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法及定位箍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法及定位箍。
技术介绍
预应力管桩一般用作建筑等的桩基础。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预应力管桩包括圆筒形桩身800、桩头810。施工时,由于建筑的桩长大多采用30m以上,而预应力管桩的长度一般为15m以下,因此预应力管桩施工时采用多个桩叠加的方式以增大桩的伸入长度。相邻预应力管桩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将两端桩头焊接的方式,且上下两节预应力管桩轴向错位距离小于2mm。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相邻预应力管桩焊接定位时,将待压入的预应力管桩先压入的预应力管桩定位后,先人工粗略对位,再用钢杠从不同方向撬动下节预应力管桩,经多次撬动后,可使上下两节预应力管桩对齐,但是操作方法持续时间长,导致施工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预应力管桩用定位箍,通过定位环与限位环的设置,实现提高施工工作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管桩用定位箍,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上节桩(100)外侧的定位环(400)、套设在下节桩(200)外侧的限位环(500)和用于承接电焊钳的两个限位座(600),所述定位环(400)分为两个呈半环形的定位板(410),两块所述定位板(410)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座(600)沿定位环(400)周向与定位环(400)滑移连接,所述限位环(500)分为两个呈半环形的限位板(510),两块所述限位板(510)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环(400)与限位环(500)通过限位杆(700)连接,所述限位杆(700)两端均定位环(400)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管桩用定位箍,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上节桩(100)外侧的定位环(400)、套设在下节桩(200)外侧的限位环(500)和用于承接电焊钳的两个限位座(600),所述定位环(400)分为两个呈半环形的定位板(410),两块所述定位板(410)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座(600)沿定位环(400)周向与定位环(400)滑移连接,所述限位环(500)分为两个呈半环形的限位板(510),两块所述限位板(510)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环(400)与限位环(500)通过限位杆(700)连接,所述限位杆(700)两端均定位环(400)周向分别与定位环(400)、限位环(500)滑移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用定位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400)远离地面的一端开设有沿其周向的滑槽(420),滑槽(420)内设置有滑环(430),滑环(430)沿滑槽(420)长度方向与滑槽(420)滑移连接,且滑环(430)分为与定位板(410)对应的两块滑板(431),滑板(431)、限位座(600)、限位杆(700)一一对应,且滑板(431)与对应的限位座(600)、限位杆(700)均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座(600)沿定位环(400)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用定位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20)槽底开设有驱动槽(421),所述驱动槽(421)内设置有驱动齿轮(422),所述滑环(430)上开设有与驱动齿轮(422)啮合的齿牙(432),所述驱动齿轮(422)通过转动轴(424)与驱动槽(42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24)上设置有复位卷簧(423),复位卷簧(423)一端与转动轴(42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环(40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用定位箍,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板(410)的自由端上开设有导向槽(411),另一所述定位板(410)的自由端上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海涛,李永河,周同同,陈尚晓,管礼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高速路桥养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