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69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包括立式注塑机(1)、取向模具(2)、取向线圈(3)、线圈冷却系统(4)与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与控制电路(6);所述的取向模具(2)设于立式注塑机(1)下方,立式注塑机(1)的出料口连接取向模具(2)的入料口;取向线圈(3)套于取向模具(2)外侧;线圈冷却系统(4)的冷却水管包覆取向线圈(3),对取向线圈(3)进行冷却;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连接取向线圈(3),控制电路(6)控制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给取向线圈(3)供电;通过精准调节电流,获得准确取向磁场,为不同材料的实验提供方便的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也称注射成型)生产工艺是磁性材料行业重要进展,以其生产的制品开辟了磁性材料全新的应用领域。其适宜的加工温度可以实现一种磁粉或多种磁粉的混合物与高分子树脂混合制粒和注塑成型,磁粉的类型和数量决定了注塑磁体的磁性能,而高分子树脂的类型和数量决定了注塑磁体的机械性能,二者性能的结合保证了注塑磁体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机械性能。注塑磁体的出现大大拓宽了永磁体的应用范围,注塑磁体的优异性能给予设计工程师更大的设计自由度,促使设计工程师设计出以前经济上或技术上不可行的磁体,被称为“最接近设计形状”的磁体。注塑磁性材料按照性能可以分成两大类,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这主要取决于材料中磁粉的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粘结磁体的磁性能,磁性材料的各向异性化是一个主要的途径。从理论上分析,各向异性粘结磁体理论最大磁能积可为各向同性磁体的4倍,实际上可以达到1.5~2.5倍。虽然材料具有各向异性,实现材料的各向异性外加取向场是一个必要的手段,现阶段磁场施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永磁取向和电磁取向,两种取向方法各有各的局限性,首先永磁取向是通过高性能烧结钕铁硼、钐钴提供取向磁场,通过磁路的组合,实现材料的取向。该方法主要是针对具体产品,也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最经济的一种方法,但是该方法受到产品尺寸的制约,产品尺寸越小,极数越多,越难得到高的取向场,通用的取向磁场在0.2T-0.6T。另外,电磁取向是通过通电线圈(螺线管)产生励磁磁场,通过模具磁路设计实现高取向磁场,该方法成本较高,只适合两极的标准样柱,而多级的产品却难以简单实现。从磁性材料的研究来看,需要有一种有效的手段得到不同种类材料在不同取向磁场下的磁性能,这对于材料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现有手段很多:1、永磁取向,单一取向场,无法得到不同取向磁场对应材料磁性能;2、电磁取向,采用恒压源,线圈通电过程中发热,导致电阻变化,电流随着变化,无法提供稳恒的磁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通过精准调节电流,获得准确取向磁场,为不同材料的实验提供方便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包括立式注塑机1、取向模具2、取向线圈3、线圈冷却系统4与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与控制电路6;所述的取向模具2设于立式注塑机1下方,立式注塑机1的出料口连接取向模具2的入料口;取向线圈3套于取向模具2外侧;线圈冷却系统4的冷却水管包覆取向线圈3,对取向线圈3进行冷却;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连接取向线圈3,控制电路6控制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给取向线圈3供电;所述的控制电路6包括第一电流表A1与第二电流表A2;所述的第一电流表A1,精度:±0.5%,量程:0A-9.999A,在取向电流0A~10A采用第一电流表A1调控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所述的第二电流表A2,精度:±1%,量程:0A-99.9A,在取向电流大于10A采用第二电流表A2调控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所述的取向模具2包括:定模板21、型腔内衬22、动模板23与连接板组件;定模板21与动模板23连接内形成内腔安装型腔内衬22;所述的定模板21与动模板23采用无磁钢材料;所述的型腔内衬22采用无磁硬质合金材料。所述的连接板组件包括动模垫板24、支撑板25、底板26、上镶件27、下镶件29与定模底板211;所述的定模底板211连接立式注塑机1与定模板21;动模垫板24设于动模板23下方,支撑板25连接动模垫板24与下方的底板26;待注塑磁体28成型于型腔内衬22的型腔中,型腔上方的定模板21中设置上镶件27,型腔下方的动模板23中设置下镶件29;所述的模垫板24、支撑板25、底板26、上镶件27、下镶件29与定模底板211采用导磁钢材料。所述的取向线圈3的线材为带绝缘层扁铜线,截面积4mm2~30mm2,所述的取向线圈3内部包覆的冷却水管外径4mm-~10mm,包覆层数至少三层,所述的取向线圈3匝数100匝~500匝。所述的带绝缘层扁铜线截面积16mm2,所述的冷却水管外径8mm;所述的取向线圈3匝数220匝。所述的线圈冷却系统4的冷却水管内嵌于取向线圈3内。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通过精准调节电流,获得准确取向磁场,为不同材料的实验提供方便的手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的取向模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的线圈冷却系统的冷却水管与取向线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5为取向电流对取向磁场的影响示意图;图6为取向场对不同材料注塑磁体开路磁通的影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包括立式注塑机1、取向模具2、取向线圈3、线圈冷却系统4与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与控制电路6;所述的取向模具2设于立式注塑机1下方,立式注塑机1的出料口连接取向模具2的入料口;取向线圈3套于取向模具2外侧;线圈冷却系统4的冷却水管包覆取向线圈3,对取向线圈3进行冷却;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连接取向线圈3,控制电路6控制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给取向线圈3供电。如图2所示,所述的取向模具2包括:定模板21、型腔内衬22、动模板23与连接板组件;定模板21与动模板23连接内形成内腔安装型腔内衬22。所述的定模板21与动模板23采用无磁钢材料;如,1Cr18Ni9Ti等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材料指没有铁磁性而不能被磁化的材料。无磁钢也叫无磁性钢和非磁性钢,指没有铁磁性而不能被磁化的钢,要求磁导率μ≤1.319×10-6h/m。所述的型腔内衬22采用无磁硬质合金材料。如镍基硬质合金等。所述的连接板组件包括动模垫板24、支撑板25、底板2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注塑机(1)、取向模具(2)、取向线圈(3)、线圈冷却系统(4)与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与控制电路(6);/n所述的取向模具(2)设于立式注塑机(1)下方,立式注塑机(1)的出料口连接取向模具(2)的入料口;取向线圈(3)套于取向模具(2)外侧;线圈冷却系统(4)的冷却水管包覆取向线圈(3),对取向线圈(3)进行冷却;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连接取向线圈(3),控制电路(6)控制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给取向线圈(3)供电;/n所述的控制电路(6)包括第一电流表(A1)与第二电流表(A2);/n所述的第一电流表(A1),精度:±0.5%,量程:0A-9.999A,在取向电流0A~10A采用第一电流表(A1)调控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n所述的第二电流表(A2),精度:±1%,量程:0A-99.9A,在取向电流大于10A采用第二电流表(A2)调控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注塑机(1)、取向模具(2)、取向线圈(3)、线圈冷却系统(4)与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与控制电路(6);
所述的取向模具(2)设于立式注塑机(1)下方,立式注塑机(1)的出料口连接取向模具(2)的入料口;取向线圈(3)套于取向模具(2)外侧;线圈冷却系统(4)的冷却水管包覆取向线圈(3),对取向线圈(3)进行冷却;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连接取向线圈(3),控制电路(6)控制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给取向线圈(3)供电;
所述的控制电路(6)包括第一电流表(A1)与第二电流表(A2);
所述的第一电流表(A1),精度:±0.5%,量程:0A-9.999A,在取向电流0A~10A采用第一电流表(A1)调控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
所述的第二电流表(A2),精度:±1%,量程:0A-99.9A,在取向电流大于10A采用第二电流表(A2)调控可调直流稳流电源(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磁场取向的注塑磁体注塑成型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向模具(2)包括:定模板(21)、型腔内衬(22)、动模板(23)与连接板组件;定模板(21)与动模板(23)连接内形成内腔安装型腔内衬(22);
所述的定模板(21)与动模板(23)采用无磁钢材料;
所述的型腔内衬(22)采用无磁硬质合金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科王明军仝云翔白双福白雪铠董文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汇磁粉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