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线缠绕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42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防止线缠绕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载重底板,所述载重底板顶部垂直贯穿固定连接有受力支柱,所述受力支柱外端通过转轴水平转动连接有线筒,所述线筒中央外侧一周缠绕有引导线缆,且所述线筒外端中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限位支板,所述限位支板右端表面中央水平贯穿固定连接有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轴承,所述电机转轴右端贯穿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引导线缆一端外侧垂直贯穿连接有控制箱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自动的控制驱动电机进行关闭,进而放置引导线缆被扯断,避免后期无法回收重新缠绕的情况出现,能够自动控制的控制该线缆的延长与否,保护引导线缆不会被扯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线缠绕的自动化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线缆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线缠绕的自动化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电线电缆制造使用具有本行业工艺特点的专用生产设备,以适应线缆产品的结构、性能要求,满足大长度连续并尽可能高速生产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线缆制造的专用设备系列,如挤塑机系列、拉线机系列、绞线机系列、绕包机系列等,电线电缆的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促进,新工艺要求,促进新专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新专用设备的开发,又提高促进了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如拉丝、退火、挤出串联线;物理发泡生产线等专用设备,促进了电线电缆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电缆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线缆在拉伸使用的时候无法进行自动的控制,拉伸到最终长度之后还是无法自动化控制施力电机进行停止,无法保护引导线缆;2、现今线缆在使用之后,经常出现回收不便缠绕成团的情况,会直接影响下次线缆的快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线缠绕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具有实用性更强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线缠绕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载重底板,所述载重底板顶部垂直贯穿固定连接有受力支柱,所述受力支柱外端通过转轴水平转动连接有线筒,所述线筒中央外侧一周缠绕有引导线缆,且所述线筒外端中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限位支板,所述限位支板右端表面中央水平贯穿固定连接有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轴承,所述电机转轴右端贯穿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引导线缆一端外侧垂直贯穿连接有控制箱外壳,所述控制箱外壳前端中央外侧四角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且所述控制箱外壳内腔顶部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开关,且所述引导线缆一端外侧固定包裹有加固部件,所述加固部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施力弹簧。优选的,所述线筒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受力支柱,所述线筒右端中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限位支板。优选的,所述限位轴承内径尺寸与电机转轴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电机转轴左端水平固定贯穿连接于限位支板右端。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板底部中央、限位轴承底部中央与驱动电机底部中央左右两侧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承重支杆。优选的,所述加固部件包括线左夹板、线右夹板、夹板螺栓与外扩螺栓,所述线左夹板底部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线右夹板,所述夹板螺栓外侧分别通过螺纹水平贯穿连接于线左夹板、线右夹板,且所述线左夹板中央水平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外扩螺栓右端外侧通过螺纹水平贯穿连接于螺纹孔内腔,所述外扩螺栓外侧结构与螺纹孔内腔相匹配,且所述外扩螺栓通过螺纹孔水平贯穿连接于线左夹板。优选的,所述电机开关内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内部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优选的,所述施力弹簧顶部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于加固部件左右两端底部表面,且所述施力弹簧底部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于控制箱外壳底部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有线筒外侧缠绕着引导线缆,引导线缆在使用的时候两端分别连接至使用端,基于引导线缆的一端外侧包裹有加固部件,可以利用线左夹板、线右夹板包裹住引导线缆,并利用夹板螺栓进行固定,并且将外扩螺栓插入至螺纹孔内,进而能够对多种尺寸的引导线缆进行加固使用,适用面广,当引导线缆此端被拉动之后,外扩螺栓能够直接对电机开关进行施力,可以自动的控制驱动电机进行关闭,进而放置引导线缆被扯断,避免后期无法回收重新缠绕的情况出现,能够自动控制的控制该线缆的延长与否,保护引导线缆不会被扯断。2、通过设有驱动电机带动电机转轴与线筒进行转动,使用前能够利用驱动电机进行拉伸,使用后还可以利用该驱动电机反向输出动力,带动线筒反向转动将引导线缆重新缠绕回到线筒外壁,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循序渐进的拉伸与缠绕可以避免引导线缆回收不便缠绕成团的情况出现,便于下次对引导线缆的时候,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加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控制箱外壳的内嵌结构示意图;图中:1、载重底板;2、受力支柱;3、线筒;4、引导线缆;5、限位支板;6、电机转轴;7、限位轴承;8、驱动电机;9、控制箱外壳;10、密封板;11、电机开关;12、加固部件;13、施力弹簧;14、承重支杆;15、线左夹板;16、线右夹板;17、夹板螺栓;18、外扩螺栓;19、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线缠绕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载重底板1,载重底板1顶部垂直贯穿固定连接有受力支柱2,受力支柱2外端通过转轴水平转动连接有线筒3,线筒3中央外侧一周缠绕有引导线缆4,且线筒3外端中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限位支板5,限位支板5右端表面中央水平贯穿固定连接有电机转轴6,电机转轴6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轴承7,电机转轴6右端贯穿连接有驱动电机8,引导线缆4一端外侧垂直贯穿连接有控制箱外壳9,控制箱外壳9底部开有孔,控制箱外壳9前端中央外侧四角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0,且控制箱外壳9内腔顶部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开关11,且引导线缆4一端外侧固定包裹有加固部件12,加固部件12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施力弹簧13。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8型号沿硕-28GH,电机开关11为普通断路开关,且驱动电机8自身包括一个开关。具体的,线筒3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受力支柱2,线筒3右端中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限位支板5;保证线筒3的合理转动。具体的,限位轴承7内径尺寸与电机转轴6外径尺寸相匹配,电机转轴6左端水平固定贯穿连接于限位支板5右端;驱动电机8直接带着电机转轴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线筒3进行转动,双向输出的驱动电机8帮助线筒进行双向的转动。具体的,限位支板5底部中央、限位轴承7底部中央与驱动电机8底部中央左右两侧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承重支杆14;对限位支板5、限位轴承7、驱动电机8分别进行支撑固定。具体的,加固部件12包括线左夹板15、线右夹板16、夹板螺栓17与外扩螺栓18,线左夹板15底部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线右夹板16,夹板螺栓17外侧分别通过螺纹水平贯穿连接于线左夹板15、线右夹板16,且线左夹板15中央水平贯穿开设有螺纹孔19,外扩螺栓18右端外侧通过螺纹水平贯穿连接于螺纹孔19内腔,外扩螺栓18外侧结构与螺纹孔19内腔相匹配,且外扩螺栓18通过螺纹孔19水平贯穿连接于线左夹板15;使用之前直接将利用该加固部件12固定在引导线缆4的一端,利用线左夹板15、线右夹板16包裹住引导线缆4,并利用夹板螺栓17进行固定,并且将外扩螺栓18插入至螺纹孔19内,当引导线缆4此端被拉动之后,外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线缠绕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载重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底板(1)顶部垂直贯穿固定连接有受力支柱(2),所述受力支柱(2)外端通过转轴水平转动连接有线筒(3),所述线筒(3)中央外侧一周缠绕有引导线缆(4),且所述线筒(3)外端中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限位支板(5),所述限位支板(5)右端表面中央水平贯穿固定连接有电机转轴(6),所述电机转轴(6)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轴承(7),所述电机转轴(6)右端贯穿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引导线缆(4)一端外侧垂直贯穿连接有控制箱外壳(9),所述控制箱外壳(9)前端中央外侧四角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0),且所述控制箱外壳(9)内腔顶部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开关(11),且所述引导线缆(4)一端外侧固定包裹有加固部件(12),所述加固部件(12)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施力弹簧(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线缠绕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载重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底板(1)顶部垂直贯穿固定连接有受力支柱(2),所述受力支柱(2)外端通过转轴水平转动连接有线筒(3),所述线筒(3)中央外侧一周缠绕有引导线缆(4),且所述线筒(3)外端中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限位支板(5),所述限位支板(5)右端表面中央水平贯穿固定连接有电机转轴(6),所述电机转轴(6)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轴承(7),所述电机转轴(6)右端贯穿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引导线缆(4)一端外侧垂直贯穿连接有控制箱外壳(9),所述控制箱外壳(9)前端中央外侧四角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0),且所述控制箱外壳(9)内腔顶部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开关(11),且所述引导线缆(4)一端外侧固定包裹有加固部件(12),所述加固部件(12)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施力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线缠绕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筒(3)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受力支柱(2),所述线筒(3)右端中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限位支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线缠绕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承(7)内径尺寸与电机转轴(6)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电机转轴(6)左端水平固定贯穿连接于限位支板(5)右端。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鑫陈宇何德辉邹兵陆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人励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