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流风叶及其装有该贯流风叶的贯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80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流风叶及其装有该贯流风叶的贯流风机,叶片呈月牙状,叶片孔包括内侧定位孔部、外侧定位孔部以及避空孔部,叶片包括背风面和受风面,背风面与叶片孔的孔壁紧贴,避空孔部位于受风面一侧,内侧定位孔部和外侧定位孔部孔径分别与叶片的左、右侧厚度相适配,为了减少叶片与盘体的接触面,也间接地提高了叶片插入盘体的效率,也提高了模具的冲针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贯流风叶及其装有该贯流风叶的贯流风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贯流风叶及其装有该贯流风叶的贯流风机。
技术介绍
贯流风机是空调的配件之一,主要由风叶、机座和电动机构成。风叶材料一般为铝合金或工程塑料,塑料叶轮由模具注塑,再由超声波焊接而成,一般用于转速较低的场合,直径较大;电动机是贯流风机的动力部分,可以交流供电,也可以直流供电。其原理是风叶旋转时,气流从风叶敞开处进入叶栅,穿过风叶内部,从另一面叶栅处排入蜗壳,形成工作气流。在风叶外圆周上各点的流速是不一致的,越靠近涡心,速度愈大,越靠近涡壳,则速度愈小。旋涡的位置对横流风机的性能影响较大,旋涡中心接近风叶内圆周且靠近蜗舌,风机性能较好;旋涡中心离涡舌较远,则循环流的区域增大,风机效率降低,流量不稳定程度增加。目前,风叶的盘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盘体上的叶片孔的形状与叶片的形状相同,无裁量插入空间,导致插入效率不高,并且模具冲针强度比较弱;二、分段式的叶片强度比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强度高、插入效率高的贯流风叶及其装有该贯流风叶的贯流风机。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一种贯流风叶,包括多个叶片,以及多个盘体,每个盘体设置有多个叶片孔,叶片孔沿着盘体边缘的圆周方向规则排列;其中,叶片依次贯穿每个盘体的叶片孔中并沿着中盘的圆周排列形成筒形,相邻叶片之间形成风口;其特征在于,叶片呈月牙状,叶片孔包括内侧定位孔部、外侧定位孔部以及避空孔部,叶片的内、外侧分别紧固于内侧定位孔部和外侧定位孔部,其中,叶片包括背风面和受风面,背风面与叶片孔的孔壁紧贴,避空孔部设置于内侧定位孔部、外侧定位孔部之间并位于受风面一侧。在一些实例中,所述避空孔部的中心孔径分别向两侧逐渐递减直至与内侧定位孔部或外侧定位孔部的孔径相同,内侧定位孔部和外侧定位孔部的端头分别设置有一孔径大于内侧定位孔部和外侧定位孔部的孔径的通孔部。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叶片依次倾斜贯穿每个盘体的叶片孔,相邻叶片之间倾斜角角度不同,相邻叶片的圆心角角度不同。还提供一种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电机、挡板以及贯流风叶,所述贯流风叶设置在机座上,所述挡板可以旋转地设置在机座上,并与机座形成一出风口,所述电机设置在机座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入贯流风机一端的盘体上。在一些实例中,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盘体为电机轴盘,与机座另一端转动轴连接的盘体为钢轴盘,其余盘体为中盘。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盘体设置的叶片孔有一避空孔部,且避空孔部位于叶片的受风面,为了减少叶片与盘体的接触面,也间接地提高了叶片插入盘体的效率,也提高了模具的冲针强度,并且不影响叶片在转动过程中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叶片整体依次贯穿盘体,相比于分段式的叶片,保证了叶片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盘体以及盘体上的叶片孔和轴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贯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贯流风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叶片插入一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贯流风叶1000;叶片1100、背风面1101、受风面1102;电机轴盘1201、中盘1202、钢轴盘1203、通孔部1204、内侧定位孔部1205、外侧定位孔部1206、避空孔部1207、轴孔1208;挡板2000;机座3000;电机4000;出风口50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实施例一:参考本技术说明书附图之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贯流风叶1000被阐明,该贯流风叶1000包括多个叶片1100以及多个盘体,在本实施例,每个叶片1100和盘体都采用铝或铝合金材质制作,每个盘体设置有多个叶片孔,叶片孔沿着盘体边缘的圆周方向规则排列,盘体的中部设置有轴孔1208,叶片1100依次贯穿每个盘体的叶片1100孔中并沿着中盘1202的圆周排列形成筒形,相邻叶片1100之间形成风口。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请参阅图4,叶片1100的截面呈月牙状,换言之,叶片1100整体弯曲,一侧面为内凹面,另一侧面为外曲面,本实施例中,内凹面为贯流风叶1000转动时的受风面1102,外曲面则为背风面1101;请参阅图1,叶片孔包括内侧定位孔部1205、外侧定位孔部1206以及避空孔部1207,避空孔部1207呈半圆弧形状,避空孔部1207的中心孔径分别向两侧逐渐递减直至与内侧定位孔部1205或外侧定位孔部1206的孔径相同,叶片1100的内、外侧分别紧固于内侧定位孔部1205和外侧定位孔部1206,以保证当叶片1100插入叶片孔后,左、右侧能够稳固在内侧定位孔部1205和外侧定位孔部1206内;其中,当叶片1100插入叶片孔后,背风面1101与叶片孔的孔壁紧贴,避空孔部1207位于受风面1102一侧,如此设计是因为当贯流风叶1000转动时,叶片1100的受风面1102受到受风面1102向背风面1101方向的力,如果将避空孔部1207设置于背风面1101一侧的话,则叶片1100的中部受到风力的影响而容易朝避空孔部1207发生形变,因此避空孔部1207设置于背风面1101一侧的话反而会影响叶片的强度,而采用上述方式设置,则不影响叶片1100的强度;此外,设置避空孔部1207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叶片1100与盘体的接触面,也间接地提高了叶片1100插入盘体的效率,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盘体采用铝或铝合金材质,需要靠模具冲压冲出来的,要做出避空孔部1207,模具的冲针也需要变成相同的半圆弧形状,也就增加了模具冲针的强度;另外,为了保证盘体不易在叶片1100上发生位移的情况,当叶片1100都插入盘体后,并对盘体的位置确定后,通过滚铆进一步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定位孔部1205和外侧定位孔部1206的端头分别设置有一孔径大于内侧定位孔部1205和外侧定位孔部1206的孔径的通孔部1204,该通孔部1204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贯流风叶,包括/n多个叶片(1100),以及/n多个盘体,每个盘体设置有多个叶片孔,叶片孔沿着盘体边缘的圆周方向规则排列;/n其中,叶片(1100)依次贯穿每个盘体的叶片孔中并沿着盘体的圆周排列形成筒形,相邻叶片(1100)之间形成风口;其特征在于,叶片(1100)呈月牙状,叶片孔包括内侧定位孔部(1205)、外侧定位孔部(1206)以及避空孔部(1207),叶片(1100)的内、外侧分别紧固于内侧定位孔部(1205)和外侧定位孔部(1206),其中,叶片(1100)包括背风面(1101)和受风面(1102),背风面(1101)与叶片孔的孔壁紧贴,避空孔部(1207)设置于内侧定位孔部(1205)、外侧定位孔部(1206)之间并位于受风面(1102)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流风叶,包括
多个叶片(1100),以及
多个盘体,每个盘体设置有多个叶片孔,叶片孔沿着盘体边缘的圆周方向规则排列;
其中,叶片(1100)依次贯穿每个盘体的叶片孔中并沿着盘体的圆周排列形成筒形,相邻叶片(1100)之间形成风口;其特征在于,叶片(1100)呈月牙状,叶片孔包括内侧定位孔部(1205)、外侧定位孔部(1206)以及避空孔部(1207),叶片(1100)的内、外侧分别紧固于内侧定位孔部(1205)和外侧定位孔部(1206),其中,叶片(1100)包括背风面(1101)和受风面(1102),背风面(1101)与叶片孔的孔壁紧贴,避空孔部(1207)设置于内侧定位孔部(1205)、外侧定位孔部(1206)之间并位于受风面(110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避空孔部(1207)的中心孔径分别向两侧逐渐递减直至与内侧定位孔部(1205)或外侧定位孔部(1206)的孔径相同,内侧定位孔部(1205)和外侧定位孔部(1206)的端头分别设置有一孔径大于内侧定位孔部(1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怀王万宏黄凤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朗迪格林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