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版印刷集中供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7160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版印刷集中供墨装置,具体涉及平版印刷技术领域,包括储墨筒,所述储墨筒一侧固定设置有清洁件,所述储墨筒上表面设置有注墨管,且储墨筒上表面靠近注墨管一侧设置有注水管,所述储墨筒内部设置有转动件,所述储墨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污水管,所述储墨筒的下方设置有导液泵,所述导液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墨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整体设计,由活动架上的清洁刷对储墨筒内壁进行扫刷,将储墨筒内壁上粘附的残墨扫刷下来,随后控制加热管工作将清水加热成高温蒸汽状,高温蒸汽经过导管传递至储墨筒内,将储墨筒、墨管、分流管及支管内部粘附的残墨进行软化,从而便于将其清理下来,保证了良好的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版印刷集中供墨装置
本技术涉及平版印刷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平版印刷集中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平版印刷印版上的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几乎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在印刷时,为了能使油墨区分印版的图文部分还是非图文部分,首先由印版部件的供水装置向印版的非图文部分供水,从而保护了印版的非图文部分不受油墨的浸湿。然后,由印刷部件的供墨装置向印版供墨,由于印版的非图文部分受到水的保护,因此,油墨只能供到印版的图文部分。最后是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橡皮布上,再利用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将橡皮布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一次印刷,所以,平版印刷是一种间接的印刷方式,在印刷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集中供墨装置对内部进行供墨。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在平版印刷集中供墨的过程中,供墨的管道内部会粘附较多残墨,残墨冷却时间较长就会凝固,难以清理,给工作人员增大了清洁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平版印刷集中供墨装置,通过整体设计,由活动架上的清洁刷对储墨筒内壁进行扫刷,将储墨筒内壁上粘附的残墨扫刷下来,随后控制加热管工作将清水加热成高温蒸汽状,高温蒸汽经过导管传递至储墨筒内,将储墨筒、墨管、分流管及支管内部粘附的残墨进行软化,从而便于将其清理下来,保证了良好的清洁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版印刷集中供墨装置,包括储墨筒、清洁件、储水箱、加热管、注水口、导管、启闭阀门、注墨管、注水管、转动件、驱动电机、转动杆、固定环、支架、活动架、搅拌叶、清洁刷、污水管、导液泵、墨管、分流管、支管,所述储墨筒一侧固定设置有清洁件,所述储墨筒上表面设置有注墨管,且储墨筒上表面靠近注墨管一侧设置有注水管,所述储墨筒内部设置有转动件,所述储墨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污水管,所述储墨筒的下方设置有导液泵,所述导液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墨管,所述墨管一端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多组支管。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件包括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储水箱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水口,所述储水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上嵌入设置有启闭阀门,所述导管一端与储墨筒侧表面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箱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储水箱内部盛放有清水。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件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部固定套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一侧沿水平方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内侧壁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活动架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清洁刷。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架呈L形结构式设计,所述活动架上的支架共设置有两组。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水管的外表面嵌入设置有污水阀。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墨管和分流管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墨管和分流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整体设计,由活动架上的清洁刷对储墨筒内壁进行扫刷,将储墨筒内壁上粘附的残墨扫刷下来,随后控制加热管工作将清水加热成高温蒸汽状,高温蒸汽经过导管传递至储墨筒内,将储墨筒、墨管、分流管及支管内部粘附的残墨进行软化,从而便于将其清理下来,保证了良好的清洁效果;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转动件,驱动电机上的转动杆带动搅拌叶进行旋转,从而对储墨筒内部的墨水进行搅拌,保证了墨水印刷之前的均匀性,避免了墨水沉淀导致印刷不均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印刷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支架和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清洁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储墨筒、2清洁件、21储水箱、22加热管、23注水口、24导管、25启闭阀门、3注墨管、4注水管、5转动件、51驱动电机、52转动杆、53固定环、54支架、55活动架、56搅拌叶、57清洁刷、6污水管、7导液泵、8墨管、9分流管、10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的一种平版印刷集中供墨装置,包括储墨筒1、清洁件2、储水箱21、加热管22、注水口23、导管24、启闭阀门25、注墨管3、注水管4、转动件5、驱动电机51、转动杆52、固定环53、支架54、活动架55、搅拌叶56、清洁刷57、污水管6、导液泵7、墨管8、分流管9、支管10,所述储墨筒1一侧固定设置有清洁件2,所述储墨筒1上表面设置有注墨管3,且储墨筒1上表面靠近注墨管3一侧设置有注水管4,所述储墨筒1内部设置有转动件5,所述储墨筒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污水管6,所述储墨筒1的下方设置有导液泵7,所述导液泵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墨管8,所述墨管8一端安装有分流管9,所述分流管9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多组支管10。进一步的,所述清洁件2包括有储水箱21,所述储水箱2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管22,所述储水箱21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水口23,所述储水箱2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管24,所述导管24上嵌入设置有启闭阀门25,所述导管24一端与储墨筒1侧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21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储水箱21内部盛放有清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5包括有驱动电机51,所述驱动电机51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52,所述转动杆52外部固定套有固定环53,所述固定环53一侧沿水平方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架54,所述支架54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架55,所述活动架55内侧壁上设置有搅拌叶56,所述活动架55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清洁刷5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架55呈L形结构式设计,所述活动架55上的支架54共设置有两组。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管6的外表面嵌入设置有污水阀。进一步的,所述墨管8和分流管9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墨管8和分流管9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本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通过整体设计,由注水管4向储墨筒1内注入适量的清水,控制转动件5内的驱动电机51工作,驱动电机51带动转动杆52旋转,从而使得活动架55上的清洁刷57对储墨筒1内壁进行扫刷,将储墨筒1内壁上粘附的残墨扫刷下来,扫刷下来的污水则是顺着污水管6向外流出,随后,由注水口23向储水箱21内注入适量的清水,控制加热管22工作,加热管22将清水加热成高温蒸汽状,打开启闭阀门25,高温蒸汽经过导管24传递至储墨筒1内,将储墨筒1、墨管8、分流管9及支管10内部粘附的残墨进行软化,从而便于将其清理下来,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版印刷集中供墨装置,包括储墨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筒(1)一侧固定设置有清洁件(2),所述储墨筒(1)上表面设置有注墨管(3),且储墨筒(1)上表面靠近注墨管(3)一侧设置有注水管(4),所述储墨筒(1)内部设置有转动件(5),所述储墨筒(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污水管(6),所述储墨筒(1)的下方设置有导液泵(7),所述导液泵(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墨管(8),所述墨管(8)一端安装有分流管(9),所述分流管(9)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多组支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版印刷集中供墨装置,包括储墨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筒(1)一侧固定设置有清洁件(2),所述储墨筒(1)上表面设置有注墨管(3),且储墨筒(1)上表面靠近注墨管(3)一侧设置有注水管(4),所述储墨筒(1)内部设置有转动件(5),所述储墨筒(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污水管(6),所述储墨筒(1)的下方设置有导液泵(7),所述导液泵(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墨管(8),所述墨管(8)一端安装有分流管(9),所述分流管(9)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多组支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版印刷集中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件(2)包括有储水箱(21),所述储水箱(2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管(22),所述储水箱(21)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水口(23),所述储水箱(2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管(24),所述导管(24)上嵌入设置有启闭阀门(25),所述导管(24)一端与储墨筒(1)侧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版印刷集中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1)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可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海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