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瑞洋专利>正文

随身行动导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46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身行动导引装置,包含一人机互动单元、一图形操作单元、一通讯单元、一数据储存单元以及一规划/监控单元;该人机互动单元与图形操作单元相连,图形操作单元与规划/监控单元相连,规划/监控单元分别与数据储存单元及通讯单元相连,通讯单元与数据储存单元相连。藉此,透过各单元建构一以大众运输为移动载具的行动导引装置,即使用者输入终点与选定的大众运输种类,该规划导引模块即依据现行位置、目的地、大众运输工具数据与电子地图数据,规划出详细大众运输搭乘行动指引建议,满足以大众运输为移动载具的行动者实时行动导引需求。(*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随身行动导引装置,尤指一种当使用者是采用大众运输工具为其移动载具的情况下,可以实时且动态的提供大众运输工具搭乘导引信息,以辅助使用者到达目的地的随身行动导引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任何人踏入一陌生的环境时,势必需要行动信息以给予移动上的协助,也因此目前的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导引系统已经被商品化大量的应用于车辆行动导航领域,相关技术层面已算成熟。而目前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均是以起点到终点间最短路径或是花费最少时间等逻辑来进行导航路径的规划与建议,因此所产生的导航路径是属于一随意型态的呈现。但在现实环境中并不是所有行动者都具备自主移动(就是移动过程中可依照自主意愿来前进)的条件,以配合随意型态的路径;有许多情况下行动者是必须要依赖大众运输工具来作为移动的条件(就是须配合大众运输的交通路线,无法随个人意志左右;属非自主移动),故随意型态的路径导引并不适合非自主移动条件的行动者使用。也就是说,不同条件的行动者会有不同行动导引信息的需求。以下则分别简单说明自主移动者与非自主移动者对行动信息需求的不同A、自主移动者需要一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行驶路径,同时在移动过程中导航系统须实时导引其驾驶方向。B、非自主移动者需要如何利用大众交通工具从起点到达终点。包含到哪里搭乘大众交通工具、哪些是可行的车次、在哪个站需要换车、在哪个站需要下车、下车后又如何的到达终点。由上简单的说明,可清楚呈现出两种移动条件所需求的行动导引信息是完全的不相同,也可知现有的GPS导航系统,并不适用于非自主移动条件使用者。导致目前行动导引系统在应用面上还局限于有车阶级人士才适合使用,不易扩展其在商业应用上的范围。另一方面,目前虽然有其它的信息媒介(例如网络、书籍)可以提供大众交通搭乘信息给非自主行动者,作为其移动上所需信息的协助,但均还是具有以下问题1、不易实时取得相关信息当行动者身处外面时,通常不易实时能够获取所需要的交通信息,造成行动者的不便。2、非动态性行动者实际上是处于一动态的现实环境中,现况位置会随机的变动,而现有的大众交通搭乘信息则为一静态呈现,造成两者中间仍有落差存在,使得行动者获取信息后仍需要自行判断与决策的能力,才有办法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依据。3、无法完全满足行动者移动需求行动者在移动过程中,搭乘大众交通工具可能只是整个移动过程的一部份,还可能包含从起点到交通工具的载运点、离开交通工具后到终点甚至是转乘交通工具的移动过程。而后三者的行动信息则完全无法获得,也造成行动者的困扰。4、无法实时警示使用者当行动者在真实环境移动时,可能发生坐错大众运输工具的情况,但现行的导引信息媒介无法实时给予警示,有时当行动者自行发觉错误时,可能已需要浪费相当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从上述说明可知,目前许多以大众运输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行动者在现有的环境下,必须自行花费较多的时间、人力与金钱来搜寻出行动所需的信息;甚至还要冒错误的风险。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于以大众运输为移动载具的行动者而言,所需的实时行动导引信息需求在目前是无法被有效满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随身行动导引装置,可满足以大众运输为移动载具的行动者其对于实时行动建议指引的需求,以达到一行动无障碍的生活环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随身行动导引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包含一供使用者输入数据与显示信息的人机互动单元、一供使用者以图形接口操作该装置的图形操作单元、一可实时获取外界信息的通讯单元、一储存该装置运作所需的数据的数据储存单元、一协调其它单元的动作并产生对使用者有用的行动导引信息的规划/监控单元,该人机互动单元与图形操作单元相连,图形操作单元与规划/监控单元相连,规划/监控单元分别与数据储存单元及通讯单元相连,通讯单元与数据储存单元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该装置可满足以大众运输为移动载具的行动者其对于实时行动建议指引的需求,以达到一行动无障碍的生活环境;将实际大众运输交通工具实时状况与建议导引信息相结合,以辅助行动者制定行动决策,以提高行动者决策质量。本技术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架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3是本技术行动建议规划的运作实施方式。图4是本技术实际移动监控的运作实施方式。图5是本技术数据更新的运作实施方式。图6是本技术的所含的导引规划逻辑一实施方式。图7是本技术的所含的导引规划逻辑另一实施方式。标号说明1、个人化行动导航装置 40、数据储存单元 10、人机互动单元41、数据存取模块11、影像显示模块411、数据储存接口111、LCD显示屏 412、数据取出接口12、数据输入模块42、大众运输工具数据库121、触控式手写装置 43、电子地图数据库20、图形操作单元50、规划/监控单元21、图形化输入接口 51、导引规划模块22、图形化输出接口 52、实时监控模块30、通讯单元60、卫星31、GPS定位模块 70、大众运输实时信息中心311、GPS接收器 80、资料下载服务中心312、GPS定位功能32、无线传输模块321、传输天线 322、信息传送功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的随身行动导引装置1,该装置满足行动者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所需的导引信息需求,包括一人机互动单元10、一图形操作单元20、一通讯单元30、一数据储存单元40以及一规划/监控单元50。该人机互动单元10含有影像显示模块11及数据输入模块12,该图形操作单元20含有图形化输入接口21与图形化输出接口22,该通讯单元30包含GPS定位模块31与无线传输模块32,该数据储存单元40包括数据存取模块41、大众运输工具数据库42与电子地图数据库43,该规划/监控单元50,内含导引规划模块51与实时监控模块52;另该装置还可与外界设施联机,如与卫星60联机、与大众运输实时信息中心70联机,取得大众交通工具实际的状况、与资料下载服务中心80联机,以取得最新的大众运输数据以及电子地图数据。而图2则具体呈现该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以下为各部份说明1、影像显示模块11在实施例中则以LCD显示屏111具体呈现,用于显示图像信息。2、数据输入模块12在实施例中则以触控式手写装置121呈现,以方便使用者输入数据。3、图形化输入接口21用于以图标方式供使用者操作该导引装置1的功能以及接收使用者输入的数据。4、图形化输出接口22用于以图示方式表达行动导引规划的结果,供使用者参阅。5、GPS定位模块31于实施例中包含GPS接收器311与定位功能312,主要透过GPS接收311取得卫星信号,并定位出使用者当前所在位置。6、无线传输模块32于实施例中包含传输天线321与信息传送功能322,用于透过无线网络,与外部作数据交换。7、数据存取模块41于实施例中包含数据储存接口411以及数据取出接口412。数据储存接口411用于接收大众运输工具数据与电子地图数据,更新数据库;而数据取出接口412则接收导引规划模块的需求,从大众运输工具数据库42以及电子地图数据库43中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身行动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一供使用者输入数据与显示信息的人机互动单元、一供使用者以图形接口操作该装置的图形操作单元、一可实时获取外界信息的通讯单元、一储存该装置运作所需的数据的数据储存单元、一协调其它单元的动作并产生对使用者有用的行动导引信息的规划/监控单元,该人机互动单元与图形操作单元相连,图形操作单元与规划/监控单元相连,规划/监控单元分别与数据储存单元及通讯单元相连,通讯单元与数据储存单元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洋林瑞丰
申请(专利权)人:刘瑞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