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脱硫系统的碳化硅搅拌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149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一种应用于脱硫系统的碳化硅搅拌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避免搅拌叶轮在腐蚀、冲蚀和敲击共同作用的使用环境下,极快损坏失效现象,搅拌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包括上侧设置有进料口的搅拌罐体,其特征在于:搅拌罐体下侧设置有出料口,搅拌罐体的混合搅拌腔内的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轮,搅拌叶轮的叶轮轮毂上均布有若干组折弯叶片;折弯叶片的叶片片体上设置有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第三折弯段和第四折弯段;搅拌轴伸出到搅拌罐体端部外侧的一端通过减速器与搅拌驱动电机相连。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搅拌效率高,能耗低,耐腐蚀性能和耐冲蚀性能可靠,能够有效提升搅拌叶轮在恶劣介质环境中的使用寿命,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脱硫系统的碳化硅搅拌器
本技术属于烟气脱硫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搅拌效率高,能耗低,耐腐蚀性能和耐冲蚀性能可靠,能够有效提升搅拌叶轮在恶劣介质环境中的使用寿命,便于维护的应用于脱硫系统的碳化硅搅拌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国家大力倡导“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国家最高职能部门也明确要求并严格监管:所有的火力发电机组都必须进行烟气脱硫。在烟气脱硫的过程中,需要将石灰石浆液输送至脱硫塔上,用以中和烟气中的硫酸根,进而使排放的烟气达到环保标准。输送搅拌石灰石浆液的脱硫混合过程中,会产生酸碱盐类的复杂介质,这类介质具有腐蚀性和冲蚀性,且介质在移动中会产生较强的敲击力。现有结构的脱硫混合搅拌器与该类介质直接接触使用时,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的固有问题,即使采用磁感应、无接触密封等新型技术,以及采用极高造价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仍然无法避免搅拌器的搅拌叶轮在腐蚀、冲蚀和敲击共同作用的使用环境下,极快损坏失效的现象。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用于脱硫系统的脱硫混合搅拌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搅拌效率高,能耗低,耐腐蚀性能和耐冲蚀性能可靠,能够有效提升搅拌叶轮在恶劣介质环境中的使用寿命,便于维护的应用于脱硫系统的碳化硅搅拌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应用于脱硫系统的碳化硅搅拌器包括搅拌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体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搅拌罐体的下侧设置有出料口,搅拌罐体的混合搅拌腔内设置有侧入式横向水平布置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轮,搅拌叶轮由叶轮轮毂构成,叶轮轮毂上均布有若干组折弯叶片,叶轮轮毂通过叶轮安装孔套设在搅拌轴上,且利用布置于连接键槽内的连接键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折弯叶片包括叶片片体,叶片片体的一端设置有叶片连接部,叶片片体上、沿着转动的片体与物料接触的先后顺序,依次设置有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第三折弯段和第四折弯段,所述折弯叶片分别通过叶片连接部与叶轮轮毂的端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搅拌轴伸出到搅拌罐体端部外侧的一端,通过减速器与搅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并且,搅拌轴的外侧端部与减速器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轴承箱,搅拌轴与搅拌罐体端侧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折弯叶片的叶片片体的外部包覆有碳化硅层。以提升搅拌效率,降低能耗,并提高叶片的耐磨程度,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便于维护。所述碳化硅层与折弯叶片的叶片片体表面之间设置有碳纤维层。以确保碳化硅层与叶片片体表面贴合的紧密程度,进而避免层间结构出现内部空隙,使得叶片表面在受到介质内颗粒的连续撞击时不易破损,有效保护折弯叶片的内部结构。所述折弯叶片的第一折弯段与同搅拌轴轴线相垂直的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20度,折弯叶片的第二折弯段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β为20~30度,折弯叶片的第三折弯段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γ为40~50度,折弯叶片的第四折弯段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θ为50~70度。以在确保折弯叶片强度的同时,有效提升搅拌叶轮的搅拌效率。所述搅拌轴位于搅拌罐体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延长连接轴,延长连接轴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的端部相连,且延长连接轴上也设置有搅拌叶轮。以使脱硫塔搅拌罐体内各部位浆液均得到均匀搅拌,同时,这种结构也便于根据搅拌介质沉淀、加料层次的不同,灵活地增添和更换相应尺寸、不同折弯角度的搅拌叶轮,进而满足各阶层介质的搅拌要求,防止沉积、提升搅拌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上侧设置有进料口的搅拌罐体,搅拌罐体的下侧设置有出料口,搅拌罐体的混合搅拌腔内设置有侧入式横向水平布置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轮,搅拌叶轮的叶轮轮毂上均布有若干组折弯叶片;折弯叶片的叶片片体的一端设置有叶片连接部,叶片片体上、沿着转动片体与物料接触的先后顺序,依次设置有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第三折弯段和第四折弯段,折弯叶片分别通过叶片连接部与叶轮轮毂的端侧可拆卸式连接;搅拌轴伸出到搅拌罐体端部外侧的一端通过减速器与搅拌驱动电机相连,且搅拌轴的外侧端部与减速器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轴承箱,搅拌轴与搅拌罐体端侧之间设置密封组件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搅拌效率高、能耗低,耐腐蚀性能和耐冲蚀性能可靠,能够有效提升搅拌叶轮在恶劣介质环境中的使用寿命,便于维护。适用于侧入式搅拌器的布置形式,同时,也适用其他的顶部、底部的搅拌布置形式;亦可以推广到造纸、除磷、环保等输送搅拌具有腐蚀性、冲蚀性及颗粒性的恶劣介质的设备管路系统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折弯叶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沿B-B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沿C-C线的剖视图。图中序号说明:1搅拌罐体、2混合搅拌腔、3搅拌驱动电机、4减速器、5轴承箱、6密封组件、7搅拌轴、8搅拌叶轮、9联轴器、10延长连接轴、11进料口、12出料口、13自动排气阀、14叶轮轮毂、15叶轮安装孔、16连接键槽、17折弯叶片、18叶片片体、19第一折弯段、20第二折弯段、21第三折弯段、22第四折弯段、23叶片连接部、24竖直面。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5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该应用于脱硫系统的碳化硅搅拌器包括脱硫塔搅拌罐体1,脱硫塔搅拌罐体1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11,脱硫塔搅拌罐体1的下侧设置有出料口12,脱硫塔搅拌罐体1的上侧还设置有自动排气阀13。脱硫塔搅拌罐体1的混合搅拌腔2内设置有横向水平布置的搅拌轴7,搅拌轴7上设置有搅拌叶轮8;搅拌叶轮8由叶轮轮毂14构成,叶轮轮毂14上均布有若干组折弯叶片17。叶轮轮毂14通过叶轮安装孔15套设在搅拌轴7上,且利用布置于连接键槽16内的连接键与搅拌轴7固定连接。搅拌轴7伸出到脱硫塔搅拌罐体1端部外侧的一端,通过减速器4与搅拌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接;并且,搅拌轴7的外侧端部与减速器4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轴承箱5,搅拌轴7与脱硫塔搅拌罐体1端侧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组件6。搅拌叶轮8上的折弯叶片17包括叶片片体18,叶片片体18的外部包覆有碳化硅层,即:利用相关工艺熔融碳化硅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在50度至80度条件下涂覆在叶片片体18(纯金属或是碳纤维)表面,并通过高压将其紧密包覆在叶片表面固定成型,再进入热处理设备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固型处理。为了确保碳化硅层与叶片片体18表面贴合的紧密程度,碳化硅层与折弯叶片17的叶片片体18表面之间设置有碳纤维层,以避免层间结构出现内部空隙,使得叶片表面在受到介质内坚硬颗粒的连续撞击时不易破损,有效保护折弯叶片17的内部结构。折弯叶片17上的碳化硅层形成了陶瓷性质的光滑表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搅拌效率,进而达到提升整机效率、降低能耗的效果;其耐磨程度比普通叶片提升三倍,显著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彻底解决了更换备件频繁、日常维护复杂且费用高的问题。折弯叶片17的叶片片体18的一端设置有叶片连接部23,叶片片体18上、沿着转动的片体与物料接触的先后顺序,依次设置有第一折弯段19、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脱硫系统的碳化硅搅拌器,包括搅拌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体(1)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11),搅拌罐体(1)的下侧设置有出料口(12),搅拌罐体(1)的混合搅拌腔(2)内设置有横向水平布置的搅拌轴(7),搅拌轴(7)上设置有搅拌叶轮(8),搅拌叶轮(8)由叶轮轮毂(14)构成,叶轮轮毂(14)上均布有若干组折弯叶片(17),叶轮轮毂(14)通过叶轮安装孔(15)套设在搅拌轴(7)上,且利用布置于连接键槽(16)内的连接键与搅拌轴(7)固定连接;所述折弯叶片(17)包括叶片片体(18),叶片片体(18)的一端设置有叶片连接部(23),叶片片体(18)上、沿着转动的片体与物料接触的先后顺序,依次设置有第一折弯段(19)、第二折弯段(20)、第三折弯段(21)和第四折弯段(22),所述折弯叶片(17)分别通过叶片连接部(23)与叶轮轮毂(14)的端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搅拌轴(7)伸出到搅拌罐体(1)端部外侧的一端,通过减速器(4)与搅拌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并且,搅拌轴(7)的外侧端部与减速器(4)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轴承箱(5),搅拌轴(7)与搅拌罐体(1)端侧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脱硫系统的碳化硅搅拌器,包括搅拌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体(1)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11),搅拌罐体(1)的下侧设置有出料口(12),搅拌罐体(1)的混合搅拌腔(2)内设置有横向水平布置的搅拌轴(7),搅拌轴(7)上设置有搅拌叶轮(8),搅拌叶轮(8)由叶轮轮毂(14)构成,叶轮轮毂(14)上均布有若干组折弯叶片(17),叶轮轮毂(14)通过叶轮安装孔(15)套设在搅拌轴(7)上,且利用布置于连接键槽(16)内的连接键与搅拌轴(7)固定连接;所述折弯叶片(17)包括叶片片体(18),叶片片体(18)的一端设置有叶片连接部(23),叶片片体(18)上、沿着转动的片体与物料接触的先后顺序,依次设置有第一折弯段(19)、第二折弯段(20)、第三折弯段(21)和第四折弯段(22),所述折弯叶片(17)分别通过叶片连接部(23)与叶轮轮毂(14)的端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搅拌轴(7)伸出到搅拌罐体(1)端部外侧的一端,通过减速器(4)与搅拌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并且,搅拌轴(7)的外侧端部与减速器(4)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轴承箱(5),搅拌轴(7)与搅拌罐体(1)端侧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组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宗久王连飞刘畅郭凯刘啸辛莘李林赵洪宇冀秀艳贾鲁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九和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