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座以及压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57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座以及压铸机,机座包括底座、第一导流结构和第二导流结构,第一导流结构连接于底座,第一导流结构能够引导废液流动并收集废液,第二导流结构连接于底座且第一导流结构相隔离,第二导流结构能够引导废油流动并收集废油。在压铸机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废液和废油滴落的位置不同,且第一导流结构和第二导流结构相隔离,以使第一导流结构对废液进行收集和导流,第二导流结构对废油进行收集和导流,且使废液的回收和废油的回收互不干扰,进而实现压铸机废液废油不落地式的分离和回收,有效的降低废液和废油的回收难度,并且较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座以及压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机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座以及压铸机。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大多数铝合金产品离不开压铸机的生产,但是由于压铸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行业内往往将废液废油一起排放至地沟,再进行油液分离回收,成本较高且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废液废油一起排放至地沟,导致油液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机座以及压铸机。一种机座,用于分离压铸机的废液和废油,所述机座包括:底座;第一导流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导流结构能够引导所述废液流动并收集所述废液;及第二导流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一导流结构相隔离,所述第二导流结构能够引导所述废油流动并收集所述废油。上述机座包括底座、第一导流结构和第二导流结构,第一导流结构和第二导流结构设置于底座上,并且第一导流结构和第二导流结构相隔离。在压铸机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废液和废油滴落的位置不同,且第一导流结构和第二导流结构相隔离,以使第一导流结构对废液进行收集和导流,第二导流结构对废油进行收集和导流,且使废液的回收和废油的回收互不干扰,进而实现压铸机废液废油不落地式的分离和回收,有效的降低废液和废油的回收难度,并且较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过滤件,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过滤件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抵持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废液能够经所述第一支撑板导流至所述过滤件以使所述过滤件对所述废液过滤,或者所述废液能够滴落至所述过滤件过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包括滤网和连接于所述滤网的连接板,所述滤网和所述连接板形成过滤槽,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废液经所述滤网过滤,过滤后的液体流进所述过滤槽且从所述过滤槽的槽口流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座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的边缘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板开设有封堵槽,所述封堵槽的槽口能够插入所述卡槽以使所述封堵件盖设所述封堵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包括盖板、把手和锁舌,所述把手和所述锁舌分别设置于所述盖板相背的两侧且所述把手和所述锁舌连接,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所述封堵槽的槽口插入所述卡槽后,所述把手能够带动所述锁舌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舌将所述封堵件锁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封堵件能够从所述第一支撑板拆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结构件还包括过渡板,所述过渡板具有背离所述底座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与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过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且用于将所述废液导流至所述第一支撑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结构还包括安全门,所述安全门连接于所述过渡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且用于将所述废液导流至所述过渡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包括第二导流板和收集件,所述收集件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端且用于收集废油,所述第二导流板能够将所述废油导流至所述收集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板具有背离所述底座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一种压铸机,包括合模机构和上述所述的机座,所述合模机构连接于所述机座。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机座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机座的部分结构图;图3为图1所示的机座的部分结构图;图4为图3所示的机座中封板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5为图3所示的机座中封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附图标号:机座10、底座100、第一导流结构200、第一支撑板210、封堵槽114、过滤件220、滤网221、连接板222、过滤槽223、安全门230、过渡板240、过渡面241、封堵件400、盖板410、卡槽411、容置槽412、把手420、锁舌430、第二导流结构300、第二导流板310、导流面311、收集件3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铸机就是用于压力铸造的机器,压铸机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可以得到固体金属铸件。压铸机主要由合模机构、压射机构、液压系统等各部分组成。液压系统驱使合模机构将模具合拢,随后通过压射机构将金属液注入至模具之间,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当前市场大多数铝合金产品离不开压铸机的生产,但是由于压铸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会从机绞以及滑脚部分流下的润滑油,也会从模具和钣金流下的未利用的脱模剂,共同构成压铸产生的废液废油主要成分,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废液废油会严重影响车间环境,危害用户的健康。如果直接排入外界,对自然环境会造成极大危害,并且压铸产生的废液废油中所含可回收成分较高,直接排放会造成很大浪费。参考图1、图2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机座10,该机座10可以用来分离废液和废油。具体地,机座10包括底座100、第一导流结构200和第二导流结构300,第一导流结构200和第二导流结构300分别设置于底座100,且第一导流结构200与第二导流结构300相隔离。在压铸机喷雾的过程中,未利用的脱模剂会溅射到第一导流结构200,第一导流结构200可以用于收集并且导流喷液处理后产生的废液,该第一导流结构200还可以连接废液回收装置,以对废液进行集中处理进而循环利用。同时在压铸机使用过程中从机绞部分滴落的润滑油可以滴到第二导流结构300,第二导流结构300能够用于收集并导流喷油处理之后所产生的废油,该第二导流结构300可以连接废油过滤装置,以便对废油进行回收。上述机座10的设置,由于脱模剂的喷射和润滑油的滴落位于两个位置,以使废液和废油可以分别流经不同的路径,即废液的回收和废油的回收互不干扰,进而实现压铸机废液废油分离式的回收,有效的降低废液和废油的回收难度,并且较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参考图1、图2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结构200包括第一支撑板210和过滤件220,第一支撑板210的一端连接于底座100,过滤件220连接于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座,用于分离压铸机的废液和废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n底座;/n第一导流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导流结构能够引导所述废液流动并收集所述废液;及/n第二导流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一导流结构相隔离,所述第二导流结构能够引导所述废油流动并收集所述废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座,用于分离压铸机的废液和废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
底座;
第一导流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导流结构能够引导所述废液流动并收集所述废液;及
第二导流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一导流结构相隔离,所述第二导流结构能够引导所述废油流动并收集所述废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过滤件,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过滤件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抵持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废液能够经所述第一支撑板导流至所述过滤件以使所述过滤件对所述废液过滤,或者所述废液能够滴落至所述过滤件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滤网和连接于所述滤网的连接板,所述滤网和所述连接板形成过滤槽,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废液经所述滤网过滤,过滤后的液体流进所述过滤槽且从所述过滤槽的槽口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的边缘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板开设有封堵槽,所述封堵槽的槽口能够插入所述卡槽以使所述封堵件盖设所述封堵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包括盖板、把手和锁舌,所述把手和所述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相尚潘玲玲李富儒项澄昕欧阳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领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