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框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78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边框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包括镜片、镜框、换向板、镜壳和球头连接总成,所述镜片为楔形状的镜片,所述换向板与所述镜壳固定连接,还包括换向拨杆,所述换向拨杆与所述换向板之间通过转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镜片的四周凸出于所述镜框的四周边沿,所述镜片朝向所述镜框的一侧与所述镜框固定连接。本方案的无边框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能有效增大镜片观察到的视野范围,从而有利于驾驶员更好的对车辆后方的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能有效提高换向性能,进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边框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无边框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技术介绍
汽车的内后视镜用于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对驾驶员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白天开车的时候,驾驶员看到的后方视线是通过反射率较高的镜面反射,当在夜晚遇到后方有刺眼强光时,镜面反射的强光会完全反射到驾驶员眼睛,从而让驾驶员出现眩目现象,影响正常驾驶。为了有效解决驾驶员的眩目反应,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汽车开始采用防眩目内后视镜。目前的车内防炫目后视镜主要有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电致变色的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液晶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三种。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的背面(一般是在正中下端),有一个黑色的小拨片,其正常状态下朝向前挡风玻璃方向,在使用时,只要轻轻向车内方向拨动该小拨片,内后视镜的镜片会有细微的角度变化,此时车内后视镜就已经手动调节为防炫目效果了。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的工作原理是:镜片采用的是一个有约为4-10°左右夹角的楔形镜,通俗点讲就是材质上端厚度要比下端厚,普通状态下光线通过背部的镜片镀膜折射后映入我们的眼睛,这也是普通平面镜的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边框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包括镜片、镜框、换向板、镜壳和球头连接总成,所述镜片为楔形状的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拨杆,所述换向拨杆与所述换向板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镜片的四周凸出于所述镜框的四周边沿,所述镜片朝向所述镜框的一侧与所述镜框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边框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包括镜片、镜框、换向板、镜壳和球头连接总成,所述镜片为楔形状的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拨杆,所述换向拨杆与所述换向板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镜片的四周凸出于所述镜框的四周边沿,所述镜片朝向所述镜框的一侧与所述镜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边框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壳连接所述换向板位置的下方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换向拨杆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镜壳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边框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壳面向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换向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远离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一侧,且所述换向板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外轮廓尺寸,所述球头连接总成面向所述镜壳的端部设有多个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均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开设有球头安装孔,所述换向板上与所述球头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换向连接孔,所述球头安装孔和所述换向连接孔之间通过连接螺钉进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胡数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熠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