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踏板安装结构、踏板安装装置及车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730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踏板安装结构、踏板安装装置及车体,包括安装支架、具有踏板的踏板臂和踏板臂安装轴;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架底板和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底板上的两块支架侧板;在所述踏板臂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踏板臂通孔和第二踏板臂通孔;在每块所述支架侧板上设置有第一侧板通孔和第二侧板通孔;所述踏板臂安装轴可选择地穿过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或穿过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踏板安装结构、踏板安装装置及车体,踏板臂安装轴可以安装在第一踏板臂通孔和第一侧板通孔中,也可以安装在第二踏板臂通孔与第二侧板通孔中,实现不同的杠杆比,可以调节驾驶风格,可以匹配到不同车型上,节省开发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踏板安装结构、踏板安装装置及车体
本技术涉及汽车踏板
,尤其涉及一种踏板安装结构、踏板安装装置及车体。
技术介绍
制动踏板用于减速停车,制动踏板通过螺栓与真空助力器进行连接,踏板臂与助力器的推杆连接,踏板臂通过主旋转轴安装在驾驶舱的前围板上。当驾驶员踩制动踏板面时,在踏板面、推杆的拨叉连接点、主旋转轴处形成杠杆,从而放大驾驶员的输入力,使制动系统产生液压进行减速制动。现有制动踏板的杠杆比均为固定值,整车踏板感单一,不利于整车驾驶风格的调整,不利于整车开发费用的控制。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以具有不同的杠杆比的踏板安装结构、踏板安装装置及车体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踏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具有踏板的踏板臂和踏板臂安装轴;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架底板和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底板上的两块支架侧板;所述踏板臂通过踏板臂安装轴安装在两块所述支架侧板之间;在所述踏板臂上远离所述踏板的一端间隔地设置有第一踏板臂通孔和第二踏板臂通孔;在每块所述支架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对应的第一侧板通孔和与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对应的第二侧板通孔;所述踏板臂安装轴可选择地穿过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或穿过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在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穿过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时,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的两端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架侧板的所述第一侧板通孔中;在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穿过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时,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的两端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架侧板的所述第二侧板通孔中。通过在踏板臂上设置第一踏板臂通孔和第二踏板臂通孔,在支架侧板上设置第一侧板通孔和第二侧板通孔,踏板臂安装轴可以安装在第一踏板臂通孔和第一侧板通孔中,也可以安装在第二踏板臂通孔与第二侧板通孔中,实现不同的杠杆比,可以调节驾驶风格,可以匹配到不同车型上,节省开发费用。作为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在所述踏板臂安装轴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内或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内。通过在踏板臂安装轴上设置有套筒,将套筒安装在踏板臂第一踏板臂通孔或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内,方便安装,并利于使得踏板臂绕着踏板臂安装轴转动。作为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筒翻边,所述套筒与所述踏板臂焊接,所述套筒翻边与所述支架侧板焊接。通过在套筒的两端设置有套筒翻边,将套筒翻边与两侧的支架侧板焊接,将套筒与踏板臂焊接,方便组装,并且提高了套筒安装的稳定性。作为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支架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真空助力器穿过的底板通孔;在所述踏板臂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真空助力器的推杆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踏板臂安装轴与所述踏板之间。安装时,真空助力器穿过底板通孔,其推杆与踏板臂上的连接孔连接,方便安装真空助力器,简化真空助力器的安装结构。作为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在所述踏板臂的一侧设置有避让凹部;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避让凹部内。通过在踏板臂的一侧设置避让凹部,并将连接孔设置在避让凹部内,推杆的端部位于该避让凹部内,可以在避让凹部内转动,不会与周围零件干涉。作为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支架底板上还设置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位于所述踏板臂的一侧,并与其中一块所述支架侧板连接。通过设置侧护板,侧护板位于右侧,可以与周围零件进行安装,并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周围零件对踏板臂产生干扰。作为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支架底板与所述侧护板之间连接有多条加强凸筋,提高了侧护板与支架底板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在所述踏板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部,起到防滑作用,可以为驾驶员的提供摩擦阻尼,利于驾驶员安全驾驶。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踏板安装装置,包括真空助力器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所述真空助力器包括有推杆;所述真空助力器穿过所述踏板安装结构中的所述支架底板上的底板通孔;所述推杆通过枢转轴与所述踏板臂连接;所述枢转轴安装在所述踏板臂上的连接孔中;所述推杆的端部位于所述踏板臂的避让凹部内。其踏板臂可以改变杠杆比,可以调节驾驶风格,可以匹配到不同车型上,节省开发费用。其真空助力器穿过支架底板上的底板通孔,方便真空助力器的安装。其推杆的端部位于避让凹部内,可以在避让凹部内转动,不会与周围零件干涉。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体,包括驾驶舱和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踏板安装装置;所述踏板安装装置安装在所述驾驶舱内。其踏板臂可以改变或调节杠杆比,可以调节驾驶风格,可以匹配到不同车型上,节省开发费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踏板安装结构、踏板安装装置及车体,通过在踏板臂上设置第一踏板臂通孔和第二踏板臂通孔,在支架侧板上设置第一侧板通孔和第二侧板通孔,踏板臂安装轴可以安装在第一踏板臂通孔和第一侧板通孔中,也可以安装在第二踏板臂通孔与第二侧板通孔中,实现不同的杠杆比,可以调节驾驶风格,可以匹配到不同车型上,节省开发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踏板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踏板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踏板臂安装轴与套筒配合的剖视图;图4为一种结构的踏板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另一种结构的踏板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踏板安装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真空助力器与踏板臂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踏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1、具有踏板3的踏板臂2和踏板臂安装轴4。安装支架1包括支架底板11和间隔地设置在支架底板11上的两块支架侧板12。踏板臂2通过踏板臂安装轴4安装在两块支架侧板12之间。在踏板臂2上远离踏板3的一端间隔地设置有第一踏板臂通孔21和第二踏板臂通孔22。在每块支架侧板12上设置有与第一踏板臂通孔21对应的第一侧板通孔121和与第二踏板臂通孔22对应的第二侧板通孔122。踏板臂安装轴4可选择地穿过第一踏板臂通孔21或穿过第二踏板臂通孔22。在踏板臂安装轴4穿过第一踏板臂通孔21时,踏板臂安装轴4的两端固定在两块支架侧板12的第一侧板通孔121中。在踏板臂安装轴4穿过第二踏板臂通孔22时,踏板臂安装轴4的两端固定在两块支架侧板12的第二侧板通孔122中。本技术提供的踏板安装结构主要由安装支架1、踏板臂2、踏板3的和踏板臂安装轴4组成。安装支架1包括支架底板11和两块支架侧板12,两块支架侧板12间隔地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踏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具有踏板的踏板臂和踏板臂安装轴;/n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架底板和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底板上的两块支架侧板;/n所述踏板臂通过踏板臂安装轴安装在两块所述支架侧板之间;/n在所述踏板臂上远离所述踏板的一端间隔地设置有第一踏板臂通孔和第二踏板臂通孔;/n在每块所述支架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对应的第一侧板通孔和与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对应的第二侧板通孔;/n所述踏板臂安装轴可选择地穿过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或穿过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n在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穿过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时,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的两端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架侧板的所述第一侧板通孔中;/n在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穿过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时,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的两端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架侧板的所述第二侧板通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具有踏板的踏板臂和踏板臂安装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架底板和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底板上的两块支架侧板;
所述踏板臂通过踏板臂安装轴安装在两块所述支架侧板之间;
在所述踏板臂上远离所述踏板的一端间隔地设置有第一踏板臂通孔和第二踏板臂通孔;
在每块所述支架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对应的第一侧板通孔和与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对应的第二侧板通孔;
所述踏板臂安装轴可选择地穿过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或穿过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
在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穿过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时,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的两端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架侧板的所述第一侧板通孔中;
在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穿过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时,所述踏板臂安装轴的两端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架侧板的所述第二侧板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踏板臂安装轴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踏板臂通孔内或所述第二踏板臂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筒翻边,所述套筒与所述踏板臂焊接,所述套筒翻边与所述支架侧板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真空助力器穿过的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冲李小兵廖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