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480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辊,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同轴设置,第一芯轴间通过连接键和辊身连接,第二芯轴设置安装于连铸辊的左端和右端,第二芯轴在连接键和辊身的作用下与相邻的第一芯轴连接,第二芯轴的转动带动辊身的转动,辊身的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一芯轴转动,由此实现扭矩的传递,此外,同轴设置的第一芯轴、第二芯轴和辊身贯穿设置有相连通的冷却通道,以上,在实现连铸辊的转动和冷却的基本功能上,以分段设置的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而非传统的只一根芯轴,此设计更加便于安装和更换;第一芯轴的中部套设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一轴承座,第二芯轴套设安装有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座,较好地对每一段的芯轴给予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辊
本技术涉及钢铁生产领域,具体地为一种连铸辊。
技术介绍
连续铸钢技术是一种快速促使钢水成型的方法,而此方法需要在连铸机的配合下完成,连铸辊作为连铸机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其为整个连铸系统中直接与钢坯表面接触的工作单元,故连铸辊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在连铸生产中极为重要。现有的连铸辊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分节式的连铸辊,二是芯轴式连铸辊,前者安装复杂、旋转易滑移,后者的芯轴因是整料锻造,其材料准备周期过长,加工和安装也比较复杂,不便于更换。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装较为简便,便于拆卸更换且旋转中不易出现滑移的连铸辊,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辊,以解决上述提及的分节式连铸辊工作旋转中易出现滑移及芯轴式连铸辊加工复杂、不便于更换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连铸辊,所述连铸辊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芯轴、至少一个第二芯轴和多个辊身;所述第二芯轴安装于所述连铸辊的端部,所述第二芯轴与所述第一芯轴之间通过连接键与所述辊身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芯轴之间亦通过所述连接键与所述辊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芯轴、第二芯轴和辊身同轴设置有一贯穿的冷却通道;所述第一芯轴的外侧壁套设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芯轴的外侧壁套设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对所述第一芯轴和所述第二芯轴进行支撑。优选地,所述第一芯轴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键相适配的第一连接键槽,所述第二芯轴靠近所述第一芯轴的一端亦开设有第一连接键槽,所述辊身的内侧壁则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键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键槽,以在所述连接键的固定连接作用下实现扭矩的传递。优选地,所述第二芯轴远离所述第一芯轴的一端可拆卸地套设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连通所述冷却通道。优选地,所述辊身的外侧面还设置安装有衬套。优选地,所述连铸辊还包括第一轴承座和透盖,所述第一轴承座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芯轴连接,所述透盖套设于所述第一芯轴且所述透盖与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连铸辊还包括第二轴承座、端盖、轴承锁紧套和轴套,所述第二轴承座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芯轴连接,所述端盖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二芯轴远离所述第一芯轴的一端,所述旋转接头固定安装于所述端盖;所述轴承锁紧套和所述轴套均套设于所述第二芯轴,所述轴承锁紧套的一侧抵接所述端盖、另一侧抵接所述第二轴承,所述轴套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轴承,所述轴套的另一侧抵接所述辊身。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铸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二芯轴与相邻的第一芯轴间通过连接键与辊身固定连接,多个第一芯轴间亦通过连接键与辊身固定连接,扭矩得到有效传递以使得第一芯轴、第二芯轴及辊身同时旋转运动,冷却通道和旋转接头的设置,便于对该连铸辊进行冷却处置,以上,在实现连铸辊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第一芯轴与辊身、第二芯轴与辊身便于安装和拆卸,且在连接键的作用下,不易出现转动中滑移的现象;衬套的设置,对与钢坯直接接触的辊身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透盖套设于第一芯轴且固定安装于第一轴承座,避免了恶劣工作环境中,灰尘进入第一轴承座的状况。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铸辊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铸辊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连铸辊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芯轴1、至少一个第二芯轴2和多个辊身3,第一芯轴1和第二芯轴2同轴设置,第二芯轴2安装于该连铸辊的两端且第二芯轴2通过辊身3与相邻的第一芯轴1固定连接;具体的讲,第二芯轴2靠近第一芯轴1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键5相适配的第一连接键槽,第一芯轴1的左端和右端亦开设有与连接键5相适配的第一连接键槽,辊身3的内侧壁则开设有与连接键5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键槽,由此,同时套设于第一芯轴1和第二芯轴2的辊身3通过各自对应的连接键5实现与第一芯轴1和第二芯轴2的连接固定,以实现第二芯轴2的转动带动辊身3的转动,进而辊身3的转动带动第一芯轴1的转动,连接键5起着传递扭矩的作用。同理,处于连铸辊中间位置处的多个第一芯轴1之间亦通过连接键5的设置实现扭矩的传递,此处不再加以赘述。为了更好地对第一芯轴1和第二芯轴2及辊身3进行支撑,第一芯轴1的中间位置套设安装有第一轴承41,第二芯轴2远离第一芯轴1的一端套设安装有第二轴承42,优选地,第一轴承41和第二轴承42均为调心滚子轴承。优选地,第二芯轴2远离第一芯轴1的一侧可拆卸地套设安装有旋转接头6,旋转接头6优选单向流通式,以将冷却液体从连铸辊的左端输入并从右端排出,需要提醒的是,同轴设置安装的第一芯轴1、第二芯轴2以及辊身3沿其轴心线均开设有相连通的冷却通道7,冷却通道7贯穿整个连铸辊,以有效实现冷却降温。优选地,辊身3的外侧面还套设安装有衬套31,以延长辊身3的使用寿命,起到保护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对图1中的A部分和B部分进行阐释说明,请继续参阅图2-3。第二轴承座112通过第二轴承42与第二芯轴2连接,第二轴承座112的左侧安装有端盖8,端盖8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第二轴承座112固定连接,此外,端盖8与第二轴承42之间还套设安装有轴承锁紧套9,轴承锁紧套9的左端抵接端盖8、右端抵接第二轴承42,为了更好地将第二轴承座112与第二芯轴2连接固定,第二轴承42的右端、第二轴承座112与第二芯轴2间还设置安装有轴套10,轴套10的右端抵接辊身3,左端同时抵接第二轴承42和第二轴承座112;旋转接头6亦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端盖8的左侧,旋转接头6连通第二芯轴2上设置的的冷却通道7。第一轴承座111通过第一轴承41与第一芯轴1连接,第一轴承41的右侧还设置安装有轴承透盖12,防止连铸辊在恶劣环境下有灰尘进入到第一轴承座111内。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铸辊,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同轴设置,第一芯轴间通过连接键和辊身连接,第二芯轴设置安装于连铸辊的左端和右端,第二芯轴在连接键和辊身的作用下与相邻的第一芯轴连接,第二芯轴的转动带动辊身的转动,辊身的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一芯轴转动,由此实现扭矩的传递,此外,同轴设置的第一芯轴、第二芯轴和辊身贯穿设置有相连通的冷却通道,以上,在实现连铸辊的转动和冷却的基本功能上,以分段设置的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而非传统的只一根芯轴,此设计更加便于安装和更换;第一芯轴的中部套设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一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辊包括:/n至少一个第一芯轴、至少一个第二芯轴和多个辊身;/n所述第二芯轴安装于所述连铸辊的端部,所述第二芯轴与所述第一芯轴之间通过连接键与所述辊身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芯轴之间亦通过所述连接键与所述辊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芯轴、第二芯轴和辊身同轴设置有一贯穿的冷却通道;所述第一芯轴的外侧壁套设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芯轴的外侧壁套设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对所述第一芯轴和所述第二芯轴进行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辊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芯轴、至少一个第二芯轴和多个辊身;
所述第二芯轴安装于所述连铸辊的端部,所述第二芯轴与所述第一芯轴之间通过连接键与所述辊身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芯轴之间亦通过所述连接键与所述辊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芯轴、第二芯轴和辊身同轴设置有一贯穿的冷却通道;所述第一芯轴的外侧壁套设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芯轴的外侧壁套设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对所述第一芯轴和所述第二芯轴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轴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键相适配的第一连接键槽,所述第二芯轴靠近所述第一芯轴的一端亦开设有第一连接键槽,所述辊身的内侧壁则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键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键槽,以在所述连接键的固定连接作用下实现扭矩的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军伍卢显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大拓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