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701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钻修井领域,提供了一种安全悬挂装置,包括钢丝绳和固定在高处的定滑轮,钢丝绳的固定端与定滑轮的固定轴固定连接,钢丝绳的移动端先向下绕过若干动滑轮后再向上绕过定滑轮,动滑轮连接有旋扣器,定滑轮与动滑轮之间的两段钢丝绳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装置,钢丝绳的移动端设置有第二锁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安全悬挂装置,利用滑轮组结构配合锁紧装置,使得操作人员在旋扣器高度调节作业中无需接触旋扣器,而且提高了旋扣器高度调节的精度,使调节过程更加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悬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液压旋扣器高度调整和锁紧操作的安全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钻井防喷器上下密封法兰之间用一整排不同规格的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螺栓和螺母连接的地方空间狭小,且石油钻井对防喷器要求较高,连接两法兰的螺栓螺母根据规格大小需要不同的旋紧力矩。液压旋扣器是用来进行防喷器螺栓和螺母紧松扣的一种专用装置,具有安全、省力、高效的优点。旋扣器在作业过程中,需要对其高度进行调整,传统的方法是人工直接对旋扣器的位置进行调整,但是由于这种工作属于高空作业且旋扣器处于高压运转状态,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旋扣器的高度调节,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人身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悬挂装置,解决目前旋扣器高度调节中存在的稳定性和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悬挂装置,包括钢丝绳和固定在高处的定滑轮,所述钢丝绳的固定端与所述定滑轮的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移动端先向下绕过若干动滑轮后再向上绕过所述定滑轮,所述动滑轮连接有旋扣器。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的移动端向下绕过的所述动滑轮的数量为一个。进一步地,所述定滑轮与动滑轮之间的两段所述钢丝绳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装置为双通道双向锁紧装置,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平行设置有两个第一容绳通道,每个所述第一容绳通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上通孔、第一上内腔、连通孔、第一下内腔和第一下通孔,所述第一上通孔、连通孔和第一下通孔共线排列,每个所述第一上内腔中在所述第一上通孔和连通孔的连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销轴,两个所述第一销轴上旋转连接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凸轮,每个所述第一凸轮的上端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夹持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留有间隙,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变宽;所述第一壳体在两个所述第一上内腔平行方向上的两端面对称设置有第一侧通孔,每个所述第一侧通孔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一上内腔连通,每个所述第一侧通孔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内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推块,所述第一限位推块的内端面正对同侧两个所述第一凸轮的下端,每个所述第一推杆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一外限位盖;每个所述第一上通孔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锁紧套,所述第一锁紧套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上通孔的内径,每个所述第一上内腔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压紧弹簧,所述第一压紧弹簧的下端同时压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部上,所述第一压紧弹簧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一上通孔内并顶在所述第一锁紧套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下内腔和第一下通孔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上内腔和第一上通孔的结构相同、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的移动端设置有第二锁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紧装置为单通道单向锁紧装置,所述第二锁紧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上通孔和第二下通孔,所述第二上通孔和第二下通孔上下对应并连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形成第二容绳通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中在所述第二容绳通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销轴,每个所述第二销轴上旋转连接有第二凸轮,每个所述第二凸轮的上端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夹持部,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留有间隙,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变宽,所述第二壳体在每个所述第二凸轮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二侧通孔,每个所述第二侧通孔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内端部设置有第二内限位推块,所述第二推杆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二外限位盖;所述第二上通孔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锁紧套,所述第二锁紧套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上通孔的内径,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弹簧,所述第二压紧弹簧的下端同时压在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部上,所述第二压紧弹簧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二上通孔内并顶在所述第二锁紧套的下端面上。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悬挂装置,利用滑轮组结构配合锁紧装置,使得操作人员在旋扣器高度调节作业中无需接触旋扣器,而且提高了旋扣器高度调节的精度,使调节过程更加安全稳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安全悬挂装置,包括钢丝绳1和固定在高处的定滑轮2,钢丝绳1的固定端与定滑轮2的固定轴固定连接,钢丝绳1的移动端先向下绕过一个动滑轮3后再向上绕过定滑轮2,动滑轮3连接有旋扣器4。采用滑轮组结构,能够用更小的拉力来控制旋扣器的升降,使旋扣器的高度调节更加方便、稳定。定滑轮2与动滑轮3之间的两段钢丝绳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装置5,第一锁紧装置5为双通道双向锁紧装置,第一锁紧装置5包括第一壳体51,第一壳体51平行设置有两个第一容绳通道,每个第一容绳通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上通孔、第一上内腔52、连通孔53、第一下内腔54和第一下通孔,第一上通孔、连通孔53和第一下通孔共线排列,每个第一上内腔52中在第一上通孔和连通孔53的连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销轴55,两个第一销轴55上旋转连接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凸轮56,每个第一凸轮56的上端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夹持部57,相对的两个第一夹持部57之间留有间隙,相对的两个第一夹持部57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变宽;第一壳体51在两个第一上内腔平行方向上的两端面对称设置有第一侧通孔,每个第一侧通孔同时与两个第一上内腔连通,每个第一侧通孔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推杆58,第一推杆58的内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推块59,第一限位推块59的内端面正对同侧两个第一凸轮56的下端,每个第一推杆58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一外限位盖510;每个第一上通孔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锁紧套511,第一锁紧套511的内径小于第一上通孔的内径,每个第一上内腔中的两个第一夹持部57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压紧弹簧512,第一压紧弹簧512的下端同时压在相对的两个第一夹持部57上,第一压紧弹簧512的上端插入第一上通孔内并顶在第一锁紧套511的下端面上;第一下内腔54和第一下通孔的结构与第一上内腔42和第一上通孔的结构相同、方向相反。需要调节旋扣器高度时,按压全部第一推杆,使各组相对的第一凸轮处于打开状态,控制钢丝绳移动端的拉拽或释放,从而实现旋扣器高度的调节;当到达指定高度或出现突发状况时,释放全部第一推杆,各组相对的第一凸轮处于夹紧状态,从而将旋扣器的高度固定。钢丝绳1的移动端设置有第二锁紧装置6,第二锁紧装置6为单通道单向锁紧装置,第二锁紧装置6包括第二壳体61,第二壳体6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上通孔和第二下通孔,第二上通孔和第二下通孔上下对应并连同第二壳体61的内腔形成第二容绳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绳和固定在高处的定滑轮,所述钢丝绳的固定端与所述定滑轮的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移动端先向下绕过若干动滑轮后再向上绕过所述定滑轮,所述动滑轮连接有旋扣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绳和固定在高处的定滑轮,所述钢丝绳的固定端与所述定滑轮的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移动端先向下绕过若干动滑轮后再向上绕过所述定滑轮,所述动滑轮连接有旋扣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的移动端向下绕过的所述动滑轮的数量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与动滑轮之间的两段所述钢丝绳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为双通道双向锁紧装置,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平行设置有两个第一容绳通道,每个所述第一容绳通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上通孔、第一上内腔、连通孔、第一下内腔和第一下通孔,所述第一上通孔、连通孔和第一下通孔共线排列,每个所述第一上内腔中在所述第一上通孔和连通孔的连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销轴,两个所述第一销轴上旋转连接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凸轮,每个所述第一凸轮的上端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夹持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留有间隙,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变宽;
所述第一壳体在两个所述第一上内腔平行方向上的两端面对称设置有第一侧通孔,每个所述第一侧通孔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一上内腔连通,每个所述第一侧通孔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内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推块,所述第一限位推块的内端面正对同侧两个所述第一凸轮的下端,每个所述第一推杆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一外限位盖;
每个所述第一上通孔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锁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马建明张帅毅徐宏兵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如东前进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