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快捷抗干扰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80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快捷抗干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壳体、散热板、抗磁干扰层、连接件和压持机构,壳体的前端铰接有侧门,连接件在壳体内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板固定镶嵌于壳体内,抗磁干扰层设置于壳体的外端,压持机构设有若干个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部顶端以及连接件的底端,压持机构包括连接箱、转杆、滑杆、滑板和压板,连接箱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部顶端和连接件的底端,滑板滑动连接于连接箱,滑杆滑动连接于连接箱,且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滑板和压板固定连接,通过散热板通过对电热板本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散热,通过抗磁干扰层能够提高了抗干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快捷抗干扰电路板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
,具体为一种组装快捷抗干扰电路板。
技术介绍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英文名称为(PrintedCircuitBoard)PCB、(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线路板(FPC线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和软硬结合板(reechas,Softandhardcombinationplate)-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但是现有技术电路板存在以下弊端:1、不便于组装,无法很好的固定,不便于拆卸,适用范围较小和散热功能较差;2、电路板在运行时会产生电磁干扰,导致导电性不佳,降低干扰的效果不好,降低了电路板的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组装快捷抗干扰电路板,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快捷抗干扰电路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快捷抗干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壳体、散热板、抗磁干扰层、连接件和压持机构,所述壳体的前端铰接有侧门,所述连接件在壳体内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板固定镶嵌于壳体内,所述抗磁干扰层设置于壳体的外端,所述电路板本体通过连接件放置于壳体的内部,所述压持机构设有若干个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部顶端以及连接件的底端,所述压持机构包括连接箱、转杆、滑杆、滑板和压板,所述连接箱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部顶端和连接件的底端,所述滑板滑动连接于连接箱,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连接箱,且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滑板和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位于连接箱的底端,所述滑板和连接箱的内部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微型弹簧,所述转杆转动连接于连接箱内,且所述转杆的一端穿过壳体位于壳体的外端,位于所述连接箱内的转杆固定连接有凸轮,且所述滑板和凸轮的尖端的抵触的部分转动连接有滚珠。优选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紧密套接于转杆的环形侧面,且所述扭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抗磁干扰层可为电磁屏蔽膜。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排线端口。优选的,所述壳体和转杆的接触部分以及压板的底端均设置有防磨垫。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优选的,位于所述壳体外端的转杆固定连接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路板本体、壳体、散热板和抗磁干扰层,通过散热板通过对电热板本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散热,通过抗磁干扰层能够提高了抗干扰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箱、转杆、滑杆、滑板和压板,能够让电路板安装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压板对电路板本体的压持能够让电路板工作更加的稳定,且通过压板和滑杆的配合能够快速定位在电路板上,方便组装,提升使用效率;此外,能够当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的基板,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壳体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金属板;3、磁屏蔽膜;4、排线端口;5、转杆;6、扭簧;7、把手;8、连接箱;9、滑杆;10、压板;11、凸轮;12、滑板;13、微型弹簧;14、连接件;15、电路板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快捷抗干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15、壳体1、散热板2、抗磁干扰层3、连接件14和压持机构,所述壳体1的前端铰接有侧门,所述连接件14在壳体1内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板2固定镶嵌于壳体1内,所述抗磁干扰层3设置于壳体1的外端,所述电路板本体15通过连接件14放置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压持机构设有若干个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顶端以及连接件14的底端,所述压持机构包括连接箱8、转杆5、滑杆9、滑板12和压板10,所述连接箱8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顶端和连接件14的底端,所述滑板12滑动连接于连接箱8,所述滑杆9滑动连接于连接箱8,且所述滑杆9的两端分别与滑板12和压板10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0位于连接箱8的底端,所述滑板12和连接箱8的内部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微型弹簧13,所述转杆5转动连接于连接箱8内,且所述转杆5的一端穿过壳体1位于壳体1的外端,位于所述连接箱8内的转杆5固定连接有凸轮11,且所述滑板12和凸轮11的尖端的抵触的部分转动连接有滚珠,散热板2也可使金属板,通过金属板还可以提高了散热效果,增强了抗干扰能力;所述抗磁干扰层3可为电磁屏蔽膜,抗磁干扰层3提高了抗干扰效果。;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排线端口4,通过排线口能够将电路板上的线路排出;位于所述壳体1外端的转杆5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壳体1和转杆5的接触部分以及压板10的底端均设置有防磨垫,在压板10底端的防磨垫能够对电路板本体15进行保护,以免长时间的压持对电路板造成损伤;工作流程:通过把手7转动转杆5带动凸轮11的尖端远离滑板12,在微型弹簧13的作用下滑板12通过滑杆9带动压板10向上运动,然后打开壳体1前端的侧门将电路板本体15放置在连接件14上,再通过把手7转动转杆5,直至凸轮11尖端与滑板12上的滚珠完全抵触,滑板12通过凸轮11向下运动,且滑板12通过滑杆9带动压板10向下运动直至压板10与电路板本体15相抵触将电路板本体15固定即可,通过散热板2能够吸收电路板本体15产生的热量,抗磁干扰层3提高了抗干扰效果。实施例二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优选方案,请参阅图1,还包括扭簧6,所述扭簧6紧密套接于转杆5的环形侧面,且所述扭簧6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工作流程:当需要放置电路板本体15时,先通过把手7转动转杆5克服扭簧6阻力带动凸轮11尖端远离滑板12,然后将电路板本体15放置在连接件14上,松开把手7,在扭簧6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扭簧6带动转杆5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快捷抗干扰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本体(15)、壳体(1)、散热板(2)、抗磁干扰层(3)、连接件(14)和压持机构,所述壳体(1)的前端铰接有侧门,所述连接件(14)在壳体(1)内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板(2)固定镶嵌于壳体(1)内,所述抗磁干扰层(3)设置于壳体(1)的外端,所述电路板本体(15)通过连接件(14)放置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压持机构设有若干个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顶端以及连接件(14)的底端,所述压持机构包括连接箱(8)、转杆(5)、滑杆(9)、滑板(12)和压板(10),所述连接箱(8)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顶端和连接件(14)的底端,所述滑板(12)滑动连接于连接箱(8),所述滑杆(9)滑动连接于连接箱(8),且所述滑杆(9)的两端分别与滑板(12)和压板(10)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0)位于连接箱(8)的底端,所述滑板(12)和连接箱(8)的内部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微型弹簧(13),所述转杆(5)转动连接于连接箱(8)内,且所述转杆(5)的一端穿过壳体(1)位于壳体(1)的外端,位于所述连接箱(8)内的转杆(5)固定连接有凸轮(11),且所述滑板(12)和凸轮(11)的尖端的抵触的部分转动连接有滚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快捷抗干扰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本体(15)、壳体(1)、散热板(2)、抗磁干扰层(3)、连接件(14)和压持机构,所述壳体(1)的前端铰接有侧门,所述连接件(14)在壳体(1)内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板(2)固定镶嵌于壳体(1)内,所述抗磁干扰层(3)设置于壳体(1)的外端,所述电路板本体(15)通过连接件(14)放置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压持机构设有若干个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顶端以及连接件(14)的底端,所述压持机构包括连接箱(8)、转杆(5)、滑杆(9)、滑板(12)和压板(10),所述连接箱(8)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顶端和连接件(14)的底端,所述滑板(12)滑动连接于连接箱(8),所述滑杆(9)滑动连接于连接箱(8),且所述滑杆(9)的两端分别与滑板(12)和压板(10)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0)位于连接箱(8)的底端,所述滑板(12)和连接箱(8)的内部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微型弹簧(13),所述转杆(5)转动连接于连接箱(8)内,且所述转杆(5)的一端穿过壳体(1)位于壳体(1)的外端,位于所述连接箱(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素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荣凯电路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