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009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燃料通过的主管道,所述主管道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一喷嘴,燃料通过的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二喷嘴,所述本体还包括:蒸汽通过的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三喷嘴,所述第三喷嘴具有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主体并且所述主体设置为邻近所述主管道和所述分支管道中的至少一者。本申请通过来自蒸汽管道的蒸汽的喷射来实现降低NOx排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
本申请属于化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燃烧器。
技术介绍
燃烧器作为一种加热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等工业或民用领域。燃烧器可以将空气与燃料按一定方式混合并燃烧,通过燃烧这一化学手段转化为热能。出于工艺条件的要求,有些燃烧器被要求其炉膛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运行。当燃烧器运行在高温下如1000多摄氏度时,会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NOx)。而另一方面,燃烧器也有排放指标,高排放NOx的燃烧器是达不到环保要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涉及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NOx的排放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燃料通过的主管道,所述主管道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一喷嘴,燃料通过的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二喷嘴,蒸汽通过的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三喷嘴,所述第三喷嘴具有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主体并且所述主体设置为邻近所述主管道和所述分支管道中的至少一者。在上述燃烧器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喷嘴的主体成形为管道形状,所述管道具有圆形、矩形、方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横截面。在上述燃烧器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管道和所述分支管道分别有若干个,所述第三喷嘴的主体具有多个喷孔,所述多个喷孔沿若干个所述主管道或所述分支管道分布在所述第三喷嘴的主体上。在上述燃烧器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的本体包括位于上方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布置耐火砖,所述主管道穿过所述耐火砖,所述分支管道设置在所述耐火砖的内侧;所述燃烧器还包括长明灯,所述长明灯位于所述耐火砖内侧的空间内,所述蒸汽管道位于所述长明灯与所述分支管道之间。在上述燃烧器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的本体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在所述横截面中,所述分支管道中的每一个定位成与所述主管道中的一个对应,并且所述主管道、所述分支管道和所述喷孔分别成排布置。在上述燃烧器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的本体还包括位于下方的风箱,所述第三喷嘴的高度设置为位于所述风箱内的接近所述燃烧室的位置或者位于所述燃烧室内。在上述燃烧器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道的另一部分从所述风箱的侧面通过以用于连接蒸汽源。在上述燃烧器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道固定在所述风箱的侧面上。在上述燃烧器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箱的侧面与所述风箱的进风口相对。在上述燃烧器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道和所述第三喷嘴由金属材料制成。本申请通过来自蒸汽管道的蒸汽的喷射,可以先降低燃烧器内局部火焰的温度,进而降低整体火焰的燃烧温度,使烟气中的热力型NOx的排放浓度降低。本申请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燃烧器上存在的高炉温、高NOx的排放问题,并且结构可靠,易于实现。蒸汽管道的喷嘴可以邻近分支管道设置,由此可以降低分支管道所产生的火焰的温度,在降低NOx排放的同时不影响整体火焰的燃烧稳定性。本申请利用了现有燃烧器的结构布置,无需对燃烧器内的各部件,如燃料管道或长明灯进行结构改造,因此是成本有效的。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申请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附图仅仅意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附图中同样的参考附图标记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图1为本申请涉及的燃烧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从上方看去的图1的燃烧器中的燃烧室的示意图;图3-4为本申请涉及的蒸汽管道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3为俯视图,图4为主视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涉及的蒸汽管道在燃烧器中的位置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切地理解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申请涉及的燃烧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燃烧器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本体10,本体10包括在纵向方向上位于下方的风箱11和位于上方的燃烧室13,风箱11和燃烧室13连接在一起,使得风箱11内的空间和燃烧室13内的空间连通。本体10内设置有主管道22、分支管道24、长明灯26和蒸汽管道28。主管道22和分支管道24在纵向方向上从风箱11延伸到燃烧室13。主管道22在位于燃烧室13内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喷嘴32,分支管道24在位于燃烧室13内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喷嘴34,燃料经由第一喷嘴32和第二喷嘴34喷射到燃烧室13内,与从风箱11引入并进入到燃烧室13内的空气混合进行燃烧。主管道22和分支管道24都用于输送燃料,其中主管道22负责运输燃烧器所需的大部分燃料,分支管道24负责运输小部分的燃料。例如但非限制的,通过控制主管道22和分支管道24的直径来确定输送燃料的量。主管道22和分支管道24的另一个端部与燃料源17连接。在图示实施例中,分支管道24从主管道22分岔出,即从本体10外的燃料源17开始,分支管道24和主管道22共享了一根管道输送燃料,在达到某个节点后,如图1中示出的位置12,燃料输送的路径被分成了从主管道22和分支管道24分别通向燃烧室13。可以想到,主管道22和分支管道24也可以是两根独立的管道穿过风箱并进入燃烧室,它们的端部在本体外连接到燃料源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可以看到,燃烧室13内布置耐火砖15并且耐火砖15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右侧的耐火砖15的厚度比左侧厚。主管道22穿过耐火砖15,而分支管道24位于耐火砖15的内侧并且接近耐火砖15的壁。在这种布置中,分支管道24比主管道22更靠近燃烧室13的中心,分支管道24连同第二喷嘴34还可以被称为燃烧器13的内枪,而主管道22连同第一喷嘴32被称为外枪。耐火砖15的高度也不是等高的,在右侧上,耐火砖15的高度从分支管道24向主管道22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倾斜的角度,由此让出足够的空间供来自第一喷嘴32的燃料充分燃烧。图2示出了从燃烧室的上方看下去的俯视图。燃烧室13(即本体)在横向方向上为矩形横截面,在该矩形中可以安排多个主管道22和分支管道24。每一个分支管道24都布置成对应一个主管道22,也就是说,分支管道24和主管道22一一对应,因此主管道22的数量和分支管道24的数量相当,如图中实施例所示出的,三个主管道对应了三个分支管道。燃烧器还包括长明灯26,长明灯也是管道件。在图1和图2中,长明灯26在纵向方向上从风箱11延伸到燃烧室13内,其设置于不被主管道22、分支管道24和耐火砖15占据的空间内。长明灯26还被称为导燃器或引燃器等,其有助于燃烧室13内火焰的稳定。长明灯26的工作方式是在管内进行燃料和空气的混合,在管道末端进行燃烧。燃烧器还包括蒸汽管道28,用于输送蒸汽。蒸汽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器,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本体(10),所述本体(10)内设置:/n燃料通过的主管道(22),所述主管道(22)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一喷嘴(32),/n燃料通过的分支管道(24),所述分支管道(24)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二喷嘴(34),/n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0)还包括:/n蒸汽通过的蒸汽管道(28),所述蒸汽管道(28)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三喷嘴(36),所述第三喷嘴(36)具有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主体(38),所述主体(38)设置为邻近所述主管道(22)和所述分支管道(24)中的至少一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本体(10),所述本体(10)内设置:
燃料通过的主管道(22),所述主管道(22)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一喷嘴(32),
燃料通过的分支管道(24),所述分支管道(24)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二喷嘴(34),
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0)还包括:
蒸汽通过的蒸汽管道(28),所述蒸汽管道(28)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第三喷嘴(36),所述第三喷嘴(36)具有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主体(38),所述主体(38)设置为邻近所述主管道(22)和所述分支管道(24)中的至少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喷嘴(36)的主体(38)成形为管道形状,所述管道具有圆形、矩形、方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主管道(22)和所述分支管道(24)分别有若干个,所述第三喷嘴(36)的主体(38)具有多个喷孔(46),所述多个喷孔(46)沿若干个所述主管道(22)或所述分支管道(24)分布在所述第三喷嘴(36)的主体(3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器的本体(10)包括位于上方的燃烧室(13),所述燃烧室(13)内布置耐火砖(15),所述主管道(22)穿过所述耐火砖(15),所述分支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锋K克劳斯毛亚南包波
申请(专利权)人: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