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69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包括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圆形研磨框,圆形研磨框的轴心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均匀设有三个第一支架,第一支架靠近圆形研磨框内壁的一端两侧上分别活动设有活动杆,活动杆靠近圆形研磨框内壁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靠近圆形研磨框内壁的一端上活动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活动设有研磨滚筒;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一转轴之间的活动杆上经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活动杆上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对粉碎后钛铁矿或高钛渣进行研磨,研磨的粒径大小控制方便,便于原料进行酸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研磨装置,特别是一种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纳米二氧化钛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硫酸分解钛原料法和氯气分解钛原料法两种。而我公司是以钛铁矿或高钛渣为原料,用硫酸分解,然后除去原料中的铁后,经过水解、煅烧等工艺而制得;但是在该工艺中存在,钛铁矿或高钛渣为原料需要进行粉碎,但是经过粉碎后原料的粒径较大,直接用于酸解,会导致酸解效率降低,原料的硬度大,但是若采用现有球磨或湿磨对粉碎后原料进行研磨,大材小用的同时,存在研磨的时间长,同时由于原料的硬度大,对设备耗损高,导致成本高,且研磨后的物料粒径较小,虽然提高了酸解效率,但是酸解过程中,由于粒径较小,容易造成原料流失;同时球磨或湿磨对于研磨后原料粒径大小控制并不方便。所以我公司针对以上问题研发出一种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本技术具有能对粉碎后钛铁矿或高钛渣进行研磨,研磨的粒径大小控制方便,便于原料进行酸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包括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圆形研磨框,圆形研磨框的轴心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均匀设有三个第一支架,第一支架靠近圆形研磨框内壁的一端两侧上分别活动设有活动杆,活动杆靠近圆形研磨框内壁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靠近圆形研磨框内壁的一端上活动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活动设有研磨滚筒;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一转轴之间的活动杆上经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活动杆上设有弹簧;所述相邻两个研磨滚筒之间的第一支架上经连接杆连接有研磨板,研磨板的两端分别与研磨滚筒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且研磨板与圆形研磨框的半径垂直设置。前述的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中,所述圆形研磨框的上端设有进料斗,圆形研磨框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经凹槽活动连接有下料板,下料板上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上端面半径与圆形研磨框内壁的半径相同。前述的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中,所述下料板的一侧上设有把手。前述的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中,所述圆形研磨框外壁的一侧经第三转轴连接有圆形研磨盖,圆形研磨框外壁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设有螺纹孔;圆形研磨盖背离第三转轴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活动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一端上设有转动盘,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孔配合使用。前述的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中,所述圆形研磨盖上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与第一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前述的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中,所述圆形研磨盖下端设有弧形板槽。前述的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中,所述圆形研磨框外的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经啮合连接有第二转动齿轮,第二转动齿轮的一侧连接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固定连接支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使用时,经进料斗向圆形研磨框内加入粉碎后的钛铁矿或高钛渣原料后,通过活动杆是能在第一支架上移动的,且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受到弹簧的弹力,由于第一支架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弹力使第二支架向圆形研磨框的内壁移动,第二支架带动第二转轴及研磨滚筒向圆形研磨框的内壁移动,使研磨滚筒紧压圆形研磨框的内壁;通过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支架转动,第一支架分别经活动杆带动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带动第二转轴及研磨滚筒转动,使研磨滚筒紧压圆形研磨框内壁转动;在研磨滚筒紧压圆形研磨框内壁转动的过程中,当原料位于研磨滚筒与圆形研磨框之间时,就会对原料进行压力滚动研磨,使原料的粒径减小,同时由于原料本身的体积大小,会使研磨滚筒背离圆形研磨框内壁发生移动,研磨滚筒经第二转轴带动第二支架移动,第二支架带动活动杆在第一支架上背离圆形研磨框内壁移动,但这个过程中,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活动杆上设有弹簧的作用下,研磨滚筒始终受到弹簧弹力,使研磨滚筒紧压圆形研磨框内壁转动,始终保持对原料进行压力滚动研磨,实现能对粉碎后钛铁矿或高钛渣进行研磨。2、通过相邻两个研磨滚筒之间的第一支架上经连接杆连接有研磨板,研磨板的两端分别与研磨滚筒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且研磨板与圆形研磨框的半径垂直设置,实现在研磨滚筒紧压圆形研磨框内壁转动对原料进行压力滚动研磨后,直接落入研磨板上,而转动过程中,由于研磨板与圆形研磨框的半径垂直设置,研磨板伴随着第一支架一起转动,落入研磨板上的原料又进入下一个相邻的研磨滚筒和圆形研磨框内壁的上端,而转动的研磨滚筒继续对原料进行压力滚动研磨,提高研磨的效率,实现使用方便。3、由于研磨滚筒始终受到弹簧弹力,使研磨滚筒紧压圆形研磨框内壁转动,始终保持对原料进行压力滚动研磨,通过将活动杆上的调节螺栓拆下后,将活动杆由第一支架上取下后,更换不同弹力系数的弹簧,再将活动杆安装在第一支架,通过调节螺栓将活动杆连接在第一支架上,且弹簧保持压缩状态,且同时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栓,改变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活动杆上弹簧的压缩程度,也可以改变弹簧弹力大小,通过改变研磨滚筒受到弹簧的弹力大小,当原料位于研磨滚筒与圆形研磨框内壁之间时,原料受到的压力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原料研磨后的粒径大小也会相应的改变,实现研磨的粒径大小控制方便,便于原料进行酸解。4、研磨的过程中,通过出料口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经凹槽活动连接有下料板,下料板上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上端面半径与圆形研磨框内壁的半径相同的作用下,弧形板与圆形研磨框内壁组合成一个完成的内壁,便于研磨滚筒紧压圆形研磨框内壁转动,对原料进行压力滚动研磨;研磨完成后,通过将凹槽上活动连接有下料板取出,下料板带动弧形板由圆形研磨框及圆形研磨盖的下端取出,使圆形研磨框内原料经出料口下料,实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研磨的成本低。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能对粉碎后钛铁矿或高钛渣进行研磨,研磨的粒径大小控制方便,便于原料进行酸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A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下料板、弧形板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下料板、弧形板和把手的侧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架,2-出料口,3-凹槽,4-螺纹孔,5-圆形研磨框,6-进料斗,7-第二转轴,8-弹簧,9-研磨板,10-第一支架,11-第一转轴,12-第三转轴,13-连接杆,14-弧形板,15-圆形研磨盖,16-轴承座,17-螺纹杆,18-弧形板槽,19-第一传动齿轮,20-第二转动齿轮,21-转动电机,22-活动杆,23-研磨滚筒,24-第二支架,25-调节螺栓,26-下料板,27-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1),支架(1)上设有圆形研磨框(5),圆形研磨框(5)的轴心上设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上均匀设有三个第一支架(10),第一支架(10)靠近圆形研磨框(5)内壁的一端两侧上分别活动设有活动杆(22),活动杆(22)靠近圆形研磨框(5)内壁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二支架(24),第二支架(24)靠近圆形研磨框(5)内壁的一端上活动设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上活动设有研磨滚筒(23);所述第一支架(10)与第一转轴(11)之间的活动杆(22)上经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25);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4)之间的活动杆(22)上设有弹簧(8);所述相邻两个研磨滚筒(23)之间的第一支架(10)上经连接杆(13)连接有研磨板(9),研磨板(9)的两端分别与研磨滚筒(2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且研磨板(9)与圆形研磨框(5)的半径垂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1),支架(1)上设有圆形研磨框(5),圆形研磨框(5)的轴心上设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上均匀设有三个第一支架(10),第一支架(10)靠近圆形研磨框(5)内壁的一端两侧上分别活动设有活动杆(22),活动杆(22)靠近圆形研磨框(5)内壁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二支架(24),第二支架(24)靠近圆形研磨框(5)内壁的一端上活动设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上活动设有研磨滚筒(23);所述第一支架(10)与第一转轴(11)之间的活动杆(22)上经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25);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4)之间的活动杆(22)上设有弹簧(8);所述相邻两个研磨滚筒(23)之间的第一支架(10)上经连接杆(13)连接有研磨板(9),研磨板(9)的两端分别与研磨滚筒(2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且研磨板(9)与圆形研磨框(5)的半径垂直设置。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生产原料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研磨框(5)的上端设有进料斗(6),圆形研磨框(5)的下端设有出料口(2),出料口(2)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经凹槽(3)活动连接有下料板(26),下料板(26)上设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上端面半径与圆形研磨框(5)内壁的半径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廷雷赵磊万本军张邦琪张旭魏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