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57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2
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包括镀膜机体,镀膜机体内设置有转盘,转盘的下方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下端连接有动力装置,转盘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夹具,夹具包括旋转把手、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滑动轴和移动块,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半圆形槽,移动块上设置有弧形槽,第二固定块上设置有滑动孔,滑动孔内穿设置有滑动轴,滑动轴的右端与旋转把手通过旋转销转动连接,旋转销的轴线与旋转把手的左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旋转销的轴线与旋转把手的后侧面之间的距离,旋转把手的左侧面与旋转把手的后侧面的连接拐角处采用圆弧过渡,滑动轴上还套设有压缩弹簧。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大口径反射镜片真空镀膜装置的下料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片真空镀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镜片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片真空镀膜装置。
技术介绍
镜片的真空镀膜是将镜片放入真空覆膜机内,将真空覆膜机内通过加热等方式将用于镀膜的材料蒸发或者升华,并溅射到镜片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的技术,在大口径反射镜片的制作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真空镀膜操作,现有的镀膜方式是将大口径反射镜片卡合在镀膜治具的凹槽内再放入真空镀膜机内进行镀膜,现有的镀膜设备常采用大口径反射镜片与镀膜治具上的凹槽间隙配合,但由于大口径反射镜片直径较大,镀膜治具又是一体成型结构,导致在将镀膜完成后的镜片从治具上的凹槽内取下时稍微不小心就会碰到镜片的镀膜面,十分不方便,增加了下料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片真空镀膜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减少大口径反射镜片真空镀膜装置的下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包括镀膜机体,所述镀膜机体内水平设置有转盘,转盘的下方设置有转轴,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镀膜机体(1),所述镀膜机体(1)内水平设置有转盘(3),转盘(3)的下方设置有转轴(7),转轴(7)沿竖直方向设置,转轴(7)的上端与转盘(3)的底面固定连接,转轴(7)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6),转盘(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夹具(2),夹具(2)围绕转盘(3)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夹具(2)包括旋转把手(201)、第一固定块(202)、第二固定块(203)、滑动轴(205)和移动块(208),其中第一固定块(202)和第二固定块(203)均固定设置在转盘(3)的上表面上且第一固定块(202)间隔设置在第二固定块(203)的左侧,移动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镀膜机体(1),所述镀膜机体(1)内水平设置有转盘(3),转盘(3)的下方设置有转轴(7),转轴(7)沿竖直方向设置,转轴(7)的上端与转盘(3)的底面固定连接,转轴(7)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6),转盘(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夹具(2),夹具(2)围绕转盘(3)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夹具(2)包括旋转把手(201)、第一固定块(202)、第二固定块(203)、滑动轴(205)和移动块(208),其中第一固定块(202)和第二固定块(203)均固定设置在转盘(3)的上表面上且第一固定块(202)间隔设置在第二固定块(203)的左侧,移动块(208)设置在第一固定块(202)和第二固定块(203)之间且移动块(208)与转盘(3)的上表面滑动设置,移动块(208)与第一固定块(202)间隔设置,第一固定块(202)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与待镀膜镜片适配的半圆形槽,移动块(208)的右侧面上设置有与待镀膜镜片适配的弧形槽,第二固定块(203)上沿左右方向设置有滑动孔(204),滑动孔(204)内滑动穿设置有滑动轴(205),滑动轴(205)的左端延伸至第二固定块(203)的左侧且与移动块(208)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滑动轴(205)的右端延伸至第二固定块(203)的右侧且与旋转把手(201)通过旋转销(206)转动连接,旋转销(206)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旋转销(206)的轴线与旋转把手(201)的左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旋转销(206)的轴线与旋转把手(201)的后侧面之间的距离,旋转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洲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示佳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