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36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虫的食品加工机,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虫蚁可能进入排浆管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机体设有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的第一封口面,排浆管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排浆管处于第一位置为向接浆杯排浆的排浆位置,排浆管处于第二位置为第一封口面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的防虫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有效避免虫蚁进入排浆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虫的食品加工机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防虫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粉碎杯,粉碎杯的底部设有排浆阀,排浆阀连接有排浆管。在完成制浆后,一般会对粉碎杯、排浆阀及排浆管进行自动清洗,但是排浆管一般处于敞口状态,如果清洗不是很干净,就会有浆液或物料残留,就会吸引虫蚁,虫蚁可能进入排浆管,虽然排浆阀处于关闭状态,虫蚁无法进入粉碎杯,但是藏匿在排浆管内,用户无法得知,在下一次制浆时就会导致浆液被污染,存在卫生隐患,用户的使用体验也会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虫的食品加工机,有效避免虫蚁进入排浆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虫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粉碎杯,粉碎杯的底部设有排浆阀,排浆阀连接有排浆管,机体设有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的第一封口面,排浆管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排浆管处于第一位置为向接浆杯排浆的排浆位置,排浆管处于第二位置为第一封口面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的防虫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口面与排浆管的出口端面贴合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设有凸筋,第一封口面设于凸筋的上表面,第一封口面与排浆管的出口端面过盈紧贴,过盈量为H,0.2mm≤H≤1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口面的一部分伸入排浆管的出口端、一部分与排浆管的出口端贴合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设有凸筋,凸筋的上表面设有凸点,凸点的表面形成第一封口面,凸点的一部分伸入排浆管的出口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口面与排浆管的内壁贴合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设有弹性体,弹性体具有球头结构,球头结构的表面形成第一封口面,球头结构伸入排浆管的出口端。进一步的,所述排浆管复用于排余水,排浆管还具有区别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排余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杯的底部设有排余水管,机体设有将排余水管的出口端封闭的第二封口面,排余水管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排余水管处于第三位置为排余水的位置,排余水管处于第四位置为将排余水管的出口端封闭的防虫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杯的底部设有排余水阀,排余水管与排余水阀连接;或者,所述排余水管与排浆阀连接,排浆阀择一打开排浆管、排余水管或将两者关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完成清洗工作后,可以将排浆管的出口端移动至第一封口面,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有效杜绝了虫蚁进入排浆管,卫生安全有保障,确保用户能够拥有良好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排浆管处于第一位置);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排浆管处于第一位置);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排浆管处于第二位置);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排浆管与第一封口面相抵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排浆管处于排余水位置);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排浆管与第一封口面相抵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排浆管与第一封口面相抵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虫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1和设于机体1的粉碎杯2,粉碎杯2的底部设有排浆阀3,排浆阀3连接有排浆管4,机体1设有将排浆管4的出口端封闭的第一封口面100,排浆管4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排浆管4处于第一位置为向接浆杯5排浆的排浆位置,排浆管4处于第二位置为第一封口面100将排浆管4的出口端封闭的防虫位置。在完成清洗工作后,可以将排浆管4的出口端移动至第一封口面100,将排浆管4的出口端封闭,有效杜绝了虫蚁进入排浆管4,卫生安全有保障,确保用户能够拥有良好的使用体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口面100与排浆管4的出口端面贴合将排浆管4的出口端封闭。排浆管4可以由用户拨动旋转使排浆管4的出口端移动至第一封口面100,也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中排浆管4旋转的结构,例如可以利用排浆阀3的排浆电机去带动排浆管4旋转,也可以单独设置一个驱动电机去带动排浆管4旋转。在完成清洗工作后,食品加工机可以自动控制排浆管4旋转使排浆管4的出口端移动至第一封口面100,减少用户操作。机体1设有凸筋11,第一封口面100设于凸筋11的上表面,为了确保第一封口面100能够有较好的封闭效果,第一封口面100与排浆管4的出口端面过盈紧贴,过盈量为H,0.2mm≤H≤1mm,可以有效避免虫蚁顶开进入。在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一般还会有余水盒6,如图5所示,排浆管4会旋转至余水盒6上方排余水,因此可以设计排浆管4复用于排余水,排浆管4还具有区别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排余水位置。实施例二:除了通过第一封口面100与排浆管4的出口端面紧贴实现封闭,可以在第一封口面100的一部分伸入排浆管4的出口端、一部分与排浆管4的出口端贴合将排浆管4的出口端封闭。具体可以是在机体1设有凸筋11,如图6所示,凸筋11的上表面设有凸点111,凸点111的表面形成第一封口面100,凸点111的一部分伸入排浆管4的出口端,因此可以防止排浆管4意外移动导致与第一封口面100分离。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三:除了上述两种方式,也可以利用第一封口面100与排浆管4的内壁贴合将排浆管4的出口端封闭。即第一封口面100会伸入排浆管4内,具体可以是在机体1设有弹性体112,如图7所示,弹性体112具有球头结构,球头结构的表面形成第一封口面100,球头结构伸入排浆管4的出口端。弹性体可以是弹簧或胶体。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四:除去排浆管4复用为排余水管,也可以单独设置一根排余水管,虽然排余水管没有很高的卫生需求,但是如果虫蚁进入排余水管死亡,可能导致排余水管堵塞,用户难以清理,因此可以在机体1设有将排余水管的出口端封闭的第二封口面,排余水管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排余水管处于第三位置为排余水的位置,排余水管处于第四位置为将排余水管的出口端封闭的防虫位置。第二封口面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另外,增加了排余水管后,也可以利用排浆阀3控制排余水管与粉碎杯2的通/断,排浆阀3择一打开排浆管4、排余水管或将两者关闭,还可以在粉碎杯2的底部设有排余水阀,排余水管与排余水阀连接,由排余水阀来控制排余水管与粉碎杯2的通/断。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均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虫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粉碎杯,粉碎杯的底部设有排浆阀,排浆阀连接有排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有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的第一封口面,排浆管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排浆管处于第一位置为向接浆杯排浆的排浆位置,排浆管处于第二位置为第一封口面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的防虫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虫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粉碎杯,粉碎杯的底部设有排浆阀,排浆阀连接有排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有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的第一封口面,排浆管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排浆管处于第一位置为向接浆杯排浆的排浆位置,排浆管处于第二位置为第一封口面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的防虫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口面与排浆管的出口端面贴合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虫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有凸筋,第一封口面设于凸筋的上表面,第一封口面与排浆管的出口端面过盈紧贴,过盈量为H,0.2mm≤H≤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口面的一部分伸入排浆管的出口端、一部分与排浆管的出口端贴合将排浆管的出口端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虫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有凸筋,凸筋的上表面设有凸点,凸点的表面形成第一封口面,凸点的一部分伸入排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刘晓强薛东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