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式无人机外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06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12
一种对开式无人机外罩包括左包围和右包围,二者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左包围和右包围合围成一个整体,用于收容无人机的主体结构,对开式无人机外罩还包括保护壳,保护壳也包括左右两部分,且左半部和右半部通过螺钉或胶黏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左包围和右包围上,在对开式无人机外罩的下方安装有卡扣,通过卡扣将其与无人机支架杆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对开式结构设计,有利于安装、拆卸和维修,通过保护壳避免无人机裸露在外的传动组件免受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开式无人机外罩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对开式无人机外罩。
技术介绍
无人机外罩作为无人机
内一项十分重要的结构设计,主要功能是保护无人机机体及内部设施免受侵蚀,基本形状多为符合中心板尺寸的四方体,机头部分略低,机尾部分略高,具备一定的流线设计,具体样式不拘泥。无人机外罩裙边要足以遮住无人机机体,顶部和尾部要留出供主旋翼轴和尾轴伸出的圆孔。外罩中心空间要满足机舱内部各部件放置的足够位置。无人机外罩底部与机体相连的位置要留有安装孔。外罩主体适当地做加强处理,壁厚适当,满足刚度及强度需求,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无人机外罩多为一体式构件,组装较为麻烦,不利于进行组装和更换。由此可见,提供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无人机外罩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对开式结构设计,有利于安装、拆卸和维修,通过保护壳避免无人机裸露在外的传动组件免受碰撞。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对开式无人机外罩包括左包围和右包围,二者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左包围和右包围合围成一个整体,用于收容无人机的主体结构,所述对开式无人机外罩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也包括左右两部分,且左半部和右半部通过螺钉或胶黏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左包围和右包围上,在所述对开式无人机外罩的下方安装有卡扣,通过卡扣将其与无人机支架杆固定,在对开式无人机外罩打开时,左包围和右包围绕着无人机支架杆向外旋转,实现对开式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右包围包括流线型的顶板、与顶板首尾相连的底板、与顶板和底板连接的侧板。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气。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窗口,当左包围和右包围结合时,二者窗口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进气窗口,进气窗口内安装有进气格栅。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向内凹陷形成两个U型槽。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包括安装板、连接在安装板末端的C型圈、连接C型圈和安装板的肋板。进一步的,所述对开式无人机外罩的顶部还开设有注油孔,尾部开设有尾轴孔。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的前端为开放式结构,其开口处为倾斜设计,无人机行驶过程中,气流从前端开放处进入无人机外罩内部,为发动机提供流动的气体。再者,本技术采用对开式结构设计,有利于安装、拆卸和维修,通过保护壳避免无人机裸露在外的传动组件免受碰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对开式无人机外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对开式无人机外罩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对开式无人机外罩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附图中的方向,只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而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至图3,给出了本技术对开式无人机外罩的组成结构,其包括左包围1、右包围2、保护壳3、进气格栅4,其中左包围1和右包围2通过锁扣(未图示)合围成一个整体,用于收容无人机的主体结构,左包围1和右包围2结构相同,且沿二者接触面对称分布。以右包围2为例,所述右包围2包括流线型的顶板201、与顶板首尾相连的底板202、与顶板和底板连接的侧板203。所述顶板201上开设有窗口,当左包围1和右包围1结合时,二者窗口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进气窗口,所述进气格栅4通过螺钉安装在进气窗口中。所述底板202向内凹陷形成两个U型槽204,通过U型槽架设在无人机支架杆上(未图示)。所述侧板203上安装有两个卡扣5,所述卡扣包括安装板501、连接在安装板末端的C型圈502、连接C型圈和安装板的肋板503。无人机支架杆穿插在C型圈中,通过卡扣将无人机外罩与无人机支架杆连接,在打开无人机外罩时,左包围1和右包围2均通过C型圈绕着无人机支架杆旋转,实现对开操作,开启程度大,花费时间短,有利于对机体内部做全面检查。所述保护壳3也包括左右两部分,且左半部和右半部分别通过螺钉或胶黏的方式固定在左包围1和右包围2上,且保护壳的中心开设有圆孔301供无人机转轴(未图示)穿过,用于保护突出于无人机外罩的传动结构。此外,保护壳3的前端为开放式结构,其开口处为倾斜设计,无人机行驶过程中,无人机旋翼旋转产生的下洗流竖直打在无人机外罩上,与无人机前进方向所产生的气流合并在一起从前端开放处进入无人机外罩内部,为发动机提供流动的气体。此外,侧板203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05,由保护壳3进入的冷空气对无人机的主体结构进行散热冷却,散热产生的热空气从透气孔205排出。所述无人机外罩的顶部还开设有油箱盖孔6,尾部开设有尾轴孔7,所述尾轴孔供无人机尾轴(未图示)穿过,且尾轴孔与无人机尾轴紧密贴合,无人机尾轴对无人机外罩具有支撑作用。本技术采用对开式结构设计,有利于安装、拆卸和维修,通过保护壳避免无人机裸露在外的传动组件免受碰撞的同时又能保证传动结构的散热。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开式无人机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式无人机外罩包括左包围(1)和右包围(2),二者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左包围和右包围合围成一个整体,用于收容无人机的主体结构,所述对开式无人机外罩还包括保护壳(3),所述保护壳(3)也包括左右两部分,且左半部和右半部通过螺钉或胶黏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左包围(1)和右包围(2)上,在所述对开式无人机外罩的下方安装有卡扣(5),通过卡扣(5)将其与无人机支架杆固定,在对开式无人机外罩打开时,左包围(1)和右包围(2)绕着无人机支架杆向外旋转,实现对开式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式无人机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式无人机外罩包括左包围(1)和右包围(2),二者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左包围和右包围合围成一个整体,用于收容无人机的主体结构,所述对开式无人机外罩还包括保护壳(3),所述保护壳(3)也包括左右两部分,且左半部和右半部通过螺钉或胶黏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左包围(1)和右包围(2)上,在所述对开式无人机外罩的下方安装有卡扣(5),通过卡扣(5)将其与无人机支架杆固定,在对开式无人机外罩打开时,左包围(1)和右包围(2)绕着无人机支架杆向外旋转,实现对开式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开式无人机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包围(2)包括流线型的顶板(201)、与顶板首尾相连的底板(202)、与顶板和底板连接的侧板(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开式无人机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03)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05)。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石晶李涛贾支鹏陈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利剑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国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