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83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弹簧垫片,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弹簧垫片,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弹簧,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加速度感应配重块,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压缩阀片,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压缩节流阀片,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补偿阀片。该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当车辆在转向的时,车轮垂向运动速度较小,减振器运动速度低,竖向加速度较小,通过加速度感应配重块无法因惯性压缩弹簧,此时压缩节流阀片和压缩阀片受到来自弹簧的预紧力,压缩节流阀片和压缩阀片不易打开,保持了压缩阻尼,提高操控性。适用于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减振
,具体为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
技术介绍
减振器是汽车底盘行业内通用术语,汽车减振器实际上是一个振动阻尼器。减振器在汽车中不仅用在悬挂上,在其它的位置也有应用。例如用于驾驶室、车座、方向盘等,也可作为缓冲器用在车辆保险杠上,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如专利CN105109299A公布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工况汽车电控悬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电子控制模块和悬架调节执行机构,其中信号处理模块先对车速信号、车身状态信号等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但此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不平路面较多,以及经常出现减速带等颠簸路面,导致车辆在通过这些比较差的路面时,产生冲击大,颠簸严重等极其不舒服的问题,导致客户抱怨,乘客乘坐极其不舒服。而将减振器阻尼力减小,可以获得更好的舒适性能,但由于降低了减振器阻尼,也带来了操控不足,侧倾较快,导致驾乘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用以解决车辆悬架无法更好兼顾车辆操控性和舒适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弹簧垫片,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弹簧垫片,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弹簧,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加速度感应配重块,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压缩阀片,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压缩节流阀片,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底阀,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补偿节流阀片,所述螺杆的杆体套接有补偿阀片,所述螺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优选的,所述补偿阀片、补偿节流阀片、底阀、压缩节流阀片、压缩阀片、加速度感应配重块、和弹簧垫片的中心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大小刚好适合螺杆通过,其上述每个部件都是通过通孔套接在螺杆的杆体上。优选的,所述螺杆的杆体顶端开设有外螺旋纹,螺母通过螺杆顶端的外螺旋纹螺纹连接在杆体的顶端。优选的,所述弹簧垫片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其固定块的形状为圆柱形,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大小适合螺杆通过,固定块的直径大小正好可以套接弹簧,弹簧套接在固定块上。优选的,所述压缩节流阀片的边缘开设有凹槽,其凹槽的数量为6,分别以压缩节流阀的中心为圆心等距离开设在压缩节流阀的边缘。优选的,所述底阀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其通孔的数量为6,分别以底阀的中心为圆心等距离开设在底阀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补偿节流阀片的中部开设有弧形通口,补偿节流阀片的边缘开设有通孔,其通孔的数量为5,分别以补偿节流阀的中心为圆心等距离开设在补偿节流阀的边缘。优选的,所述补偿阀片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其通孔的数量为5,分别以补偿阀片的中心为圆心等距离开设在补偿阀片对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底阀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优选的,所述底阀的正面下端开设有凹槽,其凹槽的数量为4,分别开设在底阀的底端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在阻尼器中设置加速度感应配重块,通过加速度感应配重块设置于压缩阀片的下方,所述减振器再受到来自路面的激励后,减振器运动速度较快,在振动的垂向加速度大于预设阈值的状态下,在车轮的加速度向上时,加速度感应配重块由于惯性的作用压缩弹簧,此时压缩节流阀片和压缩阀片不再受到来自弹簧的预紧力,压缩节流阀片和压缩阀片极易打开,降低了压缩阻尼,提高了舒适性。而在车轮加速度向下时,加速度感应配重块压紧压缩节流阀片和压缩阀片,减振器的拉伸行程时增大阻尼力,降低了车轮回弹速度,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舒适性。(2)、该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当车辆在转向的时,车轮垂向运动速度较小,减振器运动速度低,竖向加速度较小,通过加速度感应配重块无法因惯性压缩弹簧,此时压缩节流阀片和压缩阀片受到来自弹簧的预紧力,压缩节流阀片和压缩阀片不易打开,保持了压缩阻尼,提高操控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爆炸图。图中:1螺母、2补偿阀片、3补偿节流阀片、4底阀、5压缩节流阀片、6压缩阀片、7加速度感应配重块、8弹簧、9弹簧垫片、10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包括螺杆10,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弹簧垫片9,弹簧垫片9用来保护弹簧8,防止弹簧8与螺杆直接接触,从而延长弹簧8的使用寿命,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弹簧垫片9,弹簧垫片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其固定块的形状为圆柱形,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大小适合螺杆10通过,固定块的直径大小正好可以套接弹簧8,弹簧8套接在固定块上,固定块防止弹簧8在螺杆10的杆体上左右晃动,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弹簧8,弹簧8当汽车在颠簸的路面上行驶使,弹簧8在反弹时起到阻尼减震的作用,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加速度感应配重块7,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压缩阀片6,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压缩节流阀片5,压缩节流阀片5的边缘开设有凹槽,其凹槽的数量为6,分别以压缩节流阀5的中心为圆心等距离开设在压缩节流阀5的边缘,加速度感应配重块7设置于压缩阀片5的下方,所述减振器再受到来自路面的激励后,减振器运动速度较快,在振动的垂向加速度大于预设阈值的状态下,在车轮的加速度向上时,加速度感应配重块7由于惯性的作用压缩弹簧8,此时压缩节流阀片5和压缩阀片6不再受到来自弹簧8的预紧力,压缩节流阀片5和压缩阀片6极易打开,降低了压缩阻尼,提高了舒适性。而在车轮加速度向下时,加速度感应配重块7压紧压缩节流阀片5和压缩阀片6,减振器的拉伸行程时增大阻尼力,降低了车轮回弹速度,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当车辆在转向的时,车轮垂向运动速度较小,所述减振器运动速度低,竖向加速度较小,加速度感应配重块7无法因惯性压缩弹簧8,此时压缩节流阀片5和压缩阀片6受到来自弹簧8的预紧力,压缩节流阀片5和压缩阀片6不易打开,保持了压缩阻尼,提高操控性,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底阀4,底阀4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其通孔的数量为6,分别以底阀4的中心为圆心等距离开设在底阀4的上表面,底阀4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底阀4的正面下端开设有凹槽,其凹槽的数量为4,分别开设在底阀4的底端边缘,底阀4的底部内部通过螺杆10,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压缩阀片6和压缩节流阀片5,压缩节流阀片5设置在压缩阀片6和底阀4的内部之间,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补偿节流阀片3,补偿节流阀片3的中部开设有弧形通口,补偿节流阀片3的边缘开设有通孔,其通孔的数量为5,分别以补偿节流阀3的中心为圆心等距离开设在补偿节流阀3的边缘,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补偿阀片2,补偿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包括螺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弹簧垫片(9),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弹簧垫片(9),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弹簧(8),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加速度感应配重块(7),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压缩阀片(6),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压缩节流阀片(5),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底阀(4),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补偿节流阀片(3),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补偿阀片(2),所述螺杆(10)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包括螺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弹簧垫片(9),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弹簧垫片(9),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弹簧(8),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加速度感应配重块(7),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压缩阀片(6),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压缩节流阀片(5),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底阀(4),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补偿节流阀片(3),所述螺杆(10)的杆体套接有补偿阀片(2),所述螺杆(10)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阀片(2)、补偿节流阀片(3)、底阀(4)、压缩节流阀片(5)、压缩阀片(6)、加速度感应配重块(7)、和弹簧垫片(9)的中心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大小刚好适合螺杆(10)通过,其上述每个部件都是通过通孔套接在螺杆(10)的杆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的杆体顶端开设有外螺旋纹,螺母(1)通过螺杆(10)顶端的外螺旋纹螺纹连接在杆体(10)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自适应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垫片(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其固定块的形状为圆柱形,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大小适合螺杆(10)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越张巧利刘康杨建园黄福金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