第一加强部;
两个固定单元,分别由所述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部朝下凸出延伸,并与所述箱体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外侧,每个所述固定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外侧设有朝外凸出的第二加强部;其中,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强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单元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强部由所述固定部的顶部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强部包括两个凸起筋,两个所述凸起筋间隔布置;
两个所述凸起筋之间至少部分为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侧面防撞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强部靠近所述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芬占莉潘福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