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88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包括:两个导向座,两个导向座左右相对设置,且每个导向座包括若干个横向基座,若干个横向基座自前至后均匀分布,且每个横向基座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分布;两个纵向基座,两个纵向基座左右平行设置,且两个纵向基座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分别安装于一个导向座上;以及若干个活动缓冲环,每个活动缓冲环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两个纵向基座之间;每个活动缓冲环呈开口朝下的U字状分布,且每个活动缓冲环的顶部能够左右伸缩,每个活动缓冲环的高度能够调节。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隧道缓冲结构能够实现全自动化调节活动缓冲环的断面面积、间距和高度,实用性强,缓冲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建设的隧道越来越多,而高速行驶的车辆在进出隧道的过程中,由于行进断面变化、活塞风和空气阻力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空气动力学效应,主要有三类:微压波问题、动力问题和噪音问题。微压波问题主要是高速行驶的车辆进入隧道的过程中,原本占据着空间的空气被排开,但窄小隧道的阻碍、空气的黏性以及隧道壁和列车的阻力作用使得这些被排开的空气不能及时、顺畅排出,于是车辆前方的空气被压缩,车辆进入隧道后,车后方形成负压,因此形成了微压波;动力问题主要是指车辆高速驶入隧道由于气压变化和气流变化,导致车辆左右摆动等;噪音问题主要是车辆与周围气流相互作用产生各种不和谐杂音的问题。这些空气动力学效应会带来许多危害,如:影响车上人员的舒适性、微压波噪音污染环境、微压波损坏隧道结构及其内部设施设备、微压波和动力问题对车体结构有损害。因此需要在隧道洞口位置设置隧道缓冲结构以解决以上问题。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与隧道洞口形式、列车和隧道断面面积、车辆型号、隧道结构和洞内设施设备、车速等因素相关,但是目前已有的隧道缓冲结构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旦施工完成,即定型不变,无法根据车辆型号、车速等因素进行调节,无法达到最好的缓解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的效果;另外,现有的隧道缓冲结构主要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难以回收利用;隧道缓冲结构一般需要现场浇筑,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时间长,不像钢结构可以大量预制构件,快速拼装即可。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从而克服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隧道缓冲结构施工时间长、无法回收利用以及无法调整其断面面积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包括:两个导向座,两个该导向座左右相对设置,且每个该导向座包括若干个横向基座,若干个所述横向基座自前至后均匀分布,且每个所述横向基座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分布;两个纵向基座,两个该纵向基座左右平行设置,且两个该纵向基座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导向座上,每个该纵向基座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左右移动;以及若干个活动缓冲环,每个该活动缓冲环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两个所述纵向基座之间,且每个该活动缓冲环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前后移动;每个该活动缓冲环呈开口朝下的U字状分布,且每个该活动缓冲环的顶部能够左右伸缩,每个所述活动缓冲环的高度能够调节,且每个该活动缓冲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进行调节。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若干个活动稳定板,若干个所述活动稳定板间隔的安装于所有的所述活动缓冲环上,每个所述活动稳定板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分布,且每个所述活动缓冲环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与每个所述活动稳定板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稳定板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三个所述活动稳定板分别安装于所有的所述活动缓冲环的左侧、右侧和顶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活动稳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轨,每个所述第一导轨沿前后方向分布,所述活动缓冲环在位于每个所述活动稳定板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配合的第一导轨轮。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活动缓冲环包括两个环体和连接件,每个所述环体呈圆弧状分布,且两个所述环体的开口方向左右相对分布,左侧的所述环体的上端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与所述连接件的左端连接,右侧的所述环体的上端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与所述连接件的右端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横向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导轨,每个所述第二导轨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纵向基座的底部在位于每个所述横向基座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配合的第二导轨轮,所有的所述第二导轨轮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纵向基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分布,每个所述活动缓冲环的底部在位于每个所述纵向基座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每个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活动缓冲环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所述高度调节装置,每个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活动缓冲环的端部的左右两侧,且每个所述支撑板在位于所述活动缓冲环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齿条,每个所述第二齿条的长度沿上下方向分布,所述活动缓冲环在与每个所述支撑板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齿条对应的第二齿轮,所有的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进行转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活动缓冲环的顶部的前侧,用于检测前方的车辆的型号信息和车速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隧道缓冲结构的纵向基座能够沿着导向座左右方向移动,且活动缓冲环的高度能够调节,用以调节活动缓冲环的断面面积;每个活动缓冲环能够沿着纵向基座前后方向移动,以调整活动缓冲环的密度,从而提高其缓冲效果;通过对隧道缓冲结构纵向、横向和竖向位置的调节,可以适应不同的隧道洞口形式、隧道断面面积、车辆型号和车速等,大大优化了缓冲效果;且该隧道缓冲结构能够预先定制,再将其运输到现场拼装,安装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回收利用。2.本技术的隧道缓冲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活动稳定板,且每个活动缓冲环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与每个活动稳定板连接,既增加了隧道缓冲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又不影响其自动调节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图1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高度调节装置与活动缓冲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纵向基座,1-1-第一齿条,1-2-第二导轨轮,2-横向基座,2-1-第二导轨,3-活动稳定板,3-1-第一导轨,4-活动缓冲环,4-1-环体,4-2-连接件,5-高度调节装置,5-1-第二电机,5-2-第一齿轮,5-3-支撑板,5-4-第二齿轮,5-5-第二齿条,6-检测装置,7-第一导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至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隧道缓冲结构包括两个导向座、两个纵向基座1以及若干个活动缓冲环4。参考图1至图3,两个导向座左右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个导向座,两个该导向座左右相对设置,且每个该导向座包括若干个横向基座,若干个所述横向基座自前至后均匀分布,且每个所述横向基座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分布;/n两个纵向基座,两个该纵向基座左右平行设置,且两个该纵向基座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导向座上,每个该纵向基座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左右移动;以及/n若干个活动缓冲环,每个该活动缓冲环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两个所述纵向基座之间,且每个该活动缓冲环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前后移动;每个该活动缓冲环呈开口朝下的U字状分布,且每个该活动缓冲环的顶部能够左右伸缩,每个所述活动缓冲环的高度能够调节,且每个该活动缓冲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进行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导向座,两个该导向座左右相对设置,且每个该导向座包括若干个横向基座,若干个所述横向基座自前至后均匀分布,且每个所述横向基座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分布;
两个纵向基座,两个该纵向基座左右平行设置,且两个该纵向基座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导向座上,每个该纵向基座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左右移动;以及
若干个活动缓冲环,每个该活动缓冲环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两个所述纵向基座之间,且每个该活动缓冲环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前后移动;每个该活动缓冲环呈开口朝下的U字状分布,且每个该活动缓冲环的顶部能够左右伸缩,每个所述活动缓冲环的高度能够调节,且每个该活动缓冲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活动稳定板,若干个所述活动稳定板间隔的安装于所有的所述活动缓冲环上,每个所述活动稳定板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分布,且每个所述活动缓冲环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与每个所述活动稳定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稳定板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三个所述活动稳定板分别安装于所有的所述活动缓冲环的左侧、右侧和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活动稳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轨,每个所述第一导轨沿前后方向分布,所述活动缓冲环在位于每个所述活动稳定板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配合的第一导轨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调节的隧道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活动缓冲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许杰蒙国往黄劲松孙文涛黄宗辉韦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