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线性动力吸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87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9
一种非线性动力吸振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吸振器、减震器领域。提出了一种轻质的非线性动力吸振器。有利于整车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导杆、橡胶环和导向筒,所述导杆穿设于导向筒中、且远离导向筒的一端设有受力端头一,所述导向筒远离导杆的一端设有受力端头二;所述橡胶环的内部设有与其同轴心的帘布层,所述帘布层呈筒状;所述橡胶环的内部还设有若干簧片,若干所述簧片平行于橡胶环的轴向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摆脱了常规交通工具用吸振器加上大质量的弹簧的设计,有利于整车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线性动力吸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振器、减震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的非线性动力吸振器。
技术介绍
吸振器、减震器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为了使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行驶平稳,减少颠簸,提高交通工具运行的平顺性,通常在交通工具的车架上会设有吸振器(减震器)。一般的车用吸振器(减震器)结构是导杆与导向筒外安装有一大刚度弹簧,导杆与导向筒间多有阻尼器,这种设计保证了吸振器有足够的刚度和阻尼,但因其结构全为金属,导致其质量较大,会影响到整车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轻质的非线性动力吸振器。此种非线性动力吸振器主要以橡胶和簧片为吸振、减震结构,在需要时导向筒可选装内置弹簧,摆脱了常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用吸振器(减震器)上大质量的弹簧和阻尼器,有利于整车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导杆、橡胶环和导向筒,所述导杆穿设于导向筒中、且远离导向筒的一端设有受力端头一,所述导向筒远离导杆的一端设有受力端头二;所述导杆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台阶一,所述导向筒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台阶二,所述橡胶环的套接所述导向筒,所述橡胶环的两侧端面分别贴合于所述限位台阶一、限位台阶二;所述橡胶环的内部设有与其同轴心的帘布层,所述帘布层呈筒状;所述橡胶环的内部还设有若干簧片,若干所述簧片平行于橡胶环的轴向设置。若干所述簧片与橡胶环的轴心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簧片由金属或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簧片呈弓字型。r>所述簧片呈瓦楞板状。所述帘布层由纤维材质制成,所述帘布层内嵌于橡胶环中,所述帘布层与橡胶环内壁的间距大于帘布层与橡胶环外壁的间距。所述的橡胶环由弹性好、耐腐蚀的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导杆和导向筒由耐冲击、耐腐蚀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导杆的外壁和导向筒的内壁之间涂覆有润滑油脂。所述非线性动力吸振器还包括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平行于导向筒的轴向设置在导向筒之内、且抵在导杆和导向筒的内壁之间。本专利技术采用橡胶和簧片为主要吸振、减震结构,在需要时导向筒可内置弹簧结构作为辅助,摆脱了常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用吸振器(阻尼器、减震器)加上大质量的弹簧的设计,有利于整车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应用前景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案的轴向剖视图,图3为本案的三维立体图,图4为橡胶环、帘布层和簧片的断面结构图,图5为橡胶环、帘布层和簧片三维立体图,图6为导向筒结构示意图,图7为导杆结构示意图,图8为簧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导杆,2是橡胶环,3是帘布层,4是簧片,5是支撑弹簧,6是导向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如图1-7所示,包括导杆1、橡胶环2和导向筒6,所述导杆1穿设于导向筒6中、且远离导向筒6的一端设有受力端头一,所述导向筒6远离导杆1的一端设有受力端头二;所述导杆1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台阶一,所述导向筒6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台阶二,所述橡胶环2的套接所述导向筒6,所述橡胶环2的两侧端面分别贴合于所述限位台阶一、限位台阶二;所述橡胶环2的内部设有与其同轴心的帘布层3,所述帘布层3呈筒状;所述橡胶环2的内部还设有若干簧片4,若干所述簧片4平行于橡胶环2的轴向设置。若干所述簧片4与橡胶环2的轴心之间的间距相等。一般情况下采用12片簧片4均布内嵌于橡胶环2中,簧片4的数量可随设计要求增加或减少。所述簧片4由金属或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簧片的结构形态进行代表性阐述:实施例一:所述簧片4呈弓字型。实施例二:所述簧片4呈瓦楞板状。实施例三:所述簧片4呈劣弧形。实施例四:所述簧片4呈S型。所述帘布层3是一圈由纤维材质制成的筒状帘布,所述帘布层3内嵌于橡胶环2中,所述帘布层3与橡胶环2内壁的间距大于帘布层3与橡胶环2外壁的间距。当橡胶环2受到导杆1的限位台阶一和导向筒6的限位台阶二挤压时,橡胶环2会被压缩成鼓状,橡胶环2的外层表面发生膨胀,可能有开裂的危险,帘布层3的作用就是保证橡胶环2膨胀变形时橡胶材质不易出现开裂、损毁等现象。所述的橡胶环2由弹性好、耐腐蚀的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导杆1和导向筒6由耐冲击、耐腐蚀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导杆1的外壁和导向筒6的内壁之间涂覆有润滑油脂。从而在二者出现相对运动时,在二者之间进行良好、有效的润滑。所述非线性动力吸振器还包括支撑弹簧5,所述支撑弹簧5平行于导向筒6的轴向设置在导向筒6之内、且抵在导杆1和导向筒6的内壁之间。所述的支撑弹簧5是非线性动力吸振器中的辅助减震、吸振结构,在工作条件振动剧烈的情况下,可选装支撑弹簧。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工作时可令导杆1为输入、导向筒6为输出,也可令导向筒6为输入、导杆1为输出;当受力端头一、受力端头二受力后,出现相对运动时,橡胶环2在限位台阶一和限位台阶二的压迫下被压缩,此时橡胶环2与簧片4起到主要支撑导杆1和导向筒6的压缩变形的作用,保证此种吸振器的缓冲、吸振、减震、储能等功效,帘布层3则保证橡胶环2在受压弯曲变形时橡胶材质不易开裂、损毁;在需要时导向筒6可内置支撑弹簧5,分散橡胶环2与簧片4的受力,提高缓冲、吸振、减震、储能等功效。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橡胶和簧片为主要吸振、减震结构,在需要时导向筒可内置弹簧结构作为辅助,摆脱了常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用吸振器(阻尼器、减震器)加上大质量的弹簧的设计,有利于整车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应用前景广泛。目前国内外均无此应用技术,具有重大原创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结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线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橡胶环和导向筒,所述导杆穿设于导向筒中、且远离导向筒的一端设有受力端头一,所述导向筒远离导杆的一端设有受力端头二;/n所述导杆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台阶一,所述导向筒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台阶二,所述橡胶环的套接所述导向筒,所述橡胶环的两侧端面分别贴合于所述限位台阶一、限位台阶二;/n所述橡胶环的内部设有与其同轴心的帘布层,所述帘布层呈筒状;/n所述橡胶环的内部还设有若干簧片,若干所述簧片平行于橡胶环的轴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线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橡胶环和导向筒,所述导杆穿设于导向筒中、且远离导向筒的一端设有受力端头一,所述导向筒远离导杆的一端设有受力端头二;
所述导杆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台阶一,所述导向筒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台阶二,所述橡胶环的套接所述导向筒,所述橡胶环的两侧端面分别贴合于所述限位台阶一、限位台阶二;
所述橡胶环的内部设有与其同轴心的帘布层,所述帘布层呈筒状;
所述橡胶环的内部还设有若干簧片,若干所述簧片平行于橡胶环的轴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线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簧片与橡胶环的轴心之间的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线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由金属或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线性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呈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又群张陈曦皮伟王秋伟郑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