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85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包括第一半环板和第二半环板,所述的第一半环板的两端与第二半环板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有滑轨组件,该第一半环板的两端均通过锁紧装置与第二半环板的两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半环板的外侧壁上以及第二半环板的外侧壁上均安装有把手,所述的第一半环板内侧壁的底部边缘以及第二半环板内侧壁的底部边缘均围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托爪,所述的托爪的上端面为弧面,该托爪的下端面为水平面,所述的托爪的高度从托爪的固定端往自由端方向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夹持和搬运高温碗(盘),结构灵活,操作简单,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
技术介绍
现在大多的碗和盘都是直接用手端持的,但是对于已加热的碗盘,如果直接用手端持容易造成烫伤、或在端持过程中使碗盘倾倒,现有的夹持器存在操作不够稳当,当夹持接触面很小时,会产生滑脱的现象,且夹持较为吃力。特别是长条状的碗或者盘子夹持更加麻烦,有必要设计一种针对长条状的碗或者盘子的专用夹持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能有效夹持和搬运高温碗(盘),结构灵活,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包括第一半环板和第二半环板,所述的第一半环板的两端与第二半环板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有滑轨组件,该第一半环板的两端均通过锁紧装置与第二半环板的两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半环板的外侧壁上以及第二半环板的外侧壁上均安装有把手,所述的第一半环板内侧壁的底部边缘以及第二半环板内侧壁的底部边缘均围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托爪,所述的托爪的上端面为弧面,该托爪的下端面为水平面,所述的托爪的高度从托爪的固定端往自由端方向逐渐变小。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把手上套有防滑护套。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一半环板内侧壁的底部边缘以及第二半环板内侧壁的底部边缘均围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三个托爪。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托爪的下端面与第一半环板的底面齐平或者与第二半环板的底面齐平。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限位柱和锁合板,所述的第一半环板两端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锁合板,所述的锁合板的下端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卡槽,所述的第二半环板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与卡槽相配的限位柱。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滑轨组件包括第一外滑轨、第二外滑轨和内滑轨,所述的第二半环板两端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一外滑轨,该第一外滑轨内固定安装有内滑轨,所述的第一半环板两端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二外滑轨,所述的内滑轨的一端伸入到第二外滑轨内。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能有效夹持和搬运高温碗(盘);采用双手握持,使用省力轻便;第一半环板内侧壁的底部边缘以及第二半环板内侧壁的底部边缘均围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三个托爪,六个托爪对于碗(盘)的盛放受力更加均匀;第一半环板与第二半环板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拉伸,拉伸完毕后通过锁合板与限位柱配合实现固定;滑轨组件能有效保证第一半环板与第二半环板之间拉伸的稳定性。本实用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力、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锁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第二半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半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示:1、第一半环板,2、滑轨组件,3、托爪,4、第二半环板,5、把手,6、限位柱,7、锁合板,8、卡槽,9、弧面,10、水平面,11、第一外滑轨,12、内滑轨,13、第二外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如图1-4所示,包括第一半环板1和第二半环板4,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的两端与第二半环板4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有滑轨组件2,该第一半环板1的两端均通过锁紧装置与第二半环板4的两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的外侧壁上以及第二半环板4的外侧壁上均安装有把手5,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内侧壁的底部边缘以及第二半环板4内侧壁的底部边缘均围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托爪3,所述的托爪3的上端面为弧面9,该托爪3的下端面为水平面10,所述的托爪3的高度从托爪3的固定端往自由端方向逐渐变小。长条状的碗或者盘子其下端会有一圈长环状的支撑部,本夹持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半环板1与第二半环板4之间的间距拉大,使得夹持器能够由上往下套入到碗或者盘子外,然后将第一半环板1与第二半环板4合拢两者间距变小,当间距调节至所需大小后,转动两个锁合板7,将锁合板7下端对应的卡槽8与限位柱6相扣,使得第一半环板1与第二半环板4之间固定,第一半环板1上的托爪3以及第二半环板4上的托爪3分别位于长环状的支撑部的两侧,若干个托爪3自由端的端面围成一个区域,长环状的支撑部位于这个区域内,长环状的支撑部只能在这个有限的区域内运动,能有限的限定碗或者盘子的位置,然后将整个夹持器拿起,托爪3上端的弧面9会与碗本体的外侧壁或者盘子本体的外侧壁贴合,用于支撑碗本体或者盘子本体。使用者双手握住两侧的把手5,便可将夹持器以及碗或者盘子进行搬运。本夹持器可以设置多个不同型号大小,一个型号对应一个尺寸范围内的碗(盘)使用。本夹持器也可以充当托盘,运输碗(盘)。所述的把手5上套有防滑护套。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内侧壁的底部边缘以及第二半环板4内侧壁的底部边缘均围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三个托爪3。所述的托爪3的下端面与第一半环板1的底面齐平或者与第二半环板4的底面齐平。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限位柱6和锁合板7,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两端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锁合板7,所述的锁合板7的下端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卡槽8,所述的第二半环板4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与卡槽8相配的限位柱6。所述的滑轨组件2包括第一外滑轨11、第二外滑轨13和内滑轨12,所述的第二半环板4两端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一外滑轨11,该第一外滑轨11内固定安装有内滑轨12,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两端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二外滑轨13,所述的内滑轨12的一端伸入到第二外滑轨13内。内滑轨12可以沿着第二外滑轨13进行滑动,当第一外滑轨11与第二外滑轨13接触时,第一半环板1与第二半环板4之间的间距最小。为了防止内滑轨12与第二外滑轨13脱离,可以在内滑轨12上沿着长度方向开有一字通孔,然后在第二外滑轨13上螺纹连接一个限位螺钉,限位螺钉的一端伸入到一字通孔内,这样便可防止内滑轨12与第二外滑轨13脱离。当然其他防脱的设置也可以。第一外滑轨11与第二半环板4内壁之间可以是采用螺钉固定,也可以是第一外滑轨11与第二半环板4一体成型,第一外滑轨11与第二半环板4连接强度完全是可以保证的。第二外滑轨13与第一半环板1内壁之间可以是采用螺钉固定,也可以是第二外滑轨13与第一半环板1一体成型,第二外滑轨13与第一半环板1连接强度也是完全是可以保证的。第一外滑轨11与内滑轨12之间可以采用胶水粘住、螺钉固定多种固定结构,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完全是可以保证的。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托爪3、第二半环板4和把手5均采用耐高温塑料制成,四个部件一体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包括第一半环板(1)和第二半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的两端与第二半环板(4)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有滑轨组件(2),该第一半环板(1)的两端均通过锁紧装置与第二半环板(4)的两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的外侧壁上以及第二半环板(4)的外侧壁上均安装有把手(5),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内侧壁的底部边缘以及第二半环板(4)内侧壁的底部边缘均围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托爪(3),所述的托爪(3)的上端面为弧面(9),该托爪(3)的下端面为水平面(10),所述的托爪(3)的高度从托爪(3)的固定端往自由端方向逐渐变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包括第一半环板(1)和第二半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的两端与第二半环板(4)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有滑轨组件(2),该第一半环板(1)的两端均通过锁紧装置与第二半环板(4)的两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的外侧壁上以及第二半环板(4)的外侧壁上均安装有把手(5),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内侧壁的底部边缘以及第二半环板(4)内侧壁的底部边缘均围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托爪(3),所述的托爪(3)的上端面为弧面(9),该托爪(3)的下端面为水平面(10),所述的托爪(3)的高度从托爪(3)的固定端往自由端方向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5)上套有防滑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伸式碗盘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环板(1)内侧壁的底部边缘以及第二半环板(4)内侧壁的底部边缘均围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三个托爪(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津烜王一韬程仙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