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包括:一基座,具有一轴孔及一限制部;该轴孔供该基座穿设于一轴部上;该限制部是突设于该基座上;至少一磁性部,可挠曲的装设于该基座上;该磁性部至少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磁极部;该第二面是撑顶的接触于该基座的限制部上,该磁极部是分布于该第一、第二面上;一感应部,是与该磁极部相对运动而产生磁感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制造、组装容易,而使用的磁性材料成本低且可一次充多个磁极,并易于改变磁极数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组装成本低、磁性材料成本低且可一次充多个磁极、易于改变磁极数量及制造容易的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1,为现有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包括一基座70,是呈圆盘态样,该基座70具有一轴孔71,该轴孔71是供该基座70轴向固定在一轴部81;数个固定孔72,是围绕该轴孔71的设于该基座70上;对应数个固定孔72设置数个磁性部721。现有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组装成本高。现有的磁性部体积小,且需个别填装进基座的每一固定孔内,即使以自动化机器,仍有对准不易或设备复杂的问题,组装不易,且装上后需进行点胶处理,以防止脱落,过程繁杂,故,组装成本高。2、磁性材料成本高。现有的磁性部因体积小,为使其具有一定的磁场强度,常需使用钕铁錋(属稀有元素)磁石,故成本相当高,其材质较不易充磁,且需进行防锈处理。3、不易改变磁极数量。现有磁性部分别固定在基座的每一固定孔上,欲改变磁性部的数量,只有更换基座或是在基座上再行钻设固定孔,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其具有制造、组装容易,而使用的磁性材料成本低且可一次充多个磁极,并易于改变磁极数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一轴孔及一限制部;该轴孔供该基座穿设于一轴部上;该限制部是突设于该基座上;至少一磁性部,可挠曲的装设于该基座上;该磁性部至少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磁极部;该第二面是撑顶的接触于该基座的限制部上,该磁极部是分布于该第一、第二面上;一感应部,是与该磁极部相对运动而产生磁感应。前述的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其中基座为圆盘座,具有一内面;所述磁性部为软质可充磁材料,且以数个连接的装设于该基座的内面上。前述的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其中基座具有一内面,该磁性部可挠曲的装设于该基座的内面上;所述限制部包围该内面的突设于该基座上;所述磁极部为数个,每一磁极部依序分布于该第一、第二面上;所述感应部设有一感应元件与该磁极部进行磁感应。前述的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其中磁极部对应该第一面是正极或负极,对应该第二面是负极或正极;所述感应部为霍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是与第一面的正或负极相对运动而产生磁感应,并连接一电路板输出感应信号。前述的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其中基座设一盖部,该感应部设有一感应元件,该感应元件是直接设于该盖部上。前述的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其中感应部是固定于所述轴部,所述磁性部是围绕该轴部的设于该基座上。本技术具有制造、组装容易,而使用的磁性材料成本低且可一次充多个磁极,并易于改变磁极数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分解结构的剖视平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部分结构的剖面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的成型过程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的其他实施例示意图一图9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的其他实施例示意图二图10A是本技术设有单一感应元件的实施例方框电路图图10B是本技术设有二个感应元件的实施例方框电路图图11是现有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A、图2B及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一基座10及至少一磁性部20。该基座10,为圆盘座,其具有一内面11、一轴孔12及一限制部13;该内面11,是形成于该基座10上;该轴孔12,是供该基座10穿设于一轴部81;该限制部13,是包围该内面11的突设于该基座10上;至少一磁性部20,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为软质可充磁材料(例如为橡胶磁铁),且可挠曲呈圆型而装设于该基座10的内面11上;其具有一第一面22,供该磁性部20与一充磁部(例如市售的充磁器)进行充磁,该第一面22充磁后产生至少一个磁极部23(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具有数个磁极部23,且每一磁极部23的正极231(即N极)与负极232(即S极)是依序间隔排列。),每一磁极部23皆具有一正极231及一负极232,该正极231是位于该第一面22上。一第二面24,该磁性部20挠曲的设置于该基座10的内面11上,该第二面24是撑顶的接触于该基座10的限制部13上,且该负极232是位于该第二面24上;一感应部30,是与该磁极部23相对运动而产生磁感应,该感应部30设一感应元件31与该磁极部23进行磁感应,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该感应元件31是通过一电路板32输出感应信号。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参阅图3、图4及图5,驱动该轴部81,该轴部81带动该基座10,该基座10的内面11及该限制部13带动该磁性部20转动,该磁性部20的第一面22面对固定的感应部30转动。实际上,假设该磁性部20的第一面22上设置十个磁极部23(十个磁极部23以正极231间隔负极232的方式排列),并设定该感应部30的感应元件31每感应十次的正极231(也可以是感应负极232),即计一次360度(即一圈)。这样,该轴部81带动该磁性部20转动的过程中,该感应元件31不断的感应该磁极部23的正极231(或负极232)通过的次数,并传输至该电路板32以计算该轴部81所转的圈数。当然,就实际上讲,该感应部30的感应元件31亦可感应单一磁极部23或数个磁极部23发出的磁力线的强弱,达到计算轴部81的圈数的功效。再则,假设将每两个正极231设定间隔为30度角或是45度角(当然也可以是60度角或是其他角度,全依实际感测需要而定),则该轴部81通过该基座10带动该磁性部20转动的过程中,由该感应元件31感应该磁性部20的正极231转动,可测出该轴部81转动的角度(例如感应到轴部81转动45度角或60度角)。在实施上,假设以两个霍尔元件配合相关的感测电路与该磁性部20作相对运动(例如相对转动),则可由感应该磁极部23的正极231发出的信号(或是负极232发出的信号),判断转动装置的转动方向(例如判断正转/反转)。参阅图6,该磁性部20可大量轧出成片结构后,再进行自动化裁切,达到全自动批量生产,而本技术设计所结合的轴部81,可为健身脚踏车(如图7所示)的踏板的轴部81,进一步配合相关计算程序,可计算运动过程消耗的卡路里。本技术亦可应用于相关具有轴部81的结构例如电脑用的散热风扇、马达等,同样达到测量轴部81的转速、转动角度等数据。假设是实施于电脑用的散热风扇,在散热风扇转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侦测其转速,确实控制散热风扇所产生的散热效果,除了免除电脑附挂的复杂温度检测装置而减低成本外,也避免精密电脑过热而损毁。本技术的磁性部20是“成圈”的设置于该基座10的内面11上,故,只要该充磁部直接面对该磁性部20,不需调整角度,即直接在磁性部20的第一面22上产生间隔的正极221与负极22。该磁性部20可以数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转动装置的磁感应侦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一轴孔及一限制部;该轴孔供该基座穿设于一轴部上;该限制部是突设于该基座上;至少一磁性部,可挠曲的装设于该基座上;该磁性部至少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磁极部;该第二面是撑顶的接触于该基座的限制部上,该磁极部是分布于该第一、第二面上;一感应部,是与该磁极部相对运动而产生磁感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璞,
申请(专利权)人:谢新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