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坐立狗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真机器人玩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走坐立狗。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玩具品种越来越多,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对玩具的需求。电动的机器人玩具以其迟缓的动作、呆萌的造型深受儿童的喜爱,现有的电动机器人能够实现走路、摇尾等基础动作,但是每一个独立基础动作的完成都需要配备各自完成动作的电机。如现有技术能够眨眼摇头行走的玩具机芯,为了实现眨眼功能配备了第一马达,为了实现行走功能配备了第二马达。而这种设计会大大增加了玩具的制造成本,导致这种玩具的普及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走坐立狗,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走坐立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后两端下方连接有前腿和后腿,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头壳,所述壳体内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传动箱内的齿轮A,所述齿轮A啮合齿轮B,齿轮A和齿轮B上端均与连接块连接;所述电机正转时,齿轮B与第一齿轮组啮合驱动,第一齿轮组的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坐立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前后两端下方连接有前腿(5)和后腿(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头壳(2),所述壳体(1)内设有传动箱(3);/n所述传动箱(3)一侧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轴传动连接传动箱(3)内的齿轮A(13),所述齿轮A(13)啮合齿轮B(14),齿轮A(13)和齿轮B(14)上端均与连接块(9)连接;/n所述电机(6)正转时,齿轮B(14)与第一齿轮组啮合驱动,第一齿轮组的第五齿轮(19)的输出轴两端对称设有腿部偏心轮(28)且驱动其转动,两端所述腿部偏心轮(28)内侧的输出轴上均套设有第一连杆(29),所述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坐立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前后两端下方连接有前腿(5)和后腿(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头壳(2),所述壳体(1)内设有传动箱(3);
所述传动箱(3)一侧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轴传动连接传动箱(3)内的齿轮A(13),所述齿轮A(13)啮合齿轮B(14),齿轮A(13)和齿轮B(14)上端均与连接块(9)连接;
所述电机(6)正转时,齿轮B(14)与第一齿轮组啮合驱动,第一齿轮组的第五齿轮(19)的输出轴两端对称设有腿部偏心轮(28)且驱动其转动,两端所述腿部偏心轮(28)内侧的输出轴上均套设有第一连杆(29),所述腿部偏心轮(28)外侧与连接杆B(45)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B(45)另一端套设在转动杆B(44)上,所述连接杆B(45)一侧设有卡合块B,所述前腿(5)与卡合块B卡合连接;
所述电机(6)正转时,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16)的输出轴驱动摆尾偏心轮(25)转动,所述摆尾偏心轮(25)与第二连杆(26)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6)另一端与尾巴固定件(27)铰接,所述尾巴固定件(27)末端固定连接有尾巴弹簧(7)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6)反转时,齿轮B(14)与第二齿轮组啮合驱动,第二齿轮组的第九齿轮(33)的输出轴两端对称设有坐立偏心轮(34)且驱动其转动,所述坐立偏心轮(34)与坐立连杆(35)一端铰接,所述坐立连杆(35)另一端均与转动杆A(8)铰接,所述转动杆A(8)两端通过连接杆A(36)与第一连杆(29)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9)一侧设有卡合块A,所述后腿(4)与卡合块A卡合连接;
所述第九齿轮(33)的输出轴上还套设有第三连杆(21)和第四连杆(22),所述第三连杆(21)和第四连杆(22)的另一端均套设在第三齿轮(17)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齿轮(17)的输出轴的上分别设有用于与第四齿轮(18)输出轴卡合的凸轮结构A(42)以及用于与第十齿轮(23)输出轴卡合的凸轮结构B(43);
当所述第十齿轮(23)与第十一齿轮(38)啮合驱动时,所述第十一齿轮(3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荣,张命君,赵天明,陈子辉,窦修兵,夏久海,汪华,崔家宝,王浩,李向阳,张胜男,梁炳恒,王泳智,
申请(专利权)人:华芯电子科技泗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