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在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蛋白水解酶或绿脓菌素产量中的应用,属于精细有机化学及生物医药
(二)
技术介绍
抗生素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但是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使得病原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新的威胁。因此,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迫在眉睫。传统抗生素的抗菌策略为杀菌或抑菌,这种强大的生存压力催生了细菌的耐药性(Eur.J.Med.Chem.2019,161,154-178)。因此,研究者们将目光转向了“抗毒力药物”的研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病原菌的毒力,使其无法破坏宿主免疫系统,从而更易于机体清除病原菌(NatRevMicrobiol2008,6,17-27)。阻断毒力通常不会抑制细菌的生长,不易造成选择压力和耐药性。现已证明多种病原菌的毒力由群体感应(QS)系统参与调控,因此细菌QS系统成为开发抗感染药物的新突破口。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致病菌之一(Clin.Infect.Dis.2003,37,745-75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式(I)所示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I)所示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
式(I)中,R为一个或多个,所述R为氢、卤素、硝基、C1~C4的烷基或C1~C4烷氧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4-甲氧基、2-氯基、3-氯基、4-氯基、4-溴基、2-氟基、3-氟基、4-氟基、2,4-二氟基、2,6-二氟基、2-硝基、3-硝基或4-硝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式(I)所示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1)在稀释剂存在下,式(II)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在40-45℃反应完全后,除去反应溶剂,获得式(III)所示化合物;所述稀释剂选自于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四氢呋喃、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
(2)在稀释剂和缚酸剂存在下,式(III)所示化合物与9H-吡啶[3,4-b]吲哚于25-30℃下反应完全后,用旋转蒸发仪除去稀释剂,用体积浓度50%乙酸乙酯水溶液进行萃取,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至无液体蒸出,最后以体积比3: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层析,收集Rf值为0.2~0.3的组分,得到式(I)所示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所述稀释剂同步骤(1);所述缚酸剂选自于碳酸钾、三乙胺、吡啶、N-甲基吗啉中的一种;
式(II)中,R为一个或多个,所述R为氢、卤素、硝基、C1~C4的烷基或C1~C4烷氧基;
式(I)和式(III)中R同式(II)。
5.如权利要求4所述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式(II)所示化合物与稀释剂和氯化亚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0~120:10~1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式(II)所示化合物与9H-吡啶[3,4-b]吲哚的物质的量之为1:1~1.5;所述稀释剂体积用量以9H-吡啶[3,4-b]吲哚的物质的量计为1-10mL/mmol;所述缚酸剂体积用量以9H-吡啶[3,4-b]吲哚的物质的量计为0.01-0.5mL/mmol。
7.如权利要求4所述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郑伟豪,鲍晓泽,陈建伟,叶欣艺,李亚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