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叉车驱动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83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叉车驱动桥,属于叉车驱动技术领域,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驱动机构,左侧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电机组件包括绕组筒及与绕组筒同心设置的转轴,转轴左右两端分别伸出绕组筒,绕组筒的左右两侧分别贴合固连有前端盖、后端盖,前端盖、后端盖分别通过轴承支承转轴的左右两端;传动组件包括与前端盖贴合固连的减速箱、嵌装于减速箱内的行星减速机,行星减速机的齿圈嵌入减速箱并固定,转轴左端穿过前端盖与行星减速机的太阳轮传动连接,行星减速机的行星轮架用于输出转矩;右侧的驱动机构包括与左侧的驱动机构相同的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且两个驱动机构的后端盖左右贴合固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叉车驱动桥
本技术属于叉车驱动
,涉及一种双电机叉车驱动桥。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力叉车也应势而生。而电动力叉车的驱动结构与普通燃油动力叉车有着较大不同。例如一项申请号为20142055227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叉车的驱动桥,具有空心轴电机,该电机的空心轴的一端与差速器的支承盘同轴连接,支承盘同轴固定于差速器壳体上,差速器内、靠近电机的半轴齿轮Ⅰ同轴连接长半轴一端,该长半轴穿装于空心轴内,与空心轴同轴布置,所述长半轴的另一端及差速器内的半轴齿轮Ⅱ分别连接左、右轮传动系统;所述空心轴电机的机体两端分别连接左、右轮承载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和差速器安装于承载系统内。但是这种驱动桥结构相对复杂,组装难度大,且占用空间较多,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紧凑的双电机叉车驱动桥。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电机叉车驱动桥,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驱动机构,左侧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叉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驱动机构,左侧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电机组件包括绕组筒及与绕组筒同心设置的转轴,转轴左右两端分别伸出绕组筒,绕组筒的左右两侧分别贴合固连有前端盖、后端盖,前端盖、后端盖分别通过轴承支承转轴的左右两端,前端盖径向外凸形成有连接部;传动组件包括与前端盖贴合固连的减速箱、嵌装于减速箱内的行星减速机,行星减速机的齿圈嵌入减速箱并固定,转轴左端穿过前端盖与行星减速机的太阳轮传动连接,行星减速机的轮架用于输出转矩;右侧的驱动机构包括与左侧的驱动机构相同的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且两个驱动机构的后端盖左右贴合固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叉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驱动机构,左侧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电机组件包括绕组筒及与绕组筒同心设置的转轴,转轴左右两端分别伸出绕组筒,绕组筒的左右两侧分别贴合固连有前端盖、后端盖,前端盖、后端盖分别通过轴承支承转轴的左右两端,前端盖径向外凸形成有连接部;传动组件包括与前端盖贴合固连的减速箱、嵌装于减速箱内的行星减速机,行星减速机的齿圈嵌入减速箱并固定,转轴左端穿过前端盖与行星减速机的太阳轮传动连接,行星减速机的轮架用于输出转矩;右侧的驱动机构包括与左侧的驱动机构相同的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且两个驱动机构的后端盖左右贴合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叉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机为二级行星减速机,二级行星减速机包括与转轴传动连接的第一太阳轮、若干个与第一太阳轮啮合的第一行星轮、与若干个第一行星轮相连的第一轮架、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轮架传动连接的第二太阳轮、若干个与第二太阳轮啮合的第二行星轮、与若干个第二行星轮相连第二轮架、与若干个第一行星轮、若干个第二行星轮同时啮合的齿圈,齿圈嵌入减速箱并固定,第二行星轮架用于输出转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叉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架一体设置有与第一行星轮回转中心对应的若干个第一轮轴,第一轮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套环,第一行星轮套设于第一套环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叉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行星轮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一套环,且两个第一套环分别嵌入第一行星轮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一套环之间设有第一润滑间隙,所述第一轮轴开设有连通至第一润滑间隙的第一润滑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叉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云胡刚刚匡代春叶国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