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后部结构及含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00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顶后部结构及含其的车辆,其包括相互固定的后顶横梁上板与后顶横梁下板,后顶横梁上板与后顶横梁下板之间形成空腔,车顶后部结构还包括铰链安装座,铰链安装座包括:加强部,加强部位于空腔内,加强部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固定于后顶横梁上板和后顶横梁下板;安装部,安装部连接于加强部,安装部具有铰链安装接口。这种车顶后部结构利用后顶横梁上板与后顶横梁下板之间形成的空腔,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铰链安装座与后顶横梁上下板同时连接固定,以大大增强了铰链安装座沿后顶横梁上板或后顶横梁下板厚度方向的结构强度,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方案,无需额外焊接加强板,有效减少了零件开发数量,并简化焊装生产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顶后部结构及含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车顶后部结构及含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车辆的车顶后部由后顶横梁上板与后顶横梁下板组合焊接而成。对于SUV等具有尾门的车型而言,会在车顶后部设置安装接口,以用于连接气撑弹簧等尾门支撑设备。随着电动尾门的普及,连接于安装接口处的气撑弹簧变为电动撑杆,以用于驱动尾门的自动开闭。电动撑杆实际使用工况相比普通气弹簧使用工况更恶劣,因此对安装接口处的强度要求也对应提高。为增强结构刚度,通常会在安装接口附近增焊铰链安装加强板,但这种额外设置加强件的方案会增加模具费用和焊接工时,导致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车顶后部位置增加铰链安装加强板的方式提高安装接口处的结构强度,导致制造成本上升的缺陷,提供一种车顶后部结构及含其的车辆。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车顶后部结构,其包括相互固定的后顶横梁上板与后顶横梁下板,所述后顶横梁上板与所述后顶横梁下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车顶后部结构还包括铰链安装座,所述铰链安装座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加强部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后顶横梁上板和所述后顶横梁下板;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加强部,所述安装部具有铰链安装接口。这种车顶后部结构利用后顶横梁上板与后顶横梁下板之间形成的空腔,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铰链安装座与后顶横梁上下板同时连接固定,以大大增强了铰链安装座沿后顶横梁上板或后顶横梁下板厚度方向的结构强度,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方案,无需额外焊接加强板,有效减少了零件开发数量,并简化焊装生产工序。另外,这种车顶后部结构仅依靠单个零件(即铰链安装座)就满足了安装电动尾门的结构强度要求,因此,这种固定方案所涉及的铰链安装座可以同时兼容于安装普通气弹簧撑杆的车型,不会提高安装普通气弹簧撑杆的车型的制造成本。较佳地,所述铰链安装座包括两个所述加强部,两个所述加强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以通过使安装部的两侧同时固定于后顶横梁上板和后顶横梁下板,保证铰链安装接口处的结构强度。较佳地,所述安装部延伸至所述空腔外。较佳地,两个所述加强部固定于所述后顶横梁下板的固定点分别位于所述铰链安装接口的两侧,以进一步保证铰链安装接口处的结构强度。较佳地,所述加强部包括加强本体和至少两个横梁上板连接板,至少两个所述横梁上板连接板之间呈角度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加强本体,至少两个所述横梁上板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后顶横梁上板的不同表面,以通过这种呈角度设置的横梁上板连接板同时连接于后顶横梁上板的方式,有效提升组件的整体刚度。较佳地,所述加强部包括加强本体和至少两个横梁下板连接板,至少两个所述横梁下板连接板之间呈角度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加强本体,至少两个所述横梁下板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后顶横梁下板的不同表面,以通过这种呈角度设置的横梁下板连接板同时连接于后顶横梁下板的方式,有效提升组件的整体刚度。较佳地,所述加强本体沿垂直于所述后顶横梁上板或所述后顶横梁下板的方向设置,以进一步增强铰链安装座沿后顶横梁上板或后顶横梁下板的厚度方向的结构强度。较佳地,所述安装部的表面具有加强筋,以实现在安装部处局部加强的目的。较佳地,所述加强部焊接固定于所述后顶横梁上板和所述后顶横梁下板。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车顶后部结构。该车辆中利用后顶横梁上板与后顶横梁下板之间形成的空腔,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铰链安装座与后顶横梁上下板同时连接固定,以大大增强了铰链安装座沿后顶横梁上板或后顶横梁下板厚度方向的结构强度,有效减少了零件开发数量,并简化焊装生产工序。另外,由于该车辆依靠单个铰链安装座就满足了安装电动尾门的结构强度要求,而无需设置加强版。因此,这种固定方案所涉及的铰链安装座同时可兼容于安装普通气弹簧撑杆的车型,并且不会提高安装普通气弹簧撑杆的车型的制造成本。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车顶后部结构及含其的车辆中,利用后顶横梁上板与后顶横梁下板之间形成的空腔,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铰链安装座与后顶横梁上下板同时连接固定,以大大增强了铰链安装座沿后顶横梁上板或后顶横梁下板厚度方向的结构强度,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方案,无需额外焊接加强板,有效减少了零件开发数量,并简化焊装生产工序。另外,由于该车顶后部结构依靠单个铰链安装座就满足了安装电动尾门的结构强度要求,而无需设置加强版。因此,这种固定方案所涉及的铰链安装座同时可兼容于安装普通气弹簧撑杆的车型,并且不会提高安装普通气弹簧撑杆的车型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顶后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顶后部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铰链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铰链安装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后顶横梁上板1后顶横梁下板2空腔3铰链安装座4加强部41加强本体411安装部42铰链安装接口421加强筋422凸台4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车顶后部结构,其包括后顶横梁上板1、后顶横梁下板2以及铰链安装座4。后顶横梁上板1与后顶横梁下板2相互固定,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空腔3,以提高其结构刚度,而铰链安装座4则设置在该空腔3内,其具体包括有加强部41和安装部42。其中,加强部41完全设置在空腔3内部,加强部4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后顶横梁上板1和后顶横梁下板2,并与其进行固定,而安装部42则连接于加强部41,在安装部42上具有铰链安装接口421,以供电动撑杆或气撑弹簧等进行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也可以与加强部一起位于空腔内。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部42向外延伸,并从后顶横梁上板1与后顶横梁下板2的边缘位置延伸至空腔3外,以在后顶横梁上板1与后顶横梁下板2的边缘位置形成铰链安装接口421。该车顶后部结构,通过将铰链安装座4设置在空腔3内部,并使其两端分别固定于后顶横梁上板1和后顶横梁下板2,以利用后顶横梁上板1与后顶横梁下板2之间形成的空腔3,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铰链安装座4与后顶横梁上下板同时连接固定,以大大增强了铰链安装座4沿后顶横梁上板1或后顶横梁下板2的厚度方向的结构强度,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方案,无需额外焊接加强板,有效减少了零件开发数量,并简化焊装生产工序。另外,由于本技术中的车顶后部结构依靠单个零件(即铰链安装座4)就满足了安装电动尾门的结构强度要求,因此,这种固定方案所涉及的铰链安装座可以同时兼容于安装普通气弹簧撑杆的车型,不会提高安装普通气弹簧撑杆的车型的制造成本,可提高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顶后部结构,其包括相互固定的后顶横梁上板与后顶横梁下板,所述后顶横梁上板与所述后顶横梁下板之间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后部结构还包括铰链安装座,所述铰链安装座包括:/n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加强部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后顶横梁上板和所述后顶横梁下板;/n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加强部,所述安装部具有铰链安装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后部结构,其包括相互固定的后顶横梁上板与后顶横梁下板,所述后顶横梁上板与所述后顶横梁下板之间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后部结构还包括铰链安装座,所述铰链安装座包括:
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加强部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后顶横梁上板和所述后顶横梁下板;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加强部,所述安装部具有铰链安装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安装座包括两个所述加强部,两个所述加强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延伸至所述空腔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强部固定于所述后顶横梁下板的固定点分别位于所述铰链安装接口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包括加强本体和至少两个横梁上板连接板,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明张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