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防漏油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39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的防漏油调节装置,包括本体、泵油系机构、膜片系机构、高速油系机构和怠速油系机构,所述泵油系机构、膜片系机构、高速油系机构和怠速油系机构均设置在本体的内部,所述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负压孔,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气室,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泵膜回位塔簧,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泵盖进气孔,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计量室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怠速油系机构和高速油系机构,而怠速油系机构和高速油系机构的出油控制方式采用的是量孔结构的调节,相比常规的高低速钉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佳,也能避免非专业人士由于误调或者操作不当导致的工件的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防漏油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调节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防漏油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对通用汽油发动机的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通用小型汽油机化油器采用的是浮子式结构,该结构进油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浮子在浮子室内汽油浮力的作用下,带动针阀不断调整针阀与阀座之间的间隙控制进油量,使得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浮子室内油面保持动态稳定,这种结构的化油器在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下,油平面起伏不定,很容易出现严重的漏油现象,该漏油现象就是由于上述平衡系统遭到破坏所致,化油器的漏油不仅仅增加油耗、影响整车性能,更重要是对发动机的安全造成较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防漏油调节装置,具有保持发动机平衡系统不遭到破坏,避免发动机漏油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防漏油调节装置,包括本体、泵油系机构、膜片系机构、高速油系机构和怠速油系机构,所述泵油系机构、膜片系机构、高速油系机构和怠速油系机构均设置在本体的内部,所述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负压孔,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气室,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泵膜回位塔簧,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泵盖进气孔,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计量室腔,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燃油腔,所述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怠速油系机构和燃油腔相连接,所述负压孔设置在泵油系机构的正上方,所述泵膜回位塔簧设置在气室的正上方,所述高速油系机构内部设置有主喷咀和主量孔,所述主喷咀和主量孔均设置在本体的内部,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泵盖,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外置手动注油机构。优选的,所述泵油系机构包括泵盖垫片、泵盖膜片、泵盖油腔室和进油弯管,所述进油弯管设置在泵盖油腔室的侧面,所述泵盖油腔室设置在泵盖膜片的下表面,所述泵盖膜片的表面开设有出油单向阀,所述泵盖膜片的表面开设有进油单向阀,所述泵盖膜片设置在泵盖垫片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膜片系机构包括针阀座、针阀、针阀弹簧、摇臂销、针阀摇臂、针阀膜片部件和计量室垫片,所述针阀座设置在泵盖的内部,所述针阀座的内部设置有针阀,所述针阀的侧面设置有针阀弹簧,所述泵盖的内部设置有摇臂销,所述摇臂销侧面设置有针阀摇臂,所述泵盖的内部设置有计量室垫片。优选的,所述怠速油系机构包括泵盖主出油孔、本体主出油孔、怠速量孔、第一过渡孔、第二过渡孔、第三过渡孔、怠速出油孔和节气门,所述泵盖主出油孔设置在本体的内部,所述本体主出油孔设置在泵盖主出油孔的下方,所述怠速量孔设置在本体主出油孔的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渡孔设置在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渡孔设置在第一过渡孔的上方,所述第三过渡孔设置在第二过渡孔的上方,所述怠速出油孔设置在第三过渡孔的侧面,所述节气门设置在怠速出油孔的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怠速油系机构和高速油系机构,而怠速油系机构和高速油系机构的出油控制方式采用的是量孔结构的调节,相比常规的高低速钉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佳,也能避免非专业人士由于误调或者操作不当导致的工件的失效,通过设置膜片系机构,摒弃原先的浮子式结构,进油方式采用的是负压进油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浮子式结构由于油压的变化引起的强制进油情况,同时也避免富油所引起的漏油现象,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本专利技术采用全新的油、气路设计,包括本体上的密封筋条、怠速进油通道、高速进油通道以及负压腔等,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实际使用需求,即供油量、供气量、功率以及扭矩等,确保发动机的工作实效和稳定性,通过设置外置手动注油机构,当发动机在长时间放置的过程中,在外置手动注油机构的作用下,能够有效解决放置周期较长,难启动的现象,从而便于工作人员都发动机进行启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本体的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泵油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泵盖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膜片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高速油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怠速油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总成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图;图中:1、本体;2、泵油系机构;3、膜片系机构;4、高速油系机构;5、怠速油系机构;6、负压孔;7、气室;8、泵膜回位塔簧;9、泵盖进气孔;10、计量室腔;11、燃油腔;12、;进气孔;201、泵盖垫片;202、泵盖膜片;203、泵盖油腔室;204、进油弯管;205、出油单向阀;206、进油单向阀;301、针阀座;302、针阀;303、针阀弹簧;304、摇臂销;305、针阀摇臂;306、针阀膜片部件;307、计量室垫片;401、主喷咀;402、主量孔;501、泵盖主出油孔;502、本体主出油孔;503、怠速量孔;504、第一过渡孔;505、第二过渡孔;506、第三过渡孔;507、怠速出油孔;508、节气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防漏油调节装置,包括本体1、泵油系机构2、膜片系机构3、高速油系机构4和怠速油系机构5,所述泵油系机构2、膜片系机构3、高速油系机构4和怠速油系机构5均设置在本体1的内部,所述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负压孔6,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气室7,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泵膜回位塔簧8,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泵盖进气孔9,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计量室腔10,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燃油腔11,所述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进气孔12所述怠速油系机构5和燃油腔11相连接,所述负压孔6设置在泵油系机构2的正上方,所述泵膜回位塔簧8设置在气室7的正上方,所述高速油系机构4内部设置有主喷咀401和主量孔402,所述主喷咀401和主量孔402均设置在本体1的内部,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泵盖,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外置手动注油机构,通过设置外置手动注油机构,当发动机在长时间放置的过程中,在外置手动注油机构的作用下,能够有效解决放置周期较长,难启动的现象,从而便于工作人员都发动机进行启动。具体的,所述泵油系机构2包括泵盖垫片201、泵盖膜片202、泵盖油腔室203和进油弯管204,所述进油弯管204设置在泵盖油腔室203的侧面,所述泵盖油腔室203设置在泵盖膜片202的下表面,所述泵盖膜片202的表面开设有出油单向阀205,所述泵盖膜片202的表面开设有进油单向阀206,所述泵盖膜片202设置在泵盖垫片201的下表面。具体的,所述膜片系机构3包括针阀座301、针阀302、针阀弹簧303、摇臂销3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防漏油调节装置,包括本体(1)、泵油系机构(2)、膜片系机构(3)、高速油系机构(4)和怠速油系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系机构(2)、膜片系机构(3)、高速油系机构(4)和怠速油系机构(5)均设置在本体(1)的内部,所述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负压孔(6),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气室(7),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泵膜回位塔簧(8),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泵盖进气孔(9),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计量室腔(10),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燃油腔(11),所述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进气孔(12)所述怠速油系机构(5)和燃油腔(11)相连接,所述负压孔(6)设置在泵油系机构(2)的正上方,所述泵膜回位塔簧(8)设置在气室(7)的正上方,所述高速油系机构(4)内部设置有主喷咀(401)和主量孔(402),所述主喷咀(401)和主量孔(402)均设置在本体(1)的内部,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泵盖,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外置手动注油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防漏油调节装置,包括本体(1)、泵油系机构(2)、膜片系机构(3)、高速油系机构(4)和怠速油系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系机构(2)、膜片系机构(3)、高速油系机构(4)和怠速油系机构(5)均设置在本体(1)的内部,所述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负压孔(6),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气室(7),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泵膜回位塔簧(8),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泵盖进气孔(9),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计量室腔(10),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燃油腔(11),所述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进气孔(12)所述怠速油系机构(5)和燃油腔(11)相连接,所述负压孔(6)设置在泵油系机构(2)的正上方,所述泵膜回位塔簧(8)设置在气室(7)的正上方,所述高速油系机构(4)内部设置有主喷咀(401)和主量孔(402),所述主喷咀(401)和主量孔(402)均设置在本体(1)的内部,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泵盖,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外置手动注油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漏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系机构(2)包括泵盖垫片(201)、泵盖膜片(202)、泵盖油腔室(203)和进油弯管(204),所述进油弯管(204)设置在泵盖油腔室(203)的侧面,所述泵盖油腔室(203)设置在泵盖膜片(202)的下表面,所述泵盖膜片(202)的表面开设有出油单向阀(205),所述泵盖膜片(202)的表面开设有进油单向阀(206),所述泵盖膜片(202)设置在泵盖垫片(201)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大立通用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