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53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应用在基坑支护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含通过锚杆固定连接在基坑坡壁上的支护板,还包含固设在基坑内的固定柱,固定柱的顶部设有声光报警器,固定柱上设有横杆,横杆上转动连接有竖杆,竖杆与支护板之间铰接有推杆,竖杆位于横杆下方的一端设有凸块,固定柱朝向支护板的端面上还设有L型支撑架,支撑架朝向竖杆的端面上设有触发板,触发板朝向竖杆的端面上通过若干弹簧连接有启动板,启动板朝向触发板的端面上设有启动块,启动板和触发板均位于竖杆的转动路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可以在基坑支护板出现倾倒情况时做出预警以提醒施工人员撤离,提高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了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的措施。公告号CN206986900U公开了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包括基坑支护板,基坑支护板内部设置有锚杆,锚杆插入坡壁内部,基坑支护板与坡壁通过锚杆固定连接,基坑支护板一侧紧贴在坡壁上,基坑支护板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穿过基坑支护板内部,且排水管与基坑支护板固定连接,排水管前端设置有尼龙网,尼龙网包裹在排水管外侧,坡壁内部挖有滤水槽,尼龙网设置在滤水槽内,且滤水槽内部填充有碎石,基坑支护板左端设置有凸起,基坑支护板右端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与凸起相互配合设置。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随着基坑内土体的不断挖出,基坑侧壁的土体会倾向于向基坑内部移动,导致基坑支护板承受基坑侧壁的压力增大,当基坑支护板的支撑强度不够出现倾倒情况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上述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难以在基坑支护板出现倾倒情况时做出预警以提醒施工人员撤离,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其优点是:可以在基坑支护板出现倾倒情况时做出预警以提醒施工人员撤离,提高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包含通过锚杆固定连接在基坑坡壁上的支护板,还包含固设在基坑内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设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固定柱上还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位于横杆上方的一端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竖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护板上,所述竖杆位于横杆下方的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固定柱朝向支护板的端面上还设有L型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朝向竖杆的端面上设有触发板,所述触发板朝向竖杆的端面上通过若干弹簧连接有启动板,所述启动板朝向触发板的端面上设有启动块,所述启动板和触发板均位于竖杆的转动路径上;当所述启动块与触发板相互接触时,所述声光报警器启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护板向基坑内部倾斜时,推杆会在支护板的带动下向基坑内移动,推动竖杆沿横杆转动,竖杆上的凸块会随着竖杆向上移动,当凸块移动至启动板处时会抵紧在启动板上,并带动启动板压缩弹簧向上移动,直至启动板上的启动块抵紧在触发块上,此时,声光报警器启动发出声光预警,以提醒施工人员及时撤离,从而提高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发板朝向竖杆的端面上还设有环形挡板,所述启动板和启动块均位于环形挡板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挡板具有阻挡灰尘的效果,减少了基坑内的灰尘粘附在触发板的表面导致触发板接触不良,影响声光报警器预警功能的可能,提升了触发板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动板的周缘上设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抵紧在启动板与环形挡板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垫的设置具有封闭启动板与环形挡板之间连接缝隙的效果,使得灰尘难以从启动板与环形挡板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环形挡板内,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灰尘粘附在触发板的表面导致触发板接触不良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上固设有若干加强板,若干所述加强板与固定柱相互垂直的端面抵紧在基坑的底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加强板的设置具有支撑固定柱的作用,使得固定柱难以向四周偏移,减少了固定柱相对于支护板发生偏移导致声光报警器被误触发或影响声光报警器预警效果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护板上倾斜设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远离支护板的一端抵紧在基坑的底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的设置具有支撑支护板的效果,使得支护板难以向基坑内倾斜,加强了支护板的支撑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远离支护板的一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抵紧在基坑的底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板的设置增大了支撑柱与基坑底部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撑柱不易插入到地面以下,从而减少了支护板倾斜时,支撑板远离支护板的一端受力插入到地面内,影响支撑板对支护板支撑效果的可能,从而提升了支撑板对支护板的支撑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坑的底部设有若干预埋件,若干所述预埋件分别位于若干支撑柱的下方,若干所述底板分别螺栓连接在预埋件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预埋件的设置起到固定底板的作用,使得支护板倾斜时,底板受力不易向远离支护板的方向滑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支撑板对支护板的支撑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还设有挡雨架,所述挡雨架上设有挡雨板,所述声光报警器位于挡雨板的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雨板具有遮挡雨水的作用,使得雨水难以直接落到声光报警器上,从而减少了雨水落到声光报警器上导致声光报警器进水短路损坏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声光报警器可以在基坑支护板出现倾倒情况时做出预警以提醒施工人员撤离,提高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2.环形挡板和海绵垫减少了触发板接触不良的可能,提升了触发板的稳定性;3.支撑杆和底板的设置加强了支护板的支撑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锚杆;2、基坑;3、支护板;4、固定柱;5、声光报警器;6、横杆;7、竖杆;8、推杆;9、凸块;10、支撑架;11、触发板;12、弹簧;13、启动板;14、启动块;15、环形挡板;16、海绵垫;17、加强板;18、支撑柱;19、底板;20、预埋件;21、挡雨架;22、挡雨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如图1,包含通过锚杆1固定连接在基坑2坡壁上的支护板3和竖直固设在基坑2内部的固定柱4,固定柱4与支护板3相互平行,固定柱4的一侧垂直固设有横杆6,横杆6上转动连接有竖杆7,竖杆7与固定柱4之间留有间隙,位于横杆6下方一端竖杆7的长度是位于横杆6上方一端竖杆7长度的两倍,竖杆7位于横杆6上方的一端铰接有推杆8,推杆8与竖杆7相互垂直且远离竖杆7的一端铰接在支护板3上。因此,当支护板3向基坑2内发生倾斜时,会带动推杆8向固定柱4方向移动,竖杆7在推杆8的推动下会沿着横杆6转动,使得位于横杆6上方一端的竖杆7会向下移动,位于横杆6下方一端的竖杆7会向上移动,且移动距离为位于横杆6上方一端的竖杆7移动距离的两倍,从而达到了将支护板3的倾斜距离放大的效果。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柱4的顶部装设有声光报警器5,固定柱4朝向支护板3的端面上固设有L型支撑架10,支撑架10远离固定柱4的一端与支护板3相互平行,支撑架10朝向竖杆7的端面上倾斜固设有触发板11,触发板11上通过若干弹簧12连接有启动板13,启动板13和触发板11均位于竖杆7的转动路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包含通过锚杆(1)固定连接在基坑(2)坡壁上的支护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设在基坑(2)内的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顶部设有声光报警器(5),所述固定柱(4)上还设有横杆(6),所述横杆(6)上转动连接有竖杆(7),所述竖杆(7)位于横杆(6)上方的一端铰接有推杆(8),所述推杆(8)远离竖杆(7)的一端铰接在支护板(3)上,所述竖杆(7)位于横杆(6)下方的一端设有凸块(9),所述固定柱(4)朝向支护板(3)的端面上还设有L型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朝向竖杆(7)的端面上设有触发板(11),所述触发板(11)朝向竖杆(7)的端面上通过若干弹簧(12)连接有启动板(13),所述启动板(13)朝向触发板(11)的端面上设有启动块(14),所述启动板(13)和触发板(11)均位于竖杆(7)的转动路径上;当所述启动块(14)与触发板(11)相互接触时,所述声光报警器(5)启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包含通过锚杆(1)固定连接在基坑(2)坡壁上的支护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设在基坑(2)内的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顶部设有声光报警器(5),所述固定柱(4)上还设有横杆(6),所述横杆(6)上转动连接有竖杆(7),所述竖杆(7)位于横杆(6)上方的一端铰接有推杆(8),所述推杆(8)远离竖杆(7)的一端铰接在支护板(3)上,所述竖杆(7)位于横杆(6)下方的一端设有凸块(9),所述固定柱(4)朝向支护板(3)的端面上还设有L型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朝向竖杆(7)的端面上设有触发板(11),所述触发板(11)朝向竖杆(7)的端面上通过若干弹簧(12)连接有启动板(13),所述启动板(13)朝向触发板(11)的端面上设有启动块(14),所述启动板(13)和触发板(11)均位于竖杆(7)的转动路径上;当所述启动块(14)与触发板(11)相互接触时,所述声光报警器(5)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板(11)朝向竖杆(7)的端面上还设有环形挡板(15),所述启动板(13)和启动块(14)均位于环形挡板(1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智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延浦建国张卫才周林宝张建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常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