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阵列施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23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阵列施用装置(10000)、使用该施用装置的方法和套件。该微阵列施用装置包括壳体(2000)、微阵列保持器(8100)和柱塞(7000)。柱塞包括第一脊(7310)和第二脊(7320),两者均能够接合到凹口(2320)。微阵列施用装置不使用弹簧或预偏置机构以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微阵列施用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具有复杂致动系统的微针施用装置,诸如使用弹簧或其它储能装置以使微针与皮肤接触的那些装置。此类施用装置的制造成本昂贵,因此它们被设计成多次使用。它们还具有复杂的部件,因此其更换或修理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阵列施用装置,该施用装置可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被构造成朝向皮肤定位并限定壳体的底部的第一主表面、与第一主表面相对并限定壳体的顶部的第二主表面、延伸穿过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腔体、以及限定腔体的内部表面。内部表面可具有:一个或多个脊,每个脊具有脊宽度以及由脊与第一主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定的脊高度;以及定位在第一主表面与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保持器,用于将微阵列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壳体内。微阵列施用装置还可包括柱塞。柱塞具有顶部、底部和一个或多个侧面。第一组一个或多个凹口邻近柱塞的底部定位,第一组一个或多个凹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凹口中的每一者定位在距柱塞的底部基本上相同的距离处并且具有进入一个或多个侧面的第一深度,使得当第一凹口与壳体中的脊完全接合时,第一力可沿朝向壳体的底部的方向释放第一凹口并且第二力可沿朝向壳体的顶部的方向释放第一凹口,第一力与第二力基本上相同。柱塞还具有邻近柱塞的顶部定位的第二组一个或多个凹口,第二组一个或多个凹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凹口中的每一者定位在距柱塞的顶部基本上相同的距离处并且将第二深度延伸到一个或多个侧面中,使得当第二凹口与壳体中的脊完全接合时,第三力可沿朝向壳体的底部的方向释放第二凹口并且第四力可沿朝向壳体的顶部的方向释放第二凹口,第三力与第四力基本上相同。第二深度等于或大于第一深度,并且等于或小于脊宽度。第一组一个或多个凹口与第二组一个或多个凹口之间的距离大于凹口高度。柱塞能够与壳体中的腔体可滑动地接合,以便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第一组一个或多个凹口与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脊接合并且柱塞的底部不在壳体的第一主表面下方延伸,在第二位置中,第二组一个或多个凹口与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脊接合并且柱塞的底部在壳体的第一主表面下方延伸。附图说明图1是壳体的俯视图;图2A是壳体的剖面侧视图;图2B是图2A中所示的壳体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图3是壳体的剖面侧视图;图4是壳体的底视图;图5是壳体的四分之三轮廓图;图6是柱塞的四分之三视图;图7A是柱塞的侧视图;图7B和图7C是从剖面侧视图示出的图7A的柱塞的部分的详细视图;图8A是具有贴片的微阵列载体的四分之三底视图;图8B是没有贴片的微阵列载体的四分之三底视图;图9A是处于第一位置的组装的柱塞和壳体的剖面侧视图;图9B是图9A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图9C是处于第二位置的组装的柱塞和壳体的剖面侧视图;图10A是组装的柱塞、壳体和微阵列载体的剖面侧视图;并且图10B是施用到皮肤表面的组装的柱塞、壳体和微阵列载体的剖面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整个本公开中,为方便起见,常常使用单数形式诸如“一种”、“一个”和“该/所述”;然而,应当理解,除非上下文明确规定或清楚指示仅为单数,否则单数形式意指包括复数。定位术语诸如“顶部”和“底部”或“左侧”和“右侧”在本文中不是参照相对于地面、使用者、地板、大地或重力牵拉方向的位置使用的。相反,这些术语用作相对术语,以指代对象的相对或大致相对的侧面或部分。例如,虽然物体的“顶部”被理解为与“底部”相对或大致相对,但“底部”不一定必须设置成比“顶部”更靠近地面。微针阵列施用装置可包括壳体和柱塞。壳体和柱塞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但最典型地为塑料。可使用的常见塑料包括聚乙烯(诸如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诸如尼龙6,6)等。壳体和柱塞不必由相同材料制成,但这是最常见的。壳体可具有被构造成朝向皮肤定位并限定壳体的底部的第一主表面。第一主表面被构造成与微针装置可释放地接合,具体地讲是与微阵列施用装置的微阵列载体部分可释放地接合。壳体还可具有与第一主表面相对并限定壳体的顶部的第二主表面。壳体可具有延伸穿过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腔体。内部表面可限定腔体。内部表面可具有一个或多个脊。一个或多个脊通常具有脊高度,该脊高度由一个或多个脊与第一主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腔体将具有不包括一个或多个脊的环形形状,并且将仅存在一个围绕整个内部表面形成圆的脊。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脊具有相同的脊高度。在腔体具有另一种形状的情况下,例如当腔体具有正方形、三角形或其它横截面时,则将存在不止一个脊,腔体的每侧有一个脊,并且脊中的每一者将具有相同的脊高度。壳体还可包括定位在第一主表面与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保持器,用于将微阵列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壳体内。保持器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这将部分取决于其被设计成要保持的微阵列装置的构型。一些示例性构型示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布号US2016/0235958中,具体示于图8、9、10、11、12、13、14和15中,并且示于PCT公布号WO02/30300中,具体示于图16中。保持器的一个具体构型在本公开的附图中示出,但应当理解,其它构型也是可能的。在本公开的附图所示的构型中,保持器为壳体中的狭槽的形式,狭槽的底部由第一主表面限定,并且狭槽的顶部由另外的表面限定。微针阵列装置可装配在狭槽内并且与保持器可滑动地接合。沟槽可存在于狭槽中以与微针阵列装置接合。在许多情况下,取决于保持器的构型,第一主表面未一直延伸穿过壳体。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主表面可例如仅在壳体的一部分上延伸,仅沿着壳体的一个或多个侧面或边缘的部分延伸,等等。尽管如此,即使在第一主表面是保持器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第一主表面通常也将位于壳体的被构造成接收微针阵列装置的部分的下方。柱塞可具有顶部和底部以及一个或多个侧面。柱塞被构造成与壳体中的腔体可滑动地接合。具体地讲,柱塞的底部可放置在壳体的腔体内。因此,柱塞的形状将取决于壳体的腔体的形状。在大多数情况下,壳体的内部腔体具有圆形横截面,因此柱塞也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形状是圆柱形的(不包括脊)。柱塞可具有邻近柱塞的底部定位的第一组一个或多个凹口,所有这些凹口定位在距柱塞的顶部基本上相同的距离处。第一组一个或多个凹口具有进入柱塞的一个或多个侧面的第一深度。第一宽度等于或小于脊宽度。第一组一个或多个凹口被构造成使得当与壳体中的脊完全接合时,第一力可沿朝向壳体的底部的方向释放第一凹口并且第二力可沿朝向壳体的顶部的方向释放第一凹口,第一力与第二力基本上相同。第一力和第二力基本上相同,使得它们的差值优选地不超过10%。这通常是通过提供具有一定轮廓的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来实现的,该轮廓关于基本上垂直于柱塞的与凹口相邻的侧面的轴线基本上旋转对称。“基本上旋转对称”是指在制造公差内的旋转对称,具体地是指大于90%对称的旋转对称,甚至更具体地是指大于95%对称的旋转对称。“基本上垂直”是指轴线与柱塞的侧面之间的角度为约90°,并且在具体情况下该角度为80°至100°。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阵列施用装置,所述微阵列施用装置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包括/n第一主表面,所述第一主表面被构造成朝向皮肤定位并限定所述壳体的底部,/n第二主表面,所述第二主表面与所述第一主表面相背对并限定所述壳体的顶部,/n腔体,所述腔体延伸穿过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n内部表面,所述内部表面限定所述腔体,所述内部表面包括一个或多个凹口,所述凹口具有凹口深度,/n凹口高度,所述凹口高度由所述凹口与所述第一主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定,和/n保持器,所述保持器位于所述第一主表面与所述第二主表面之间,用于将微阵列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所述壳体内;/n柱塞,所述柱塞包括/n顶部、底部和一个或多个侧面,/n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脊,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脊邻近所述柱塞的所述底部定位,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脊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脊中的每一者定位在距所述柱塞的所述底部基本上相同的距离处并且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侧面延伸第一宽度,使得当所述第二脊与所述凹口完全接合时,第一力能够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方向释放所述脊并且第二力能够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部的方向释放所述脊,所述第一力与所述第二力基本上相同;和/n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脊,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脊邻近所述柱塞的所述顶部定位,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脊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脊中的每一者定位在距所述柱塞的所述顶部基本上相同的距离处并且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侧面延伸第二宽度,使得当所述第二脊与所述凹口完全接合时,第三力能够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方向释放所述脊并且第四力能够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部的方向释放所述脊,所述第三力与所述第四力基本上相同,/n其中,/n所述第二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宽度,/n所述第二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凹口深度,/n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脊与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脊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凹口高度,并且/n所述柱塞能够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腔体可滑动地接合,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n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脊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接合,并且所述柱塞的所述底部不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下方延伸,和/n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脊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接合,并且所述柱塞的所述底部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下方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9 US 62/607,5771.一种微阵列施用装置,所述微阵列施用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主表面,所述第一主表面被构造成朝向皮肤定位并限定所述壳体的底部,
第二主表面,所述第二主表面与所述第一主表面相背对并限定所述壳体的顶部,
腔体,所述腔体延伸穿过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
内部表面,所述内部表面限定所述腔体,所述内部表面包括一个或多个凹口,所述凹口具有凹口深度,
凹口高度,所述凹口高度由所述凹口与所述第一主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定,和
保持器,所述保持器位于所述第一主表面与所述第二主表面之间,用于将微阵列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所述壳体内;
柱塞,所述柱塞包括
顶部、底部和一个或多个侧面,
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脊,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脊邻近所述柱塞的所述底部定位,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脊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脊中的每一者定位在距所述柱塞的所述底部基本上相同的距离处并且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侧面延伸第一宽度,使得当所述第二脊与所述凹口完全接合时,第一力能够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方向释放所述脊并且第二力能够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部的方向释放所述脊,所述第一力与所述第二力基本上相同;和
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脊,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脊邻近所述柱塞的所述顶部定位,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脊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脊中的每一者定位在距所述柱塞的所述顶部基本上相同的距离处并且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侧面延伸第二宽度,使得当所述第二脊与所述凹口完全接合时,第三力能够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方向释放所述脊并且第四力能够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部的方向释放所述脊,所述第三力与所述第四力基本上相同,
其中,
所述第二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宽度,
所述第二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凹口深度,
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脊与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脊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凹口高度,并且
所述柱塞能够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腔体可滑动地接合,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脊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接合,并且所述柱塞的所述底部不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下方延伸,和
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脊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接合,并且所述柱塞的所述底部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下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施用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器为所述壳体中的狭槽的形式。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微阵列施用装置,其中所述腔体具有环形形状,并且所述壳体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是围绕整个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J·维尔塔宁凯文·L·帕克特詹姆士·L·舒格戴维·J·怀特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