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座圈输送姿态选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64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门座圈输送姿态选择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倾斜向下的下料板及固定于其两侧边缘的挡板,所述下料板与挡板共同构成输送气门座圈的料道,所述下料板外侧边缘上设置有半圆形凸起,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径小于大端内孔的内径,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径大于小端内孔的内径;所述下料板上位于半圆形凸起的输入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气门座圈进入半圆形凸起时初始位置的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沿下料板外侧向下料板内侧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由外而内逐渐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通过姿态及非通过姿态的气门座圈推动的位移不同,使通过姿态的气门座圈不易掉落,从而避免被误剔除的风险,保证整体的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门座圈输送姿态选择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门座圈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气门座圈输送姿态选择机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气门座圈通常由气门座圈装配设备压入汽缸盖座圈底孔中,气门座圈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与气门配合并承受高频次载荷。它是汽车发动机重要的构件,其装配姿态的正确性对发动机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气门座圈装配设备在气门座圈输送过程中通常会对气门座圈进行选料(即正反面识别,又称输送姿态识别),通过选料装置后的气门座圈会保持相同姿态输送到装配工位,保证装配姿态的正确性。如图1所示,气门座圈1形状为指环型,其上端的小端内孔的内径较小,而其下端的大端内孔内径较大,因此,目前通常采用气门座圈的外圈倒角对气门座圈输送姿态进行选择。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010317U)公开了一种气门座圈输送姿态选择机构,其通过在料道上设置多个半圆形凸起,将半圆形凸起的半径设置在小端内孔于大端内孔之间,使得当气门座圈大端内孔朝下时能够被筛选而落料剔除,而小端内孔朝下的气门座圈则不受影响继续通过,很好的实现了气门座圈的输送姿态旋转。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将输送的所有气门座圈均沿滑道的外边缘移动,以确保非通过姿态的气门座圈能够被剔除,但是由于小端内孔与大端内孔的内径差距不大,实际使用中通过姿态的气门座圈往往也会掉落,造成误剔除的情况,虽然保证了准确率,但是,误剔除的气门座圈需要重新输送,影响的气门座圈正常的输送效率,影响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姿态的气门座圈往往也会掉落,造成误剔除的情况,影响的气门座圈正常的输送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门座圈输送姿态选择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倾斜向下的下料板及固定于其两侧边缘的挡板,所述下料板与挡板共同构成输送气门座圈的料道,所述下料板外侧边缘上设置有半圆形凸起,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径小于大端内孔的内径,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径大于小端内孔的内径;所述下料板上位于半圆形凸起的输入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气门座圈进入半圆形凸起时初始位置的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沿下料板外侧向下料板内侧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由外而内逐渐升高;所述滑槽内设置滑块及驱动其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位于滑槽外侧时滑块上端低于下料板表面,位于滑槽内侧时滑块上端高于下料板表面。通过滑块由外向内移动,贴合移至该处的气门座圈的下端内壁,并继续向内侧推动气门座圈直至滑块被滑槽内侧挡住,由于小端内孔与大端内孔的内径不同,因此当其以不同的姿态输送时,被向内推动的位移是不同的,具体为:非通过姿态时气门座圈下端为大端内孔,因此推动的位移较小,保证其能够正常的剔除即可;而通过姿态时气门座圈下端为小端内孔,因此推动的位移较大,使其不易掉落从而避免被误剔除的风险,保证整体的输送效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液压缸或螺母丝杠。用于带动滑块往复在滑槽内运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下料板一侧的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上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穿过下料板延伸至滑槽内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另一侧通过弹簧与对应侧的滑槽内壁连接。通过收卷辊收卷牵引绳实现滑块向外移动,通过弹簧实现滑块向内运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包括与滑槽匹配的滑块本体,所述滑块本体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块,所述滑槽上端设置有与凸块匹配的导向槽。如此能够将导向槽及凸块的宽度设置较小,避免其影响气门座圈的正常输送。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块伸出导向槽的最大高度小于小端内孔及大端内孔的高度。使其在推动气门座圈时贴合的是气门座圈位于下方的小于小端内孔或大端内孔,从而保证推动两种姿态时的距离不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板内设置有供牵引绳通过的过线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线孔靠近收卷辊一侧设置有喇叭形接头。方便牵引绳的弯折,避免磨损断掉的情况。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垂直输送方向布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倾斜布置,且沿输送方向逐渐由下料板外侧向下料板内侧延伸。如此在合理设置滑块的移动速度的情况下,能够使其在推动气门座圈向内移动的同时不会影响其正常的输送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滑块由外向内移动,贴合移至该处的气门座圈的下端内壁,并继续向内侧推动气门座圈直至滑块被滑槽内侧挡住,由于小端内孔与大端内孔的内径不同,因此当其以不同的姿态输送时,被向内推动的位移是不同的,具体为:非通过姿态时气门座圈下端为大端内孔,因此推动的位移较小,保证其能够正常的剔除即可;而通过姿态时气门座圈下端为小端内孔,因此推动的位移较大,使其不易掉落从而避免被误剔除的风险,保证整体的输送效率。2)所述凸块伸出导向槽的最大高度小于小端内孔及大端内孔的高度,如此设置,使其在推动气门座圈时贴合的是气门座圈位于下方的小于小端内孔或大端内孔,从而保证推动两种姿态时的距离不同。3)输送滑槽倾斜布置,且沿输送方向逐渐由下料板外侧向下料板内侧延伸。如此在合理设置滑块的移动速度的情况下,能够使其在推动气门座圈向内移动的同时不会影响其正常的输送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气门座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预处理装置的剖视向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门座圈,11-小端内孔,12-大端内孔,2-下料板,3-半圆形凸起,31-选择间隙,4-滑槽,41-导向槽,5-滑块,51-弹簧,6-牵引绳,7-收卷辊,8-喇叭形接头,81-过线孔,9-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一种气门座圈输送姿态选择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倾斜向下的下料板2及固定于其两侧边缘的挡板9,所述下料板2与挡板9共同构成输送气门座圈1的料道,所述下料板2外侧边缘上设置有半圆形凸起3,所述半圆形凸起3的内径小于大端内孔12的内径,所述半圆形凸起3的内径大于小端内孔11的内径;所述下料板2上位于半圆形凸起3的输入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气门座圈1进入半圆形凸起3时初始位置的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沿下料板2外侧向下料板2内侧延伸的滑槽4,所述滑槽4垂直输送方向布置,所述滑槽4由外而内逐渐升高;所述滑槽4内设置滑块5及驱动其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位于滑槽4外侧时滑块5上端低于下料板2表面,位于滑槽4内侧时滑块5上端高于下料板2表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下料板2一侧的收卷辊7,所述收卷辊7上绕有牵引绳6,所述牵引绳6穿过下料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门座圈输送姿态选择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倾斜向下的下料板及固定于其两侧边缘的挡板,所述下料板与挡板共同构成输送气门座圈的料道,所述下料板外侧边缘上设置有半圆形凸起,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径小于大端内孔的内径,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径大于小端内孔的内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上位于半圆形凸起的输入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气门座圈进入半圆形凸起时初始位置的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沿下料板外侧向下料板内侧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由外而内逐渐升高;所述滑槽内设置滑块及驱动其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位于滑槽外侧时滑块上端低于下料板表面,位于滑槽内侧时滑块上端高于下料板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门座圈输送姿态选择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倾斜向下的下料板及固定于其两侧边缘的挡板,所述下料板与挡板共同构成输送气门座圈的料道,所述下料板外侧边缘上设置有半圆形凸起,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径小于大端内孔的内径,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径大于小端内孔的内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上位于半圆形凸起的输入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气门座圈进入半圆形凸起时初始位置的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沿下料板外侧向下料板内侧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由外而内逐渐升高;所述滑槽内设置滑块及驱动其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位于滑槽外侧时滑块上端低于下料板表面,位于滑槽内侧时滑块上端高于下料板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座圈输送姿态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液压缸或螺母丝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座圈输送姿态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下料板一侧的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上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穿过下料板延伸至滑槽内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另一侧通过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晶张国富汪举吴晟
申请(专利权)人:辉门环新安庆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