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管倒角设备的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735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管倒角设备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以及加工台,机体铰接设置有存放管材的放置台,机体于放置台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管材加工的支撑架,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管材运动的驱动件,机体上设置有用于管材下料的下料台;支撑架上铰接设置有多个第一夹爪以及多个第二夹爪,第一夹爪以及第二夹爪与支撑架的铰接位置相对于管材水平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第一夹爪以及第二夹爪围设有空腔;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夹爪摆动的第一传动件,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传动件,第二夹爪上设置有推送管材下料的下料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实现对管材上料以及下料的效果,提升管材加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管倒角设备的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螺旋管加工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螺旋管倒角设备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螺旋焊管以其承压能力高、阻力小、螺旋焊管以其承压能力高、阻力小、耐低温、抗腐蚀、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石油天然气、矿浆输送、城市建设等行业的欢迎。在螺旋焊管生产工艺中,需要对钢管两端进行倒角处理,现有的倒角处理通常采用倒角机。授权公告号为CN202479583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螺旋焊管管口倒角装置,包括基座、移动座、转盘、铣刀、驱动轴、转盘驱动电机及移动座驱动电机,移动座安装在基座上并由移动座驱动电机驱动沿基座水平位移,驱动轴水平穿装在基座中部,驱动轴前端固装转盘,驱动轴后端连接转盘驱动电机,在转盘上外侧面安装有铣刀,铣刀通过刀座固装在转盘外侧面,在与铣刀相对称的转盘下端安装有配重块,所述铣刀由刀柄及刀头构成,在刀柄一侧面固装有卡座,在该卡座内嵌装刀头尾部,在卡座上通过螺栓将刀头与刀柄进行固装。由于螺旋管的体积大,当需要对螺旋管端部进行倒角加工时,需要将螺旋管搬运至铣刀附近的位置,当一个螺旋管完成加工时,需要对加工完成的螺旋管进行搬运下料,且对待加工的螺旋管进行搬运下料,大大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螺旋管加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管倒角设备的上料装置,具有便于实现管材上料以及下料的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螺旋管倒角设备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以及加工台,所述机体铰接设置有存放管材的放置台,所述机体于所述放置台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管材加工的支撑架,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管材运动的驱动件,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管材下料的下料台;所述支撑架上铰接设置有多个第一夹爪以及多个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以及所述第二夹爪与所述支撑架的铰接位置相对于管材水平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爪以及所述第二夹爪围设有用于放置管材的空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夹爪摆动的第一传动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夹爪摆动的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夹爪上设置有推送管材下料的下料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材位于放置台上,在驱动件的作用下,管材从放置台上朝向支撑架方向滚动,此时,在第一传动件的作用下,第一夹爪朝向下摆动,第二夹爪摆动至水平位置,管材滚动至第二夹爪上,在第二传动件的作用下,第二夹爪朝向下摆动,管材在第一夹爪以及第二夹爪的作用下,实现支撑架对管材的支撑效果;当管材加工完成后,第一夹爪朝向上运动,在第二夹爪上的下料件作用下,实现对管材的下料操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爪由第一水平杆以及第一倾斜杆组成,所述第一水平杆与所述支撑架铰接,所述第一倾斜杆沿着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杆延伸且朝向管材方向发生倾斜;所述第二夹爪由第二水平杆以及第二倾斜杆组成,所述第二水平杆与所述支撑架铰接,所述第二倾斜杆沿着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杆方向延伸且朝向管材方向发生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倾斜杆与管材周向抵接,第二倾斜杆与管材周向的另一侧抵接,在第一倾斜杆以及第二倾斜杆的作用下,管材的周向转动被限制,实现对管材的支撑效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架铰接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杆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油缸给第一水平杆施加一个朝向上的作用力,第一水平杆运动至水平位置时,管材运动至第二倾斜杆的上方。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架接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杆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油缸给第二水平杆施加一个朝向上摆动的作用力,第二倾斜杆朝向上摆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为间隔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倾斜杆固定连接的下料块,所述下料块与所述第二水平杆为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爪以及第二夹爪位于支撑架上相邻的位置,在第一夹爪以及第二夹爪的作用下,实现对管材的支撑效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多个与所述机体铰接的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输出端与所述放置台底端铰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放置台的承重块,所述承重块位于所述机体上靠近于所述驱动油缸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材位于放置台上时,此时放置台处于水平状态,放置台与承重块抵接,承重块实现对放置台的支撑效果,驱动油缸驱动放置台朝向上运动,放置台上的管材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支撑架方向滚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当待加工的管材朝向支撑架方向运动时,第一油缸驱动第一水平杆朝向下运动,第一水平杆摆动至朝向下倾斜的位置,管材在自重的作用下滚落至第二水平杆上,且与第二倾斜杆抵接,第二油缸驱动第二水平杆朝向下摆动,在第二水平杆以及第二倾斜杆的作用下,管材运动至第一水平杆以及第一倾斜杆抵接的位置,实现对管材的上料效果。(2)第二倾斜杆朝向上摆动,下料块跟随第二倾斜杆运动,下料块的运动路径为弧线,下料块在运动过程中与管材周向抵接,下料块对管材施加一个朝向第一倾斜杆的作用力,下料块继续摆动,下料块将管材朝向上推动的距离大于第一倾斜杆的高度尺寸,此时,第二水平杆摆动至水平位置,管材从第一倾斜杆的上端运动至下料台上,实现对管材的下料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体;2、加工台;3、放置台;4、支撑架;5、下料台;6、第一夹爪;7、第二夹爪;8、第一水平杆;9、第一倾斜杆;10、第二水平杆;11、第二倾斜杆;12、第一油缸;13、第二油缸;14、驱动油缸;15、承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螺旋管倒角设备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1以及加工台2,机体1铰接设置有用于存放管材的放置台3,机体1于放置台3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管材加工的支撑架4,机体1上固定连接有下料台5,多个管材被悬吊至放置台3上,当一个管材加工完成后,管材被送至下料台5,待加工的管材从放置台3上输送至支撑架4上,实现对管材倒角操作的流水线操作。参照图1和图2,放置台3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管材的驱动组件,驱动件包括与集体铰接的驱动油缸14,驱动油缸14输出端与放置台3底端铰接,机体1固定设置有四个用于支撑放置台3的承重块15,四个承重块15为平行设置,承重块15位于放置台3的下方,承重块15位于机体1上靠近于驱动油缸14的位置,且承重块15与放置台3远离于机体1铰接位置一端抵接;当管材位于放置台3上时,此时放置台3处于水平状态,放置台3与承重块15抵接,承重块15实现对放置台3的支撑效果,驱动油缸14驱动放置台3朝向上运动,放置台3上的管材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支撑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管倒角设备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1)以及加工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铰接设置有存放管材的放置台(3),所述机体(1)于所述放置台(3)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管材加工的支撑架(4),所述放置台(3)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管材运动的驱动件,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管材下料的下料台(5);所述支撑架(4)上铰接设置有多个第一夹爪(6)以及多个第二夹爪(7),所述第一夹爪(6)以及所述第二夹爪(7)与所述支撑架(4)的铰接位置相对于管材水平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爪(6)以及所述第二夹爪(7)围设有用于放置管材的空腔;所述支撑架(4)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夹爪(6)摆动的第一传动件,所述支撑架(4)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夹爪(7)摆动的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夹爪(7)上设置有推送管材下料的下料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管倒角设备的上料装置,包括机体(1)以及加工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铰接设置有存放管材的放置台(3),所述机体(1)于所述放置台(3)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管材加工的支撑架(4),所述放置台(3)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管材运动的驱动件,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管材下料的下料台(5);所述支撑架(4)上铰接设置有多个第一夹爪(6)以及多个第二夹爪(7),所述第一夹爪(6)以及所述第二夹爪(7)与所述支撑架(4)的铰接位置相对于管材水平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爪(6)以及所述第二夹爪(7)围设有用于放置管材的空腔;所述支撑架(4)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夹爪(6)摆动的第一传动件,所述支撑架(4)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夹爪(7)摆动的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夹爪(7)上设置有推送管材下料的下料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管倒角设备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6)由第一水平杆(8)以及第一倾斜杆(9)组成,所述第一水平杆(8)与所述支撑架(4)铰接,所述第一倾斜杆(9)沿着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杆(8)延伸且朝向管材方向发生倾斜;所述第二夹爪(7)由第二水平杆(10)以及第二倾斜杆(11)组成,所述第二水平杆(10)与所述支撑架(4)铰接,所述第二倾斜杆(11)沿着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杆(10)方向延伸且朝向管材方向发生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忠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静海县富利达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