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强兵专利>正文

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78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捋壁装置、扶手、出料口、活动盖、驱动电板。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防缠结构设有的触抠组件,有利于实现对反应釜内侧壁附着的高分子涂料做刮除配合,继而避免其在反应釜内侧壁形成厚厚的结膜,同时在软板以及限位扭杆的配合下,对反应釜内侧壁做捋除的同时避免因外力的紧凑贴合产生磨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搅冲组件,有利于实现对刮除后的部分结膜高分子涂料做勾住加热软化的配合,以避免刮除后的成膜高分子涂料内部含有大量的难以融化的颗粒,继而使得涂料成品不够细致,同时在改流套的配合下,实现对高分子涂料做内部晃动处理,使其呈有效的混合流动,避免出现有分层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
,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
技术介绍
高分子涂料主要是以多种高分子聚合材料为主的成膜物质,其被广泛的英语与建筑物屋面、地下室、室内厨卫生间等工程上。在利用反应釜对高分子涂料做加工时,由于高分子涂料在与物体相接触时,其较容易产生有结膜的现象,继而反应釜在与高分子涂料做接触时,其内侧壁则会形成有部分的结膜贴合,并在高分子入料呈静态时,形成叠加式的附着,同时因高分子涂料刮除后的结膜其无法呈主动性的融化,并易存在包裹式的变大变厚,从而导致高分子涂料流体不够细致,有疙瘩物,不利于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在利用反应釜对高分子涂料做加工时,由于高分子涂料在与物体相接触时,其较容易产生有结膜的现象,继而反应釜在与高分子涂料做接触时,其内侧壁则会形成有部分的结膜贴合,并在高分子入料呈静态时,形成叠加式的附着,同时因高分子涂料刮除后的结膜其无法呈主动性的融化,并易存在包裹式的变大变厚,从而导致高分子涂料流体不够细致,有疙瘩物,不利于投入使用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捋壁装置、扶手、出料口、活动盖、驱动电板,所述捋壁装置设于设备主体内部且与其内侧壁相连接,所述扶手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安装于设备主体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出料口设于设备主体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盖安装于设备主体上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板设于活动盖上表面并伸入其内部与捋壁装置相连接,所述捋壁装置包括驱动轴、连杆、环圈、防缠结构,所述连杆共设有四根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驱动轴外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环圈设于驱动轴外部并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防缠结构共设有五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环圈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防缠结构包括扣套、限位扭杆、活动板、触抠组件、搅冲组件、捋板,所述限位扭杆共设有两根且分别安装于扣套上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板共设有两块且分别与限位扭杆相连接,所述触抠组件首末两端分别于活动板相连接,所述搅冲组件设有若干个且分别设于触抠组件左侧壁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捋板设于扣套左侧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限位扭杆其活动角度小于等于45°,有利于实现对反应釜内侧壁做捋除的同时避免因外力的紧凑贴合产生磨痕。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触抠组件包括扣框、梳条、软板、折刮条,所述梳条共设有两条且分别安装于扣框前表面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软板设于扣框前表面并通过胶合相连接,所述折刮条设有六条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软板表面,所述折刮条与软板通过胶合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附着的高分子涂料做刮除配合,避免其在反应釜内侧壁呈厚厚的结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软板表面设有若干个孔洞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软板表面呈粗糙结构,有利于实现对反应釜内壁附着有的高分子涂料做刮松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搅冲组件包括旋转轴、加热套、导热扣板、勾杆、伸缩结、改流套,所述加热套设于旋转轴外表面并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导热扣板共设有五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加热套表面,所述勾杆呈五个一组分别安装于导热扣板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改流套设于加热套末端并通过伸缩结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刮除后的部分结膜高分子涂料做勾住加热软化的配合,以避免刮除后的成膜高分子涂料内部含有大量的难以融化的颗粒,继而使得涂料成品不够细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改流套包括推板、速流层,所述推板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呈有间距状安装并通过速流层相连接,所述速流层与推板通过胶合相连接,有利于实现高分子涂料相互间的混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速流层呈弧形结构且具有弹力,有利于实现对高分子涂料做内部晃动处理,使其呈有效的混合流动,避免出现有分层现象。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防缠结构设有的触抠组件,有利于实现对反应釜内侧壁附着的高分子涂料做刮除配合,继而避免其在反应釜内侧壁形成厚厚的结膜,同时在软板以及限位扭杆的配合下,对反应釜内侧壁做捋除的同时避免因外力的紧凑贴合产生磨痕。本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搅冲组件,有利于实现对刮除后的部分结膜高分子涂料做勾住加热软化的配合,以避免刮除后的成膜高分子涂料内部含有大量的难以融化的颗粒,继而使得涂料成品不够细致,同时在改流套的配合下,实现对高分子涂料做内部晃动处理,使其呈有效的混合流动,避免出现有分层现象。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捋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缠结构的截面切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触抠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搅冲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搅冲组件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设备主体-1、捋壁装置-2、扶手-3、出料口-4、活动盖-5、驱动电板-6、驱动轴-2a、连杆-2b、环圈-2c、防缠结构-2d、扣套-2d1、限位扭杆-2d2、活动板-2d3、触抠组件-2d4、搅冲组件-2d5、捋板-2d6、扣框-2d41、梳条-2d42、软板-2d43、折刮条-2d44、旋转轴-2d51、加热套-2d52、导热扣板-2d53、勾杆-2d54、伸缩结-2d55、改流套-2d56、推板-g1、速流层-g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捋壁装置2、扶手3、出料口4、活动盖5、驱动电板6,所述捋壁装置2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且与其内侧壁相连接,所述扶手3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安装于设备主体1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出料口4设于设备主体1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盖5安装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板6设于活动盖5上表面并伸入其内部与捋壁装置2相连接,所述捋壁装置2包括驱动轴2a、连杆2b、环圈2c、防缠结构2d,所述连杆2b共设有四根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驱动轴2a外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环圈2c设于驱动轴2a外部并通过连杆2b相连接,所述防缠结构2d共设有五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环圈2c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防缠结构2d包括扣套2d1、限位扭杆2d2、活动板2d3、触抠组件2d4、搅冲组件2d5、捋板2d6,所述限位扭杆2d2共设有两根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捋壁装置(2)、扶手(3)、出料口(4)、活动盖(5)、驱动电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捋壁装置(2)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且与其内侧壁相连接,所述扶手(3)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安装于设备主体(1)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出料口(4)设于设备主体(1)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盖(5)安装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板(6)设于活动盖(5)上表面并伸入其内部与捋壁装置(2)相连接;/n所述捋壁装置(2)包括驱动轴(2a)、连杆(2b)、环圈(2c)、防缠结构(2d),所述连杆(2b)共设有四根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驱动轴(2a)外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环圈(2c)设于驱动轴(2a)外部并通过连杆(2b)相连接,所述防缠结构(2d)共设有五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环圈(2c)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捋壁装置(2)、扶手(3)、出料口(4)、活动盖(5)、驱动电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捋壁装置(2)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且与其内侧壁相连接,所述扶手(3)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安装于设备主体(1)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出料口(4)设于设备主体(1)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盖(5)安装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板(6)设于活动盖(5)上表面并伸入其内部与捋壁装置(2)相连接;
所述捋壁装置(2)包括驱动轴(2a)、连杆(2b)、环圈(2c)、防缠结构(2d),所述连杆(2b)共设有四根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驱动轴(2a)外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环圈(2c)设于驱动轴(2a)外部并通过连杆(2b)相连接,所述防缠结构(2d)共设有五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环圈(2c)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缠结构(2d)包括扣套(2d1)、限位扭杆(2d2)、活动板(2d3)、触抠组件(2d4)、搅冲组件(2d5)、捋板(2d6),所述限位扭杆(2d2)共设有两根且分别安装于扣套(2d1)上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板(2d3)共设有两块且分别与限位扭杆(2d2)相连接,所述触抠组件(2d4)首末两端分别于活动板(2d3)相连接,所述搅冲组件(2d5)设有若干个且分别设于触抠组件(2d4)左侧壁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捋板(2d6)设于扣套(2d1)左侧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涂料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扭杆(2d2)其活动角度小于等于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强兵
申请(专利权)人:汤强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