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设有一个底座,其上设有多个固定导轨,固定导轨的上端设有导轨定位块,在固定导轨上设有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与该导轨定位块通过设置在它们后端的弹簧相连,该升降平台的两侧设有转轴定位块,该转轴定位块与该导轨定位块固定相连,在该两个转轴固定块之间枢接有一个转轴,在该转轴上设有一个行程定位块,其中,该行程定位块为方形,且四角设置成圆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手柄手动行程短,旋转角度小(90度),平台导向距离长且由滑动导轨长度决定,顶针定位准确且手柄复位可靠,测试简单迅速,通过更换顶针定位块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物体的测试,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手动顶针连接测试的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顶针手动测试装置包括一个工作台、手柄及与其相连的动杆、一个与动杆固定连接的升降平台,两个固定在平台上的导轨、两个固定在升降平台上的直线轴承、及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手柄定位块和一些连接辅助装置。顶针直接镶嵌在升降平台上。其工作方式如下将待测物体放在工作台指定的区域内,四周有挡板用来定位,手柄由上端压下,手柄旋转角度约150度,带动与其相连的动杆,从而使与动杆固定连接的升降平台下落,升降平台由动杆、两个导轨和两个直线轴承垂直导向,直至升降平台上的顶针完全接触被测物体的测试点。测试时手柄扳动行程长,角度大,直线轴承导向距离短(为直线轴承内部滚珠纵向累积长度),定位不准,易产生松动,同时手柄不能停留在某一中间位置,测试完毕后需将手柄回复150度行程完全扳回上端等待下一次测试,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顶针连接测试的装置,解决现有测试中手柄扳动行程长,角度大,导向距离短,定位不准,顶针受力的均匀性、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确保顶针寿命与产品测试的可靠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设有一个底座,其上设有多个固定导轨,固定导轨的上端设有导轨定位块,在固定导轨上设有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与该导轨定位块通过设置在它们后端的弹簧相连,该升降平台的两侧设有转轴定位块,该转轴定位块与该导轨定位块固定相连,在该两个转轴固定块之间枢接有一个转轴,在该转轴上设有一个行程定位块,其中,该行程定位块为方形,且四角设置成圆角。其中,圆角半径是顶针定位块在高端位置时轴心到升降平台的距离。该转轴上设有手柄。另外,在该升降平台上设有滑动导轨,在该导轨定位块与该滑动导轨对应的位置设有滑动导轨孔,该滑动导轨插设在该滑动导轨孔中,该滑动导轨位于该前端的两个固定导轨中间,且在同一平面上。在该升降平台的前端设有顶针定位块和位于该顶针定位块上方的顶针连线保护盖,它们通过螺钉固定在升降平台上。所述固定导轨与底座以及导轨定位块相互垂直。并且,在该底座上与该顶针定位块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平台。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手柄手动行程短,旋转角度小(90度),平台导向距离长且由滑动导轨长度决定,顶针定位准确且手柄复位可靠,测试简单迅速,通过更换顶针定位块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物体的测试,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其中,在升降台的。图2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2、3所示,一种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设有一个底座1,其上设有多个固定导轨3,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固定导轨3,固定导轨3的上端设有导轨定位块2,在固定导轨2上设有升降平台9,该升降平台9与该导轨定位块2通过设置在它们后端的弹簧10相连,该升降平台9的两侧设有转轴定位块7,该转轴定位块7与该导轨定位块2固定相连,在该两个转轴固定块7之间枢接有一个转轴5,该转轴5上设有手柄6,在该转轴5上设有一个行程定位块4,其中,该行程定位块4为方形,且四角设置成圆角。圆角半径是顶针定位块在高端位置时轴心到升降平台的距离。另外,在该升降平台9上设有滑动导轨8,在该导轨定位块2与该滑动导轨8对应的位置设有滑动导轨孔,该滑动导轨8插设在该滑动导轨孔中,该滑动导轨8位于该前端的两个固定导轨3中间,且在同一平面上。在该升降平台9的前端设有顶针定位块11和位于该顶针定位块11上方的顶针连线保护盖12,它们通过螺钉固定在升降平台9上且可更换。顶针定位块11上镶嵌镀金弹簧顶针,顶针上有导线连接外部测试信号。所述固定导轨3与底座1以及导轨定位块2相互垂直,进而,可知,该底座1与导轨定位块2相互平行。并且,在该底座1上与该顶针定位块11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平台13。如图2所示,该升降平台的上下行程L由行程定位块4轴心位置决定且满足以下条件L=X-Y,X是顶针定位块11在低端位置时轴心到升降平台9的距离,Y是顶针定位块11在高端位置时轴心到升降平台9的距离。使用时,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底座1的定位平台13上的定位框内,此时顶针定位块11处于高端位置,,如图2所示方向,向内扳动手柄6带动连接的转轴5,连接转轴的控制行程定位块4产生90度旋转,行程定位块4压迫升降平台下降9。行程定位块4在导轨定位块2和升降平台9间的弹簧10的力作用下其边缘自动与升降平台9可靠接触后定位。升降平台9带动顶针定位块11,使顶针从高点位置下降到低端位置接触到对应测试点,从而使被测物体的测试点在低点位置通过顶针与外部测试信号连通。测试完毕,反方向拨动手柄,使连接转轴5的行程定位块产生45度回转,行程定位块4的倒角与升降平台9接触,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升降平台自动复位,从而使连接升降平台9的顶针定位块11复位到高点位置等待下一次测试。通过更换顶针定位块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物体的测试。权利要求1.一种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设有一个底座,其上设有多个固定导轨,固定导轨的上端设有导轨定位块,在固定导轨上设有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与该导轨定位块通过设置在它们后端的弹簧相连,该升降平台的两侧设有转轴定位块,该转轴定位块与该导轨定位块固定相连,在该两个转轴固定块之间枢接有一个转轴,在该转轴上设有一个行程定位块,其特征在于,该行程定位块为方形,且四角设置成圆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圆角半径是顶针定位块在高端位置时轴心到升降平台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转轴上设有手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在该升降平台上设有滑动导轨,在该导轨定位块与该滑动导轨对应的位置设有滑动导轨孔,该滑动导轨插设在该滑动导轨孔中,该滑动导轨位于该前端的两个固定导轨中间,且在同一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在该升降平台的前端设有顶针定位块和位于该顶针定位块上方的顶针连线保护盖,它们通过螺钉固定在升降平台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轨与底座以及导轨定位块相互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在该底座上与该顶针定位块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平台。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设有一个底座,其上设有多个固定导轨,固定导轨的上端设有导轨定位块,在固定导轨上设有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与该导轨定位块通过设置在它们后端的弹簧相连,该升降平台的两侧设有转轴定位块,该转轴定位块与该导轨定位块固定相连,在该两个转轴固定块之间枢接有一个转轴,在该转轴上设有一个行程定位块,其中,该行程定位块为方形,且四角设置成圆角。本技术中,手柄手动行程短,旋转角度小(90度),平台导向距离长且由滑动导轨长度决定,顶针定位准确且手柄复位可靠,测试简单迅速,通过更换顶针定位块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物体的测试,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G01D11/00GK2932316SQ20062004416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针连接的测试夹具,设有一个底座,其上设有多个固定导轨,固定导轨的上端设有导轨定位块,在固定导轨上设有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与该导轨定位块通过设置在它们后端的弹簧相连,该升降平台的两侧设有转轴定位块,该转轴定位块与该导轨定位块固定相连,在该两个转轴固定块之间枢接有一个转轴,在该转轴上设有一个行程定位块,其特征在于,该行程定位块为方形,且四角设置成圆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