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后视镜镜杆、支架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817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7
为了将内后视镜的镜杆做成通用化镜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镜杆、支架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后视镜镜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设于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之间,第二连接组件设于第二杆体与第三杆体之间;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座、连接块以及用于对连接座和连接块进行限位的限位件,连接块与连接座枢接,限位件分别与连接座和连接块连接;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块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连接组件的连接块的转动轴线相平行。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的位置,调整镜杆整体长度和高度,以实现内后视镜镜杆通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后视镜镜杆、支架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后视镜镜杆、支架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的当下,人们不但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整车造型美观性、舒适性、可靠性、可操作方便性等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内后视镜是汽车标准配置,每个后视镜均配置着专用的镜杆。现有的后视镜配置着专用的镜杆,受汽车各个配置的产量不同,镜杆的开发种类繁多但利用率不高。同时还有着开发周期、设计风险等问题。现有内后视镜开发时配置专用镜杆,时常有抖动、模态不合格等开发风险的问题。且开发前期需要单独设计镜杆,并多次仿真分析,占用太多设计时间及分析时间。从现如今通用化的推进来看,内后视镜镜头及固定座已经能够做成通用化产品,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如何将内后视镜的镜杆做成通用化镜杆,以减小专用镜杆的开发,达到减小开发风险、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将内后视镜的镜杆做成通用化镜杆,以减少专用镜杆的开发,达到减小开发风险、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镜杆、支架及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后视镜镜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三杆体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座、连接块以及用于对所述连接座和所述连接块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座枢接,所述限位件分别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块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连接块的转动轴线相平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后视镜镜杆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连接座与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块与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座与所述第三杆体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后视镜镜杆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均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座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连接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块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连接块中,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后视镜镜杆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抵靠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所述限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外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抵靠于所述挡板,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抵靠于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螺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后视镜镜杆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块设有多个第一凸条,多个所述第一凸条环绕所述连接孔并以所述连接孔的圆心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多个第二凸条,多个所述第二凸条环绕所述第二通孔并以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所述第二凸条与所述第一凸条相啮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后视镜镜杆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杆体还设有用于连接内后视镜的支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后视镜镜杆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座为球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后视镜镜杆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杆体还设有用于卡接镜座的卡接块。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后视镜支架,支架包括镜座和上述的镜杆,所述镜杆的第三杆体与所述镜座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后视镜装置,装置包括内后视镜和上述的支架,所述支架的第一杆体与所述内后视镜连接。本专利技术使用两个连接组件连接三个杆体,形成一个镜杆整体;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枢接,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组件枢接;可以通过转动调节以改变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的位置,调整镜杆整体长度和高度,调整内后视镜到内窗玻璃的距离以及内后视镜到顶棚的距离,以适配不同车型不同造型的的内后视镜;杆体位置调整到位后,可以通过限位件限位。本专利技术使镜杆适应于不同车辆的安装要求,实现内后视镜镜杆通用化,减小开发风险和开发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内后视镜镜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三杆体、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座和连接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第二杆体、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块和连接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将内后视镜的镜杆做成通用化镜杆,以减少专用镜杆的开发,达到减小开发风险、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镜杆、支架及装置。本专利技术具体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实施例1: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内后视镜镜杆包括第一杆体10、第二杆体20、第三杆体30、第一连接组件41和第二连接组件42,第一连接组件41设于第二杆体20与第一杆体10之间,第二连接组件42设于第二杆体20与第三杆体30之间;第二连接组件42与第一连接组件41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座50、连接块60以及用于对连接座50和连接块60进行限位的限位件,连接块60与连接座50枢接,限位件分别与连接座50和连接块60连接;第二连接组件42的连接块60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连接组件41的连接块60的转动轴线相平行。本实施例1中,第三杆体30的远离第二杆体20的一端可以安装于车壳内或车前挡风玻璃内壁,第一杆体10的远离第二杆体20的一端可以供内后视镜安装。本实施例1中第二连接组件42与第一连接组件41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组件41设于第二杆体20的第一端与第一杆体10之间,第二连接组件42设于第二杆体20的第二端与第三杆体30之间。本实施例1中的第一杆体10和第二杆体2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41相枢接,第一杆体10可以绕第一连接组件41的转动轴线转动;第二杆体20和第三杆体3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组件42相枢接,第二杆体20可以绕第二连接组件42的转动轴线转动;可以通过转动调节以改变第一杆体10、第二杆体20和第三杆体3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改变镜杆整体的长度和宽度,调整内后视镜到内窗玻璃的距离以及内后视镜到顶棚的距离;使镜杆适应于不同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后视镜镜杆,其特征在于:镜杆包括第一杆体(10)、第二杆体(20)、第三杆体(30)、第一连接组件(41)和第二连接组件(42),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1)设于所述第二杆体(20)与所述第一杆体(10)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2)设于所述第二杆体(20)与所述第三杆体(30)之间;/n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2)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1)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座(50)、连接块(60)以及用于对所述连接座(50)和所述连接块(60)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连接块(60)与所述连接座(50)枢接,所述限位件分别与所述连接座(50)和所述连接块(60)连接;/n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2)的连接块(6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1)的连接块(60)的转动轴线相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后视镜镜杆,其特征在于:镜杆包括第一杆体(10)、第二杆体(20)、第三杆体(30)、第一连接组件(41)和第二连接组件(42),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1)设于所述第二杆体(20)与所述第一杆体(10)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2)设于所述第二杆体(20)与所述第三杆体(30)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2)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1)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座(50)、连接块(60)以及用于对所述连接座(50)和所述连接块(60)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连接块(60)与所述连接座(50)枢接,所述限位件分别与所述连接座(50)和所述连接块(60)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2)的连接块(6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1)的连接块(60)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后视镜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1)的连接块(60)与所述第一杆体(1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1)的连接座(50)与所述第二杆体(20)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2)的连接块(60)与所述第二杆体(2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2)的连接座(50)与所述第三杆体(30)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后视镜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2)还均包括连接轴(70),所述连接座(50)设有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所述连接块(60)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2)之间,所述连接块(60)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轴(70)穿设于所述连接块(60)中,所述连接轴(7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1)连接,所述连接轴(7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52)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后视镜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琨明张波李国林叶瑾瑜徐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